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蝦“偷死”不是病,轉肝期的對蝦更應該引起重視

對蝦偷死症,學術上叫做EMS,俗稱“掉苗”,通常是指對蝦在養殖週期內無徵兆的出現少量死亡,或者發現少量死蝦的情況。偷死不是一種疾病,而是由於一種或多種原因所導致的症狀。發生原因多種多樣,誘發原因也五花八門。

“偷死”是在對蝦養殖週期內出現的一種特殊現象。顧名思義,通常表現為對蝦毫無徵兆地、少量地死亡,或是在池塘進出水口、下風口、排汙口、料臺上發現少量死亡個體。且病症並不限於南美白對蝦,其他品種的對蝦也會出現這種現象。


對蝦“偷死”不是病,轉肝期的對蝦更應該引起重視

對蝦早期偷死的症狀

1、肌肉白組織不透明,肌肉白濁、肝胰腺萎縮、輪廓不清,取出研磨呈靡狀,無血色。

2、對蝦患病後,會趴於池邊,空腸空胃活力減弱,停止吃料,甲殼有黑色斑點,蝦從發病到爆發最快只要5-7天就需要進行排塘了。養殖過程中發現隨著時間的增加,蝦池裡的蝦吃料逐漸減少,從剛開始只在料臺上發現個別死蝦逐漸到後面死蝦大量增加。


對蝦“偷死”不是病,轉肝期的對蝦更應該引起重視

對蝦早期發生偷死的原因

1、細菌感染偷死

對蝦弧菌感染後,體表分佈大量黑點,腸道色素細胞擴散、變紅;肝臟先出現紅色,偷死為零星死亡,後期則為大量死亡。


對蝦“偷死”不是病,轉肝期的對蝦更應該引起重視

2、病毒形成的偷死

肝胰腺細小病毒和白斑病毒同樣會造成偷死。對蝦感染病毒,首先是因為弧菌感染或者水環境惡化等原因,造成對蝦體質下降,對蝦體內病毒爆發,才造成了偷死。


對蝦“偷死”不是病,轉肝期的對蝦更應該引起重視

3、水質惡化形成的偷死

池塘底部出現死蝦現象,死蝦肌肉白濁,同時伴有脫殼不完整的、斷須等現象。高密度養殖池塘常見到這種現象。

主要原因是:

(1)晚上底層缺氧。底質管理不善,有機物積累過多,當然也是投餵管理不善,殘餌及糞便過多。

(2)氨氮偏高,亞硝酸鹽高。

(3)水質管理不善。對蝦出現鰓腫、黃鰓、黑鰓等,造成對蝦生理性缺氧,從而導致偷死。


對蝦“偷死”不是病,轉肝期的對蝦更應該引起重視

4、對蝦肝胰腺、腸道病變導致偷死

對蝦肝胰腺出現病變通常是因為養殖過程中,沒有保護好肝胰臟。水質、底質管理不善,有害菌大量繁殖;其次過程中營養補充不到位,微生素、礦物質沒有及時補充到位,導致對蝦處於亞健康狀態,加上池塘有害物質,比如藻毒素等不斷積累。導致對蝦肝胰腺發生病變。如果不及時進行處理,慢慢腸道也開始發生病變,出現白便等腸道病害。從而出現偷死。


對蝦“偷死”不是病,轉肝期的對蝦更應該引起重視

從殼的軟、硬來判斷偷死情況

(1)硬殼死蝦通常是由細菌感染後引起的。

(2)軟殼死蝦通常是在蝦大量脫殼時塘底缺氧,水質、底質惡化或因氣候突變等情況下,蝦急性脫殼而引起的。

(3)硬殼死蝦和軟殼死蝦都有,通常是脫殼不遂引起的。

預防對蝦早期偷死的辦法

1、定期水體的PH、氨氮、亞硝酸鹽等值,防止因水體各項指標超標而引起水質的變化;

2、定期解毒、保肝、有規律的增料和減料;可使用膽汁酸拌料提高對蝦免疫能力,保護肝腸健康。

3、定期改底、活菌調水;保持水體中生態系統平衡。

4、天氣突變時期,要注意夜晚開足增氧機,晚上潑灑顆粒氧;以保證對蝦在池底有足夠的溶氧供對蝦生存。

5、每週可定期減料1-2餐,提高膽汁酸的添加量來減少飼料對蝦肝胰臟的負荷。

6、 在對蝦轉肝期、脫殼期,膽汁酸加微量元素和補鈣產品。


對蝦“偷死”不是病,轉肝期的對蝦更應該引起重視

龍昌膽汁酸有效解決對蝦“偷死”症

膽汁酸的主要作用是促進脂肪消化吸收和保肝護肝,對蝦使用膽汁酸5~7天肝臟和腸道特別清晰飽滿,長期使用膽汁酸保護肝胰腺可以有效預防對蝦偷死、腸炎、白便、肝萎縮等肝胰腺疾病,還可以提高成活率和產量,促進對蝦吃料。


對蝦“偷死”不是病,轉肝期的對蝦更應該引起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