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瀆古鎮䰾魚湯

木瀆在蘇州市區西南,距蘇州市中心12公里,其名稱來歷就富有傳奇性。

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根據大臣文種所獻策略,使用“美人計”,獻美女西施於吳王夫差。夫差專寵西施,無心理政,特地為她在秀麗的靈巖山頂建造館娃宮,又在紫石山增築姑蘇臺。勾踐進貢大量優質木材作為建築材料,支持夫差大造宮室,以此消耗吳國國力。館娃宮和姑蘇臺“三年聚材,五年乃成”。三年間,源源而來的木材塞滿山下河流港汊,“木塞於瀆”,人們就把這一帶叫作木瀆。

木瀆古鎮的入口在西端,是一座四柱三門牌坊。徜徉在古鎮主街山塘街,可以見識鎮上古往今來的歷史變遷。山塘街一側是香溪,香溪來自靈巖山一條溪流。因當年館娃宮落成後,宮娥在溪邊沐浴洗妝,脂粉水流入溪中生香不退而得名。

木瀆古鎮䰾魚湯

剛進古鎮就可看到一座大宅院,門上高懸清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題寫的“嚴家花園”匾額。光緒二十八年(1902),木瀆首富嚴國馨買下當時已有一百多年曆史的前人舊園,修葺一新,更名為“羨園”。人們通常叫它“嚴家花園”。這是個宅第園林,住宅坐北朝南,沿中軸線佈置建築,中間朝南三間五進住宅,三面是園林。

嚴家花園裡有一座嚴氏家族史館,對嚴國馨的後人有所介紹。他的孫子嚴家淦就在這裡長大成人。抗日戰爭時期,羨園被日軍的炸彈毀於一旦,2000年完全按照原樣重建。2002年嚴家淦之子嚴雋泰首次回故鄉過年,見到後不勝感慨地說:“重建嚴家花園,是父親夙願和母親遺囑。”

位於嚴家花園東200米處,是清乾隆年間蘇州近郊的著名園林虹飲山房。虹飲山房由東面的秀野園和西面的小隱園兩座明代園林“聯袂而成”,中路為門廳、花廳和戲臺。建築體量宏大寬敞,既有江南文人園林的秀氣,又兼北方皇家園林之大氣。於大開大合之間,盡顯大家氣度、幽人韻致,別出於蘇州園林一貫之精緻傳統,為南北園林不同文化風格巧妙融合於一體的典範。

因為門對香溪,背靠靈巖,“溪山風月之美,池亭花木之勝”遠超其他園林,所以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次到蘇州,住靈巖山行宮,常乘船到虹飲山房前的御碼頭起駕,然後在此遊園、看戲、品茗、吟詩。當時,劉墉、紀曉嵐、和珅等隨從大臣就下榻於虹飲山房。擅長書法的劉墉還曾向房主饋贈過墨寶,題寫虹飲山房門匾,留下過一段佳話。

虹飲山房的主人徐士元是一位淡泊名利的人,惟喜居家讀書,未曾因與皇帝、宰相有交往而為自己謀個一官半職,終其一生,白丁而已。他有個嗜酒的癖好,而且酒量極大,號稱“虹飲”,加之宅園東面兩百多米有座虹橋,“虹所飲者,橋下之香溪也”。虹飲山房之名即由此而來。

秀野園的秀野草堂現為木瀆“聖旨珍藏館”,內有清代十位皇帝的二十道聖旨,外加慈禧太后的一道懿旨。小隱園是清末民初一代“刺繡皇后”沈壽的故居,如今木瀆還有許多蘇繡高手,山塘街上就有專門的繡坊。

香溪很小,最終流入胥江處的斜橋也不過二十來米寬。從嚴家花園西側的王家橋算起,短短的一里多路從西到東,還有永安橋、金靈橋、西施橋、虹橋和斜橋。香溪到斜橋為止,山塘街也到此為止,接下來的道路叫中市街。

斜橋隔胥江相望的是馮桂芬故居。林則徐的得意門生、木瀆人馮桂芬是清道光二十年的榜眼,故邑人稱其宅為“榜眼府第”。他主張採西學、制洋器,啟洋務派先河。

不長的中市街上,有一家以䰾肺湯聞名的石家飯店。䰾魚是什麼魚?真的有肺嗎?䰾魚原來叫斑魚,只產在蘇州附近的太湖,外表極像河豚,才子兼美食家袁枚的《隨園食單》裡就有斑魚的做法。採用斑魚之肝,輔以火腿、香菇、筍片等,用雞清湯燒製成的“斑肝湯”,風味獨特,湯清味鮮。

在蘇州民間稱斑魚的肝臟為肺,因此當地飯店把“斑肝湯”叫作“斑肺湯”。

人盡皆知河豚味道鮮美,然而其毒性也令人望而生畏,肝臟又是毒性最強的部位。但兩百多年前的袁枚,就沒說過斑魚肝有毒,反倒說是美味,可見斑魚是一種罕見的無毒河豚。河豚初春最肥美,蘇軾有名句“春江水暖鴨先知”的那首詩,其末句“正是河豚欲上時”可以為證,但吃斑魚的最佳時間卻在中秋前後。

石家飯店始創於清乾隆年間,原名敘順樓,1929年該店更名為石家飯店。是年中秋節,當代草聖于右任到木瀆附近的光福賞桂,歸途中在石家飯店用餐,店家特地做了斑肺湯招待。沒想到,於先生對此湯情有獨鍾,讚不絕口,即興揮毫寫下“老桂開花天下香,看花走遍太湖旁。歸舟木瀆猶堪記,多謝石家䰾肺湯”的詩句。

蘇州話裡,“斑”“䰾”發音接近,而華南和西南又有一類叫䰾魚的淡水魚。於是,身為陝西人的於先生沒聽清楚,順手將斑肺湯寫成䰾肺湯。這一筆誤,引起了爭執。後來被寫到報紙上,別人參與進去,爭來爭去,卻把“䰾肺湯”和石家飯店的名聲愈炒愈大。斑魚便和原有的另一種魚名稱混淆,從此被叫作䰾魚了。

現在,蘇州有三家石家飯店,古鎮中市街上這一家門面和氣派最小,卻是於先生去過的老店,大堂屏風上刻著於先生的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