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用爬就會走,你還認為是孩子的優勢嗎?

01 “破理論”和掀桌子大戰

都說婆媳關係難處,我卻和屢屢和公公吵架,不為別的,就為孩子。

寶寶不用爬就會走,你還認為是孩子的優勢嗎?

女兒7個多月的時候,一天我下班回家,看見孩子居然扶著茶几站在地上了,紅撲撲的小臉蛋上一雙亮晶晶的眼睛,樂呵呵地望著我。

公公坐在女兒身後,雙手扶著女兒腋下,開心地說:“看我孫女多厲害,才7個月就能站起來了,馬上就會走啦!”

“天哪!”我驚叫,“爸你怎麼能讓她站起來啊!她才多大啊!”

“她自己要站的,我能不讓嗎?”公公對我的言行極度不滿。“再說了,孩子硬實點兒不好嗎?”

“可是她還沒到站著的時候啊,她都不會爬啊!書上都說了,到爬的時候必須得爬!”我焦急地抱起孩子。

“我們不用爬,直接就能走了,怎麼就不行?就你們成天那套破理論,都是扯,我兩個孩子都養大了……”

婆婆從我懷裡接過瑟瑟發抖的孩子,轉身進屋關上門,留下我和公公在客廳掀桌子……

02 孩子必須爬嗎?

俗話說:三翻六坐七滾八爬。

寶寶不用爬就會走,你還認為是孩子的優勢嗎?

雖然每個孩子的發育快慢不會完全一致,但這句話至少揭示了孩子發育的必經階段,每個階段都必不可少。

我女兒從1歲2個月會走開始,摔跤已經是家常便飯了;上小學後,丟題落題的現象尤其嚴重。

一次, 她告訴我作業寫完了,我拿來一看,一眼就發現居然有一道大題整個空在那裡!

老母親我一口老血堵在喉頭,憋了半天,把自己關在屋裡玩兒了會兒遊戲,終於緩過了那口氣,沒跟她發脾氣。

後來,我有幸聽了一場育兒講座《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主講人東北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學院博士生導師王萍教授的話讓我恍然大悟,原來我女兒這是感統失調輕度表現,原因就是沒有經歷爬行的階段!

寶寶不用爬就會走,你還認為是孩子的優勢嗎?

那感統失調又是什麼?

感統,就是感覺統合,這個理論是由美國的臨床心理學家Ayres提出的。

Ayres認為, 感覺統合是指將人體器官各部分感覺信息輸入組合起來,經大腦整合作用,完成對身體內外知覺,並作出反應。

簡單地說就是大腦控制身體的能力。

感統失調就是大腦不能很好地控制身體各個器官。

這樣一來,就會使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運動能力、注意力等受到一定的影響。

所以嬰幼兒爬行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03 為什麼有的孩子就是不爬呢?

曾經看過安徽衛視的一個綜藝節目《拜託了媽媽》,節目邀請了國內知名育兒專家閻寶新為媽媽們解讀嬰兒為什麼不爬。

寶寶不用爬就會走,你還認為是孩子的優勢嗎?

閻寶新認為,爬行環境空間不足,會導致嬰兒不爬。

除此之外,前文說到的我女兒的例子,我認為可以列為第二個原因,“望子早早成龍”。

最後,“站立的世界更精彩”也會讓寶寶們完美越過爬行階段。

04 寶寶不爬怎麼辦?

一、 該爬卻不爬,不等於“有問題”,家長先別焦慮

《媽媽就是超級育兒師》這本書中寫到過一個例子:

快11個月的軍軍一直也不會爬,媽媽很焦慮,害怕孩子腦癱,又怕孩子感統失調,影響今後的讀書寫字和工作,可孩子看起來挺聰明的,怎麼看都不像腦癱啊,媽媽迷惑了。

就這樣在擔心中過了快一個月,沒想到軍軍突然會爬了,“四肢著地,身體拱起,一口氣爬到了爬行毯的另一端!”

每個孩子的生長髮育過程都是獨一無二的,就像有的種子發芽早,有的種子發芽晚,我們又怎麼能要求孩子在該爬的月齡必須會爬呢?

