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全世界都以為我瘋了,那我只好瘋狂給你們看

“你到底在笑什麼?”“你不會懂的。”

“說實話,我能想到的最接近它們的東西——製作精良,演員們在那些特定情況下做到最佳——是主題公園,而不是演員們努力去向別人傳達情感和心靈體驗的電影。”

今年10月,好萊塢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在接受《帝國》雜誌採訪時稱,他認為漫威電影(movie)是一種新興的藝術表達,但不是電影藝術(cinema)。

《小丑》:全世界都以為我瘋了,那我只好瘋狂給你們看

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少超英粉、漫威粉都對馬丁的言論嗤之以鼻,同時支持者亦不在少數。其中,被他們拿來與漫威電影比對最多的,就是與那部馬丁·斯科塞斯有著千絲萬縷關聯的——

《小丑》

《小丑》:全世界都以為我瘋了,那我只好瘋狂給你們看

導演:託德·菲利普斯

編劇:託德·菲利普斯、斯科特·西爾弗

主演:華金·菲尼克斯、羅伯特·德尼羅、沙姬·貝茲

類型:劇情、驚悚、犯罪

威尼斯金獅獎、IMDb前十、衝擊奧斯卡,各項榮譽加身的《小丑》無疑是漫改電影里程碑式的作品。它不僅成為DC日後開疆拓土的先鋒之作,也為當下狂歡式的超英電影提供了新的創作方向。

然而,作為DC著名反派角色“小丑”的傳記電影,在看過該片後你會發現,除了片中出現的一些標誌性元素外,你幾乎很難看到任何與DC或“超英”沾邊兒的內容。

正如馬丁·斯科塞斯對該片的評價:“《小丑》絕非一般的超級英雄影片,它真的非常不同。”

沒有超能力、高科技、大特效,也沒有一個標準好萊塢商業鉅製中必有的典型反派,更沒有打敗天下無敵手、拯救世界的正派主角。

有的只是,該片導演將所有鏡頭聚焦,極力描繪和塑造的那個多層次的“小丑”亞瑟·弗萊克。有的只是,關於這個受精神疾病困擾的社會邊緣人,如何歇斯底里地,被一個“悲哀”的社會逼入深淵的故事。

《小丑》:全世界都以為我瘋了,那我只好瘋狂給你們看

《小丑》的主角亞瑟·弗萊克是一個落魄的失敗者。

他的職業是在各種促銷活動、福利演出中扮演小丑(clown),依靠微薄的薪水為生。

《小丑》:全世界都以為我瘋了,那我只好瘋狂給你們看

只因扮相滑稽可笑,亞瑟被一群混混堵在小巷子裡“海扁”了一頓。事後當同事問起,他卻軟糯糯地回答道,“那只是一群孩子罷了,我就不該理會他們。”

《小丑》:全世界都以為我瘋了,那我只好瘋狂給你們看

本來就一肚子窩囊氣,老闆這時還以“擅離職守”為理由,要求剋扣亞瑟的工資。不僅如此,老闆還順帶嘲諷他“是個怪胎”。

亞瑟又一次“慫”了。他躲在巷子裡拿垃圾堆洩憤,結果一不小心還滑倒了,看起來滿是無能者的憤怒與可憐。

《小丑》:全世界都以為我瘋了,那我只好瘋狂給你們看

此外,亞瑟還患有一種罕見的神經損傷式疾病——每當情緒出現巨大波動,他就會不顧場合、不受控制地狂笑。

因被人誤會,他會一邊搖頭一邊瘋狂大笑起來,眼神中充滿了痛苦。為此,亞瑟甚至每天需要帶上一張小卡片,試圖在失控時緩解尷尬和誤解。

《小丑》:全世界都以為我瘋了,那我只好瘋狂給你們看

《小丑》:全世界都以為我瘋了,那我只好瘋狂給你們看

貧窮、懦弱、精神病,老天的不公看來已經快要壓垮這個瘦骨嶙峋的可憐人。然而,儘管生活窘迫,其實亞瑟也有著親人的陪伴、女友的溫暖、同事的協助。此外,他的努力還被著名脫口秀主持人莫瑞·富蘭克林關注,得到了後者的提攜、支持與鼓勵。

