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三板斧”,正在发生改变的“天津经济”

改革“三板斧”,正在发生改变的“天津经济”

谈起天津的创新创业,总会听见一些吐槽的声音。虽然紧邻首都北京,但商业氛围总是落后一大截,给人的感觉是缺少经济活力。前一段时间,一张“31省份财政收入增速排行榜”图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天津在31省份财政收入增速中以-8.8%位列倒数第一,也是唯一一个呈现负增长的直辖市。

有人说,天津的市场主体以国企为主导,占据着大量市场资源,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受限。根据Wind统计数据,在A股天津板块的上市公司中,国企近6成,不仅高于全国30%的平均水平,也高于东北地区的40%。作为典型的工业城市,天津多年来主要由工业投资驱动经济发展,而工业产值中的绝大部分比重来自于石化产业。

有的人说,天津人口仅仅1600万人,市场容量先天不足,很难吸引企业进来,即便有些大型公司开设分公司,也是把人力密集型的部门搬过来。比如今日头条和微博的审核部门、58同城的电销部门,这是因为天津的人力成本普遍较低,反过来同等水平的薪资待遇很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我们或许可以从近日举办的“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暨民企投融资洽谈会”看出一些端倪,会上针对性的围绕“科技金融、京津冀民企发展、国企混改、责任投资、融资租赁、滨海新区开发”等诸多显著问题进行讨论,扬长补短寻找破解之道。众所周知,天津经济增速放缓的根源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和民营经济量小力微,当地政府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抓住区域发展机遇(京津冀一体化、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在现有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壮大民营经济力量(国企混改),积极巩固和发展配套产业(科技金融、责任投资和融资租赁),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头戏。

改革“三板斧”,正在发生改变的“天津经济”

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曾坦言,天津市民营经济规模偏小、活力不足,影响了全市经济结构优化、体制机制改革、社会财富增加和群众收入提高。近两年,天津采取“三板斧”激发本地经济活力,经济新旧动能转化似乎已经发生了实质变化。

一板斧:品牌活动常态化

近几年天津频繁行动,品牌活动常态化进行,从“达沃斯经济论坛”、“世界智能大会”、“绿公司年会”到近日的“2019年中国企业家大会”和“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暨民企投融资洽谈会”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和城市发展优势产业,重新塑造天津的城市形象和产业标签,提高经济知名度的同时,借机筑巢引凤、产业招商。另外,积极发挥天津梅江会展中心的纽带功能,每周至少一场行业博览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媒体、供应商。据不完全统计,天津举办的盛大活动累计吸引近百万人到津业务洽谈和参观学习,不断向全世界传递着这座城市的人文和前瞻性的经济之声。

二板斧:优化营商环境

改善政治生态、社会生态的前提下,以促进“民营经济19条”意见落实为主线,积极围绕大力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切实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持续优化对民企服务等方面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重点开展六方面工作。

据统计,天津为了优化营商环境先后围绕“民企、金融、人才、产业”颁布十七条相关政策法规。其中,有五条是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和通知,有三条是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细则,有四条是关于推动金融发展助推科技产业的通知,还有两条是关于才人引进的行动计划。

改革“三板斧”,正在发生改变的“天津经济”

三板斧:重塑产业格局

2018年前三季度,天津市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31.3%,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29.6%、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0.3%,受此影响,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14.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9.1%;第二产业投资下降6.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5.3%。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何天津重点鼓励金融产业发展,一方面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另一方面为三大产业发展注入充足资金,盘活整个产业局面。

近几年来,天津经济总量中有近一半都是来自工业的贡献,其中,大多数来自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这从洽谈会优选的数百个路演企业名单中就可以窥斑见豹,制造行业的项目多达70%。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是天津经济的转型升级,立足大数据、云计算、芯片等优势基础,科技赋能实体,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实现制造业向“智造业”的转型,作为配套产业的融资租赁将大有可为。

市科技局拟定的《天津市人工智能“七链”精准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全面推进人工智能产业战略布局,形成了自主可控信息系统、智能安防、大数据、先进通信、智能网联车、工业机器人和智能终端七条产业链。这为今后天津产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而天津在工业4.0时代将有望成为主阵地,实现地方经济的历史性转折。

2019年上半年,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114.15万户,同比增长13.35%。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709.13亿元,同比增长5.6%,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5%,规模民营服务业营业利润增长1.8倍,民间投资增长14.4%,外贸出口同比增长10.1%。事实证明,三板斧初具成效,天津经济正在发生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