要不是段奕宏這位低調演技派,我真不知道還有如此好的懸疑犯罪片

在上個月公佈的金雞獎提名中,《暴雪將至》出現在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段奕宏)之中,從東京電影節獲獎再到國內主流電影獎金雞獎的提名,令很多影迷感到驚喜。

《暴雪將至》是一部很典型的代表近年來國產文藝片創作方向的電影,犯罪片的模式架構、充滿懸念的劇情、冷峻凜冽的影像、時代與個人的永恆命題。在此將以《暴雪將至》作為分析對象,結合近十年來的部分高口碑影片,簡要分析一下國產文藝片的新方向。

人文內核與類型外衣

通俗地說,類型片通常具有很強的商業性,它是指在成熟的實踐下、經過市場反饋調節形成的一些具有固定程式並擁有廣泛受眾的影片類型,例如,動作片、戰爭片、愛情片等。很多時候,觀眾的觀賞思維與創作者的表達思維上存在偏差,因此,用類型片的形式將豐富的主題內涵、人文關懷訴諸大眾,是一種看似折中妥協卻十分有效的方式

要不是段奕宏這位低調演技派,我真不知道還有如此好的懸疑犯罪片

將人文內核包裝在類型片的外衣之下王家衛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例如,處女作《旺角卡門》即是對當時流行的黑幫片的一種化用,《東邪西毒》也是一種現代型武俠片,儘管它們講的都是“王家衛式”後現代都市的生活狀態與情感世界,但仍舊需要張學友、林青霞、張國榮等明星用通俗的臺詞來獲得最大傳播層面的效果。

要不是段奕宏這位低調演技派,我真不知道還有如此好的懸疑犯罪片

在2010年後的近十年之間,越來越多的新導演和高口碑文藝片採用類型片的形式。周子陽的《老獸》可以窺見魔幻現實色彩,而刁亦男柏林電影節獲獎的《白日焰火》、忻鈺坤的《心迷宮》、《暴裂無聲》則是近年來最典型的案例,在懸疑片與犯罪片的外衣下,對詭譎莫測的複雜人性、時代變遷下的世事沉浮進行了理性又不失鋒芒的書寫

董越的《暴雪將至》所運用的類型同樣是懸疑片與犯罪片,曾令很多觀眾聯想到《殺人回憶》。縱然偵查並非影片的核心,但用戲劇性與故事性使得觀眾對影片產生興趣,也不失為一種巧妙的方法。

個人命運與集體記憶

《暴雪將至》講述的是從19972008年的故事,從香港迴歸到北京奧運,從國營工人下崗大潮到南方大雪個人的命運總是與集體的記憶緊密相連

。因為故事背景的相似性,令很多觀眾想到《鋼的琴》。

要不是段奕宏這位低調演技派,我真不知道還有如此好的懸疑犯罪片

如果說張猛執導的《鋼的琴》是時代變遷下的工人輓歌,用冷峻的紀實影像追悼一代人的青春理想,嚴酷辛酸卻不失幽默與溫情;那麼董越導演的《暴雪將至》則是歷史洪流裡小人物的詠歎調,個人夢想的幻滅與親情友情的破碎,極盡浪漫寫意,去充滿著苦楚與淒涼。

《鋼的琴》中縱有對逝去的一代人生活方式與精神世界的悲憫情懷,卻更多地用感性的人間溫情與樸素的倫理道德之美,諸如父輩無私的親情、愛人之間的互勉互勵、失落者之間的共情,來消解過分壓抑的失落與愁緒。王千源獨具冷幽默的暖男特質,秦海璐外冷內熱的那份揮灑自如,都使得影片透著一股溫情脈脈的人性之光

要不是段奕宏這位低調演技派,我真不知道還有如此好的懸疑犯罪片

而《暴雪將至》則是徹頭徹尾的凜冽與陰冷。並非是賈樟柯電影中的“邊緣人”,餘國偉是一個稱職的模範,也用自己的努力贏得了兄弟朋友的欽佩。但他的失落恰來自於理想的遙不可及,自恃不凡,對自己的“偵查”天賦引以為傲,渴望進入事業編,卻遭到大隊長的冷漠與嘲弄。對破案的渴望與不惜一切的拼搏,實則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那種孤注一擲的決絕

餘國偉,餘下的餘,國家的國,偉大的偉。既是餘下,亦是多餘。當他發出“我要活出自己的精彩”的呼喊並踏上尋找個人價值認同與尊嚴的道路時,善良又倔強的他,最終事與願違,搭上了三條人命,甚至賠進了自己的青春年華。

要不是段奕宏這位低調演技派,我真不知道還有如此好的懸疑犯罪片

一部文藝片的主角從劇本到影像呈現的過程中,必然要選定一個具有表現力的演員。通常既不需要時下最具號召力的票房紅星,也不需要梅麗爾·斯特里普式表演凌駕於影片之上的“強勢型”演技派。段奕宏之於《暴雪將至》正如王景春、詠梅之於《地久天長》,不會喧賓奪主,看似尋常平凡,卻透著平民式的悲歡與個體生命的堅忍與頑強

要不是段奕宏這位低調演技派,我真不知道還有如此好的懸疑犯罪片

段奕宏:“我對自己這個截斷的表演要求是有的,介於劇本基礎之上,怎麼樣去找到這個電影的氣質和這個人物的氣質,在這個基礎之上怎麼去成全我對錶演的要求。”

