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在香港二次上市,將搶騰訊“股王”地位!值不值得打新?

阿里在香港二次上市,將搶騰訊“股王”地位!值不值得打新?

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的靴子落地了。很多讀者詢問,是否值得在港股市場上購買阿里巴巴股票。

本文希望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釋下阿里巴巴為何在美國上市後,又在香港上市以及阿里巴巴的股票值不值得購買。

為何在香港二次上市?

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時,曾考慮在香港上市,但是由於港交所不支持“同股不同權”政策,阻礙了阿里巴巴在香港的上市。

阿里在香港二次上市,將搶騰訊“股王”地位!值不值得打新?

阿里巴巴的股權結構是軟銀持股25.8%,馬雲持股6.1%,蔡崇信持股2.0%,其他為公眾持股。如果按照“同股同權”,馬雲持有的股份讓他在董事會里說了不算,而軟銀則是阿里巴巴的實際控制者。

阿里在香港二次上市,將搶騰訊“股王”地位!值不值得打新?

實際上,軟銀只是阿里巴巴的財務投資者,此前財務投資者還有雅虎。2014年阿里巴巴從香港退市後,選擇在美國上市,是因為美國市場允許“同股不同權”。這也是為何大量中國互聯網、科技企業都在美國上市的重要原因。

3年來,港交所一直在為“同股不同權”奔波,終於在2018年塵埃落定。於是,大量大陸互聯網公司都奔赴香港上市,比如,美團、小米、映客等。

如今港交所的新政策為阿里巴巴上市掃除了障礙,所以在香港上市也成為可能。

在全球多個股票市場上市並不新鮮。比如,騰訊在香港上市,同時也在美國發行騰訊ADR,在OTC場外交易。

這樣不同時區的投資者都可以不用熬夜投資騰訊的股票,在北京時間夜間的時候,美國市場在交易騰訊ADR,在北京時間白天的時候,香港市場交易騰訊(代碼00700)的正股。

阿里二次上市,值得打新麼?

考慮到打新,很多A股的朋友都比較興奮。因為在A股市場如果能搶到新股,一般會有翻倍的收益。

但是在美股、港股卻並非如此。比如,你買入港股中的小米公司的股票,買完後就破發。剛剛上市的36氪在美股市場也是當夜破發。

相對來講,美股和港股市場,投資者比較偏於理性,炒作股價的概率小一些。所以買入阿里巴巴的新股能否賺錢,不能以A股的思維去考慮。

阿里在香港二次上市,將搶騰訊“股王”地位!值不值得打新?

我們還是拿騰訊ADR和騰訊港股對比。11月14日,在美國OTC市場,騰訊ADR股價40.88美元,ADR顯示的市值是3866億美元;

阿里在香港二次上市,將搶騰訊“股王”地位!值不值得打新?

11月14日,在香港交易所,騰訊下跌2.32%至319.8港元,市值為3.0548萬億港元,按當天的匯率換算,大概3898億美元。

顯然,你無論是在港股市場買騰訊,還是買騰訊ADR,結果都是一樣的。這兩個市場的同一只股票,是鏡像的關係。

同樣,阿里巴巴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的正股與其在香港上市的ADR,也是“鏡像”關係。也就是說,你在香港買,還是在美國買,享受的收益基本上八九不離十。

唯一要看的是,阿里巴巴在香港新發行的股票是否有折價。從目前的消息看,阿里巴巴本次在港上市不進行任何折價,也就是說在上市當日的價格是其在美股收盤價格以美元和港幣的換算價計算,一拆八以180港元的價格上市。

因此,阿里巴巴在香港二次上市,大概率不會出現股價暴漲或暴跌,一切都參考隔夜美股價格。

當然,如果你考慮長期投資阿里巴巴,看好它的發展趨勢,又不想在夜裡炒美股,那完全可以購買港股的阿里巴巴。

若是為了短期炒一把,那還是算了吧。

阿里巴巴上市對股市帶來怎樣影響?

有些人擔心,阿里巴巴在香港二次上市會影響其美國上市的股票價格,也會導致港股市場的吸血效應。

從阿里公佈的招股書看,這次上市前阿里擁有流通股208億,計劃在香港發行5億股普通股,外加7500萬股超額認股權,總計大概增發5.75億股普通股,若全部在市場流通,也只佔阿里目前流通股的2.76%。

因此,如此小比例的股份,對於阿里巴巴美國正股價格的影響十分有限。同時,這部分股份對港股市場來說,也不具備極大的稀釋效應。

阿里在香港二次上市,將搶騰訊“股王”地位!值不值得打新?

當然,由於阿里巴巴股價造好,其美股市值已經超過了騰訊,因此到了港股上市後,騰訊將失去港股“股王”的地位,這個位子讓給阿里巴巴。

但是阿里巴巴在港股市場的口碑一直欠佳。其首次在港上市報價13.5港元,2012年退市時還是13.5港元,分毫不差,轉了一圈,一切又回到起點。

阿里在香港二次上市,將搶騰訊“股王”地位!值不值得打新?