其實只要這個社會能對他多抱有一些善意,他就能安穩、平淡地度過一生。

可惜,這個社會 “病”得比他更嚴重。

由於非法攜帶槍支,亞瑟最後還是失了業。電車裡,三個年輕男子正在公然調戲婦女。亞瑟看在眼裡慫在心頭,遲遲不敢做聲。

《小丑》:全世界都以為我瘋了,那我只好瘋狂給你們看

但命運就是像漩渦一般,本來和你八竿子打不著的事,偏偏就能拉你下水。

由於過度緊張,亞瑟的狂笑症開始發作。

《小丑》:全世界都以為我瘋了,那我只好瘋狂給你們看

三個年輕人以為亞瑟笑有所指,怒火中燒,追上去就是一頓毒打。他們做夢也不會想到,這是自己的最後一個夜晚,奪走他們生命的正是眼前這個無名之輩。

槍響,三人應聲倒地。

他們後來被新聞描述成三個被社會底層仇富者槍殺的華爾街白領,而亞瑟則自然而然成為荼毒社會的罪犯,被全城通緝。

《小丑》:全世界都以為我瘋了,那我只好瘋狂給你們看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以地鐵兇案為起點,亞瑟的生活開始徹底走向崩塌。

曾經的偶像——脫口秀主持人莫瑞·富蘭克林,公然在電視上嘲笑亞瑟的夢想;相互慰藉、取暖的女友,其實是亞瑟妄想症的產物,每一次與女友相聚時的場景,也不過是他臆想裡的畫面。

《小丑》:全世界都以為我瘋了,那我只好瘋狂給你們看

直到最後,亞瑟發現自己甚至並非母親親生,而且自己曾慘遭繼父的暴力虐待。過於痛苦的回憶讓他失去了記憶,卻留下了永恆的精神創傷,也導致了他狂笑症的出現。

一切的善良、美好皆為虛妄,華麗而虛無縹緲的美夢徹底破碎,亞瑟內心的一切堅強與自信在此時徹底崩壞,摧枯拉朽。

就像此前一條《小丑》的熱評說的那樣:“30年前,創造小丑需要一個化學池;30年後,創造小丑只需要一個糟糕的下午。”《小丑》給人帶來的壓抑感是罕見的,是一種在身處白晝之下仍看不到一絲光明的絕望。

《小丑》:全世界都以為我瘋了,那我只好瘋狂給你們看

而這種壓抑和絕望,體現在充斥《小丑》全片各個層次中的矛盾與衝突。它們一環扣一環地引領你關注亞瑟作為一個人的心路歷程:慢慢放棄自我,慢慢展現出反社會人格,慢慢熟悉槍支、暴力,到最後慢慢變得殺人不眨眼。

影片最後,亞瑟與心理醫生有一段對白:

“請問你到底在笑什麼?你想講給我聽聽嗎?”

“你不會懂的。”

《小丑》:全世界都以為我瘋了,那我只好瘋狂給你們看

《小丑》:全世界都以為我瘋了,那我只好瘋狂給你們看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曾經一心想要成為喜劇演員,博得世人歡笑的亞瑟,終於迎來了平靜與淡然。可以說,整部電影是以亞瑟的心理轉變作為誘因,推動著故事情節發展。而導演為了展現這種轉變,做出了大量心理暗示的鋪墊。

例如“舞蹈”,作為亞瑟心理變化的投射,舞蹈動作的設計在影片中起到了重要的暗示作用。例如亞瑟在地鐵殺人後躲公廁時的獨舞那樣,詭異、恐怖的同時又存有一絲詼諧與神聖。

《小丑》:全世界都以為我瘋了,那我只好瘋狂給你們看

當亞瑟正式成為“小丑(Joker)”後,色彩斑斕的服裝、青綠的頭髮、花白的妝容,與“放飛自我”的詭異舞蹈正式宣告著,亞瑟心中的黑暗面——“小丑”終於不用躲在角落中了。

