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求精,攀高峰-中国雷达“大魔王”如何改进枭龙战斗机雷达?

中国人在体育运动上有不少强项,其中乒乓球是不折不扣的绝对优势项目,几十年来长霸乒坛奖牌榜,而且国内比赛比国际比赛更为精彩更为激烈,出现了不少“大魔王”一样的角色:凶悍无比,绝杀一切对手,最有名的是女乒的选手张怡宁,多次打败打哭外国对手,被称为“大魔王”。


在中国雷达界,也有这么一个“大魔王”,几乎是竞标百战百胜,极少失手,这就是南京的电科14所,14所在雷达界的业绩多好,机载雷达称霸,地面雷达也是老大,舰载雷达还是老大,雷达界也有不少对手,比如无锡的607所和合肥的38所,这些竞争对手实力都不弱,但是都不能完全和“大魔王”相比。

精益求精,攀高峰-中国雷达“大魔王”如何改进枭龙战斗机雷达?

这是第一版展出的KLJ-7A相控阵雷达,可以看到阵面厚度很大

最近些年,巴基斯坦空军枭龙战斗机到了10年的中期改进节点,设计单位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推出了最新的第三批次设计,为了提高性能而且降低研发费用,就轻车熟路,移植了中国成熟战斗机技术,过去枭龙移植了歼-10A战斗机的技术,现在移植了歼20战斗机的雷达技术。

世界战斗机更换相控阵雷达,开始最早的美国的F-15和F-16战斗机,他们更换雷达也相对比较简单,就是采用一个固定雷达阵面直接替换过去的脉冲多普勒雷达,不过都采用液冷设计,机头结构还需要进一步改进,14所的KLJ-7A雷达第一版本就采用这种设计,雷达阵面正对前方,而且我们可以看到雷达天线阵面比较厚,这也是雷达发射接收单元落后的一个特征,这款雷达也在雷达飞行试验台上做过测试。

精益求精,攀高峰-中国雷达“大魔王”如何改进枭龙战斗机雷达?

这是第二版本的KLJ-7A雷达,设计更加先进,仅仅相隔2年时间展出

虽然第一版本雷达飞行试验效果不错,但是设计师还是并不满足,为此采用了多种先进技术改进,最简单的感观就是,雷达阵面厚度大幅度减小,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厚度减小天线重量也大幅度减轻,提高了载机性能。

而且为了提高战斗机生存力,这款雷达还采用了隐身设计,雷达阵面从过去的正对前方,改成向上倾斜15度左右,就这一点改进,就可以使得雷达阵面雷达反射截面降低几十倍,这是隐身战斗机常用的设计,这也是枭龙战斗机第一次采用歼-20战斗机技术改进!

精益求精,攀高峰-中国雷达“大魔王”如何改进枭龙战斗机雷达?

KLJ-7A第二版本雷达也采用了欧洲台风战斗机的雷达设计,雷达可以旋转

在歼-20战斗机研发的过程中,世界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也出现了一个新颖的高效设计,这就是欧洲JAS-39E和台风战斗机的有源相控阵设计,这种设计的特点是,雷达阵面倾斜,但是可以围绕机头轴线旋转,可以极大扩大雷达发现范围,从原始设计的60度扩展到90度扫描范围,极端扫描角度高达100度,而且能保持良好的正前方雷达反射截面特性,不容易让敌人发现。

从KLJ-7A雷达的改进可以看到,积极进取不断学习,引进更新思路,不断提升性能,才能获胜,这也是一切强大的企业的常态,浅尝辄止,小富即安,必将路子越来也窄,最终被客户抛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