要不是段奕宏這位低調演技派,我真不知道還有如此好的懸疑犯罪片

段奕宏的表演不顯山不露水,延續了此前一貫的含蓄內斂的表演特色,少即是多,將角色的特質內化於心,用含而不露的眼神傳達出超過單一情節本身的豐富性內涵。餘國偉的恃才傲物與懷才不遇,不滿與憤懣,壓抑與不甘,無奈與迷惘,困頓與失落。段奕宏的外表溫潤平靜,內心暗流湧動,因此獲得了東京電影節的影帝。

去文本化的影像敘事

在過往的電影裡,老一輩導演本著“文以載道”的精神,注重電影劇本自身的文學性與文字本身的表意功能,而以張藝謀為代表的第五代導演通常借用對文學作品的改編通過電影語言批判並反思傳統文化。從以賈樟柯、王小帥為代表的第六代導演開始,不僅用個人敘事消解了集體敘事,更是將影像本身置於表達的主體地位,而非文本。而《暴雪將至》也是近年來風格化影像的代表。

要不是段奕宏這位低調演技派,我真不知道還有如此好的懸疑犯罪片

董越:“我希望觀眾在看整個片子時,能夠通過強烈的影像質感沉浸於此,在陰冷的氛圍下感受故事的氣質。”

首先,是對地方自然風貌精髓的展現,正如《白日焰火》裡冰冷凜冽的東北哈爾濱,《老獸》中乾燥枯竭的西北鄂爾多斯,湖南衡陽取景的《暴雪將至》中則將南方城市的悶熱潮溼以一種寫意的影像完美呈現,連續不斷的綿綿陰雨勾勒出一種苦悶與陰冷,這種躁動與陰騭映襯著人心的不安與癲狂

要不是段奕宏這位低調演技派,我真不知道還有如此好的懸疑犯罪片

其次,捕捉特定時期的人文特色,本片可謂是從攝影、美術、造型方面全方位的體現,電影的故事發生在國營廠區文化即將消逝之際。破敗的廠房、閒置的廢樓、老繡的器具、空曠的枯城,營造出一種“廢墟”之感,衰敗的本身並非是一種美,之所以感染人心,在於它見證著時代的發展,凝聚了幾代人的青春血汗,寄託了無數人理想與憧憬的

廠房追逐一場戲,融情於景,將情節置於意象之內,將人物的命運集結交叉在即將爆破的工業機器之中,調度精彩,可謂是影片最濃墨重彩的一比。連綿大雨,老舊的機器,並將時代變遷、人世紛擾寓於其中。

要不是段奕宏這位低調演技派,我真不知道還有如此好的懸疑犯罪片

而本片中的各色人物群像,皆有擺脫不掉的困惑,或是憤世嫉俗、或是漂泊無依,均有逃脫不了的人生可困頓。陰鬱的基調、悲憫的愁緒,使得影片有著鮮明的“黑色電影”(Film noir)色彩

在好萊塢黃金時代的經典黑色電影中,女性通常是遊走在正邪之間,充滿著神秘、詭譎與魅惑,就像《雙重賠償》裡的芭芭拉·斯坦威克。 而本片裡的女性角色還是東亞語境下的典型,象徵著絕對理想化的單純與美好,是故,江一燕的角色也被認為是過於功能化。

要不是段奕宏這位低調演技派,我真不知道還有如此好的懸疑犯罪片

而這何嘗不是導演整部影片“黑色電影”模式下的一種“一黑到底”?連最純粹美好的愛情尚無法治癒男主角心中之殤,那種絕望,有著力透紙背的深邃力量。暴雪象徵著一種自然界的不可抗力,出來後的餘國偉,遭遇了一場遲到11年的暴雪,公交車上播放著歡快的時代曲,餘國偉的臉上沒有悲與喜,有的只是百味雜陳後的萬念俱灰。

要不是段奕宏這位低調演技派,我真不知道還有如此好的懸疑犯罪片

“人總是喜歡回到他得意的地方。”餘國偉回到他生涯最光輝的勞模大會表彰的地點,卻發現老工人並沒有記得廠裡有過這號人物。這種刻意“模糊”的處理使得這個“羅生門”式的故事更有一種寓言性的意義,正如他苦心苦役蒐羅到照片、去燈光廣場尋人確認之時,對方那個意味深長的大笑。

要不是段奕宏這位低調演技派,我真不知道還有如此好的懸疑犯罪片

他傾盡全力所追求的東西,於別人而言是毫無意義的,於時代洪流中甚至可以忽略不計。這種荒誕與黑色幽默,並非是反諷,更像是一種自我消解。因為,我們何嘗不是在追求自我價值、固守個人執念的同時,受盡冷落與揶揄,可那又怎樣自己的人生仍舊是由自己主宰,仍舊需要拼搏與努力

縱使影片尚有細節上的不足,但影片還是作為國產文藝片的代表獲得了今年中國電影最高獎金雞獎導演男主等的多項提名。可以看得出主流電影圈對影片的喜愛,而越來越多的觀眾也擺脫了將反映現實生活視作晦暗的淺層娛樂思維。由此可見,在未來的銀幕上,還會看到更多優質的反映現實的高品質國產佳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