月齡段只是一個大數據的平均數,代表趨勢,而不是個例。

爸爸媽媽們只要掌握科學的育兒知識,排除孩子疾病的可能性,耐心地靜候花開就行啦。

二、 給寶寶適合的安全的爬行環境

理想的爬行場地就是地面,但是地面有點硬,特別是在夏天,寶寶穿的少,容易硌疼寶寶的小膝蓋,所以最好可以鋪上地墊。

寶寶不用爬就會走,你還認為是孩子的優勢嗎?

兒子小時候就是這樣,我本著“老大照書養,老二當豬養”的原則,並未在家裡鋪地墊,無論是地磚還是地板,兒子都如入無人之境,嗖嗖地爬上幾圈後,膝蓋已經紅彤彤的了,長此以往,我發現他的小膝蓋已經起繭子了……

但是桌角、插座等地方我卻不敢忽略。

安全是第一原則,所以桌角都需要用保護膠條貼上,離地面近的插座也都要用插座保護套堵上。

最後,爬行場地儘量大。

有一個朋友家的孩子9個多月了,能爬會爬,但能不爬的時候都儘量不爬,為什麼呢?

原來,朋友在客廳的地面上給寶寶裝了一個圍欄,自己幹活的時候,讓寶寶在圍欄裡獨自玩耍,這樣比較安全。

但是寶寶很輕鬆就能到達圍欄的旁邊,抓著圍欄一使勁兒就站起來了。

寶寶發現,站起來的世界可真精彩呀!那為什麼還要爬呢?

所以,給寶寶足夠寬敞的爬行空間,或者在寶寶爬行的時候撤掉圍欄,才能讓寶寶更多地通過爬行的方式去探索世界。

三、 科學爬行讓寶寶更健康

有人說,寶寶只要爬就行,想怎麼爬都可以,但我要說的是,科學的爬行讓寶寶更加健康。

科學的爬行說的就是手膝爬行,手掌和膝蓋著地,胸腹離地,左手右腿和右手左腿交替前行。

手膝爬行有助於嬰兒大腦發育,前庭覺的發育,能刺激語言中樞等。

有的孩子自己就能學會手膝爬行,但有的孩子卻遲遲停留在匍匐爬行的階段,這時候父母可以進行一些干預。

如《張思萊育兒手記》一書中寫到的小銘銘爬行的訓練過程,用圍巾兜住小銘銘的胸腹部,促使孩子的手和膝蓋著地,慢慢減輕提起的力量,以此訓練孩子肌肉和關節的力量,力量足夠了,寶寶慢慢就會爬了。

四、 陪寶寶一起爬

父母是寶寶最親密的人,親子游戲是寶寶最喜歡的遊戲,而寶寶又是最喜歡模仿的。

所以,和爸爸媽媽一起爬行,一定會是寶寶最幸福的事。

寶寶不用爬就會走,你還認為是孩子的優勢嗎?

兒子七八個月的時候逐漸開始會爬了,我就趴在地上和兒子一起爬,圍著桌子腿躲貓貓,或者比賽去夠遠處的一個玩具。

兒子穿著紙尿褲,光著腿,在沒有地墊的地板上爬的飛快,“咯咯”的笑聲是最動聽的旋律。

而老母親我揉著生疼的膝蓋,想念著《還珠格格》裡的“跪的容易”,琢磨著買對護膝啥的。

老公不樂意了:“你咋不鋪地墊?看我兒子膝蓋都快要磨破了!”

兒子現在2歲,會自己擰瓶蓋,擰大大的玩具螺栓;會自己穿鞋脫鞋、自己脫襪子,自己刷牙洗臉;還能學著媽媽的樣子掃地、拖地……而這些,都是我女兒三四歲之後才學會的。

05 自然規律始終是“王道”

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中,只有遵循自然規律,才能健康地生活,而爬行是人類成長必經的過程。

只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和物質的許多原因,破壞了孩子們爬行的條件。

而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排除外界影響,讓他們更自由地發展。

寶寶不用爬就會走,你還認為是孩子的優勢嗎?

每個孩子最終都會學會走路,但請別讓他們錯過爬行的風景。

作者簡介:鈴澤媽媽沐微微,二胎媽媽,沐浴陽光也沐浴風雨,在陽光中開懷,在風雨中微笑!孩子讓生活更美好!育兒路上的你不孤單,有我一路相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