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才不是“白痴幼稚”,《蜡笔小新》里面表达的哲理,不过时

我们童年的时候,有很多特别好看的动画片,以前看只是觉得故事吸引人,画面可爱有趣,而现在再翻出来看的话,可能会发现这些动画片还有着很深刻的哲学道理。人们常说,

好的动画片应该是大人和小孩子都可以看的,小孩子看了能起到好的教育意义,大人看了也有不一样的启发效果。

比方说《蜡笔小新》吧,这个说话憨里憨气,顽皮好奇,有时候还有点不正经的小男孩,却总是会说出一些很有哲理性的金句子,而且有时候里面表达的一些思想在我们现在看来都特别超前。有一集剧场版讲的是,有个人建立起了一个专属于大人的游乐园,大人可以在这里边扮演各种小时候喜爱的角色,里面还珍藏着各种很难找得到的童年玩具,总之大人们就是在这里可以体验儿童的乐趣。

动画片才不是“白痴幼稚”,《蜡笔小新》里面表达的哲理,不过时

当大人们在这个乐园玩过以后,回到家中就不再去上班工作,也不理家务,反而变得和孩子,整天吃零食,玩耍打闹。这个乐园的负责人的梦想是,让整天忙于工作生活疲惫不堪的大人们,也能享受孩子般的童真,让他们的世界不再有烦恼,只有无穷无尽的欢乐。

这个梦想看起来是不是很美好?就是现在的成年人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愿望呢?以前人们的梦想是,当个xx学家,而现在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我的梦想是不上班,好吃懒做。”虽然这样的梦想听起来不那么积极向上,可是也是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那么如果这样得梦想真的可以实现,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动画片才不是“白痴幼稚”,《蜡笔小新》里面表达的哲理,不过时

或者《蜡笔小新》这一集剧场版的结局会给出我们答案。当这个城市所有的大人都回到了幼童状态,儿童们反而保持了清醒,他们不明白大人们为什么会这样。后来那个乐园负责人变本加厉,要大人们集体出动把调皮的小孩子抓回来关起来,认为是这些熊孩子破坏了大人的生活。大人们变得像失去了理智一样,见到自己的亲身孩子,不仅没有保护他们,反而主动举报。

而一向顽皮不懂事的孩子们却变得非常勇敢,聪明。他们开着车,相互配合着,最后终于打破了负责人的乌托邦梦想。这么看来,这个负责人的梦想甚至是邪恶的,他以释放大人压力为理由,在摧毁着整座城市,对所有成年人洗脑,让所有人只有一种思想,整个城市失去了活力与动力。

动画片才不是“白痴幼稚”,《蜡笔小新》里面表达的哲理,不过时

这么一集简单的动画片给我们多么大的启发呀。虽然成年人的世界充满了无奈与辛苦,但是天行有常,一个人在不同年龄段所享受的和承担的都是不同的,成年人处于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最需要责任感的年龄段,他们就是肩负起整个社会发展的支柱。每一个人都要经历这么个过程,小时候可以很天真快乐什么都不用思考,但是也缺乏一定的自主权。长大后,生活完全由自己承担,自主性很大,包括未来的走向全都是由自己当下的一举一动决定,当然了就要承受很大的压力。

到了老年时期,身体已经不允许瞎折腾了,虽然也回到了如同孩童时的,不用操劳太多,不用工作,但是这也是人到暮年的不得已。如此看来,我们生而为人,似乎没有一刻是获得过真正的自主与自由的。那么,成年的社畜们,虽然口口声声喊着不想工作,只想颓废,即使这样的愿望实现以后,又有什么好的呢?就目前科技发展水平来看,这样子只会使社会陷入一片悲观与低沉吧。除非说以后的科技已经发展到了全部智能化的时代,不再需要人力劳动,那么这样的梦想也就不再是梦想了,而且没什么不好的后果。

动画片才不是“白痴幼稚”,《蜡笔小新》里面表达的哲理,不过时

有个词叫“蜡笔小新”,那些在我们看来有点幼稚的动画片,有很多都是非常经典深刻的。其实创作者要创作一部好看吸人眼球又不过时的动画片,也是需要下很大功夫的,既要简单易懂,又要融入教育意义,还要有超高的想象力。所以说,好的动画片只是用一种看起来低龄化的方法,其实同时表达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而且动画片还有个好处就是,看起来毫无压力。有的艺术片,虽然很深刻,但是要么是表达太晦涩,要么是太平静,就很难吸引起人们注意力来。动画片或者说一些动漫,它们有故事有情节有主题,还有超脱现实的画面,真的不是只适合儿童观看。如果心情压抑不开心,不妨看看小新这个傻头傻脑又聪明可爱的男孩子,说不定你也会爱上他哦!

关注成哥,读影视,知人生,万解万读体会其中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