《小丑》:全世界都以為我瘋了,那我只好瘋狂給你們看

另外,導演對於光線和色彩的運用,同樣是《小丑》這部影片必須拿出來說道的亮點。

在刻畫人物方面,側光與側逆光絕對是導演手中的必殺技。這種打光方式讓人物的面部同時出現陰影和光明兩面,將市井小民隱忍與叛逆的兩面映照出來。

《小丑》:全世界都以為我瘋了,那我只好瘋狂給你們看

在光線質感的選擇上,電影採用了極具有顆粒感的戲劇光,將人物不潔、恐怖的心理狀態進一步放大。

而在色彩上,本片前半程幾乎完全使用了陰翳的青藍色調。隨著亞瑟內心惡意的覺醒,這種顏色的純度開始逐漸褪減,象徵惡魔的誕生。

《小丑》:全世界都以為我瘋了,那我只好瘋狂給你們看

在構圖方面,細心的觀眾可能也觀察到,電影的大部分畫面都有一定程度的向右傾斜。尤其是在描述混亂的社會環境時,這種傾斜會更加明顯。

這樣的處理,很難說是不是導演無心插柳。但從觀感上來看,無疑是讓混亂無序的哥譚市看起來更加失重、癲狂。

《小丑》:全世界都以為我瘋了,那我只好瘋狂給你們看

除了導演對鏡頭的純熟運用外,演員華金·菲尼克斯的“殿堂級”表演更是讓全世界影迷看得“頭皮發麻”,頂禮膜拜。

話不多說,直接上圖。

鳳凰叔表演狂笑症發作時的片段。不知道的,肯定以為這真的是個瘋子——

《小丑》:全世界都以為我瘋了,那我只好瘋狂給你們看

《小丑》:全世界都以為我瘋了,那我只好瘋狂給你們看

剛剛築下大錯,亞瑟的慌張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小丑》:全世界都以為我瘋了,那我只好瘋狂給你們看

在表演憤怒時,華金變化無窮的微表情將人物情緒層層推進——

《小丑》:全世界都以為我瘋了,那我只好瘋狂給你們看

《小丑》:全世界都以為我瘋了,那我只好瘋狂給你們看

還有這段被“封神”的表演,據導演介紹,那滴眼淚是華金在表演過程中自然而然落下的,並沒有任何設計,但卻非常符合亞瑟的心境——

《小丑》:全世界都以為我瘋了,那我只好瘋狂給你們看

最後,讓我們再聊一聊馬丁·斯科塞斯吧,為什麼說他與《小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答案就藏在馬導的兩部經典作品中——《出租車司機》《喜劇之王》。

首先,《小丑》的故事設定與《出租車司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主角同樣是遊蕩在社會邊緣的底層人,都在內心飽受孤獨的煎熬,都曾經歷現實的背叛和欺騙。而他們最終也殊途同歸,都舉起了手槍,成為墮入深淵之人。

《小丑》:全世界都以為我瘋了,那我只好瘋狂給你們看

此外,兩部電影都有奧斯卡影帝羅伯特·德尼羅出演。說起他,就不得不提到馬丁的《喜劇之王》。

現實同樣擊碎了主人公不堪一擊的夢想。為了登上夢想的舞臺,主角不得不走上了瘋狂而出格的道路。來到《小丑》中,曾經掙扎著想要“上位”的德尼羅,這一次飾演的正是默瑞·富蘭克林——亞瑟的偶像。

《小丑》:全世界都以為我瘋了,那我只好瘋狂給你們看

看到熟悉的演員與橋段,馬丁的粉絲一定會會心一笑。也難怪馬丁·斯科塞斯曾經一度想要出任《小丑》的監製,甚至執導這部電影。或許在馬丁眼裡,這就是他所謂的電影藝術:

“啟示”——美學、情感和精神上的啟示。

“角色”——人的複雜性和他們充滿反差、有時甚至自相矛盾的本性,他們能彼此傷害、彼此相愛,又能突然直面自我的那種方式。

“意想不到”——戲劇化進行詮釋的現實生活,並進一步拓寬電影這種藝術形式的可能性。

然而與前兩部電影不同的是,《小丑》對於虛構世界極為黑暗、極為壓抑的描述,也為該片帶來了一些負面的評價。沒有任何一個能給予正面能量的角色,沒有任何一個閃耀人性光輝的瞬間,甚至正因為《小丑》有著對人性細緻入微的刻畫,反而會更容易對觀眾造成更深的影響。

可以說,從人物、到敘事、到呈現,甚至連影片本身的話題和內涵,都像是註定為了混亂和矛盾而生。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不失為對影片情緒的另一種延伸。

《小丑》:全世界都以為我瘋了,那我只好瘋狂給你們看

即便爭議聲從未停歇,也絕不妨礙《小丑》成為2019年電影市場的高光之作。在接連奪下各項榮譽之後,我們還可以期待它在奧斯卡金像獎上有所斬獲,更可以期待在未來,DC能否在本作的基礎上重啟又一段經典的故事。

別忘了,布魯斯·韋恩(蝙蝠俠)在片中的存在感可是蠻高的。


-END-

作者丨任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