而上市期間,隨著股價的高開低走,絕大部分投資者虧損慘重,金錢沒了,時間和機會也浪費掉了。

阿里用發行價回購,貌似不賺不賠,但考慮到港元貶值超過30%和四年的資金利息,扣除分紅獲利依舊超過了50%。阿里巴巴再找銀行貸款,把這些股票買了回來,實際上沒有花一分錢。

這場波譎雲詭的資本遊戲,終以阿里成最大贏家收場,而這背後是無數曾經看好阿里股份、信奉馬雲為神、沉迷阿里的香港股民的慘痛代價。

這一次,港股投資者還會對阿里的上市抱有熱情麼?

阿里與騰訊的“局中局”

進入產業互聯網時代,騰訊與阿里巴巴日益短兵相接,也不再止於支付、文娛、雲計算等方面。

營收增長率:

一年來,阿里巴巴的股價上漲了33%,而騰訊只有2%的漲幅。從第三季度營收和利潤增長看,阿里巴巴營收增長40%,得益於對高鑫零售、網易考拉等新業務的收購。阿里巴巴的淨利潤增長率40%。

騰訊第三季度營收增長率21%,淨利潤增長率為24%,低於阿里巴巴。

差異緣由:

兩者之間的差距主要出在相關政策、經濟狀況的改變,比如,一整年的遊戲停發版號、嚴厲的影視內容審查,影響了騰訊的遊戲收入、廣告收入。而經濟環境的惡化,也影響了媒體廣告收入。

從三季報看,這些影響正在減弱,市場在恢復增長。第三季度,騰訊智能手機遊戲增長25%、社交廣告增長32%。

阿里在香港二次上市,將搶騰訊“股王”地位!值不值得打新?

此外,與阿里巴巴電商主營業務佔比64%不同的是,騰訊的營收已經全面分散,遊戲只佔29%,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佔比28%。

在經濟環境不好的時候,商家更迫切需要銷售商品,這對阿里巴巴的營收有很大幫助。2019年第三季度,阿里巴巴的客戶管理費收入增長了25%,佣金收入增長了24%,利潤率從28%,提升至29%。

這得益於不斷提高服務費和佣金,加之不斷吃進生活服務、生鮮、線下零售等新業務,從而鞏固其零售霸主地位。

暗戰電商:

目前,拼多多、京東下沉平臺“京喜”、蘇寧拼購以及微信智慧零售等後起之秀,開始不斷壯大,這或許可以緩解商家在阿里平臺上銷售商品成本過高的現狀。

從長遠看,零售基礎設施已經不再具有競爭壁壘,電商平臺誰都可以搭建。關鍵在於供應鏈、物流倉儲,這可能也是阿里對商家要求“獨家”的重要原因,也是被對手譴責“二選一”的主要因素。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阿里巴巴不斷“吃進”各種零售業態(餓了麼、盒馬、天貓超市、高鑫零售、考拉等),做大營收;

阿里在香港二次上市,將搶騰訊“股王”地位!值不值得打新?

騰訊則選擇投資京東、美團、拼多多、唯品會等零售業態,並不參與管理。其投資營收也是在企業上市後一次性計提,不再持續體現在財報中,比如,持有的美團和拼多多股份,早已市值萬億,但並不計算在營收中。

阿里在香港二次上市,將搶騰訊“股王”地位!值不值得打新?

顯然,通過對新興電商、零售企業的投資,以及對智慧零售在微信生態中的探索,騰訊打造一個全新的零售佈局,對阿里形成合圍之勢。

這場基於電商陣地的爭奪戰一直在悄悄進行,反而不被投資者覺察。這個暗渡陳倉,還對微信支付、騰訊雲的銷售等產業互聯網業務帶來推動。

2019年第三季度,騰訊雲獲得了80%的增長,位居全球第一;金融服務營收也已經高達220億元,兩者整體佔騰訊總營收的28%。

在筆者看來,阿里巴巴就像是一個越來越集權的帝國,而騰訊則就像是一個越來越開放、協作組織的搭建者。

2011年3Q大戰後的“診斷騰訊”會議中,我曾提出“越壟斷越開放,越開放越壟斷”的觀點。如今再觀察騰訊的投資風格和戰略佈局,頗有一番滋味。

寫到這裡,我不由得想到了兩家公司最新的使命和願景:

阿里巴巴: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成為一家活102年的好公司。

騰訊:用戶為本,科技向善。新價值觀:正直、進取、協作、創造。

磐石之心,知名評論人,《解密小米》《互聯網黑洞》等書作者,專注於金融、科技、互聯網、房產等領域的趨勢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