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順治帝是大清最幸運的皇帝?不要誤會!人家是靠實力得來的!

清世祖順治帝是大清第三位皇帝,也是大清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他的皇位來之可謂幸運之極。

在懵懂無知的童真年紀便被扶上了帝位。雖然因為年幼大權旁落,不能親政只能做一個傀儡小皇帝,但並不妨礙、抹殺他成為泱泱大清國一國之主的客觀事實。那麼,順治帝的皇位究竟是如何得來的呢?真的僅僅只是運氣嗎?

都說順治帝是大清最幸運的皇帝?不要誤會!人家是靠實力得來的!

非也!順治帝被扶上帝位固然有一起運氣成分,但最主要的還是其“過硬”的實力決定的。

多爾袞、豪格鷸蚌相爭,福臨漁翁得利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清太宗皇太極駕崩。由於皇太極是猝死,且生前未預定皇儲,導致皇太極的十四弟和碩睿親王多爾袞與皇太極長子和碩肅親王豪格間因為皇位展開了激烈的爭奪。一個是兄終弟及,一個是子承父業,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八旗中有過半都被捲入其中,其中多爾袞有著兩白旗支持,而豪格自領正藍旗,又得到了皇太極留下的兩黃旗擁護,雙方可謂針鋒相對,大有為了皇位拉開架勢大幹一場的趨勢。

都說順治帝是大清最幸運的皇帝?不要誤會!人家是靠實力得來的!

考慮到當時大清建國不久,且偏居一隅還未入關。如果為了皇位而導致八旗子弟間內部鬥爭消耗國力,從而影響到整個大清逐鹿中原的計劃,損害大清國的整體利益,這樣的話他們必將成為整個大清的“罪人”,這個罪名誰也擔當不起。

基於整體利益的考量,在多爾袞和豪格之外再推選一人作為皇位繼承人成為了必然。而就當時整個大清多數當權者的角度和立場,擁立皇太極子嗣成為大清皇帝佔據了絕對上風。因此,新的皇帝必然是從皇太極的諸多皇子中產生。而皇九子福臨則從眾多皇子中脫穎而出,成功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皇太極諸皇子實力大比拼

既然由皇太極的子嗣繼承皇位,那就不得不說一下當時皇太極的子嗣情況。皇太極共有十一個兒子,當時除了早夭的皇二子、皇三子和皇八子外,包括皇長子豪格(34歲)、皇四子葉布舒(16歲)、皇五子碩塞(15歲)、皇六子高塞(6歲)、皇七子常舒(6歲)、皇九子福臨(5歲)、皇十子韜塞(4歲)以及皇十一子博穆博果爾(1歲)均在世。再除去已經失去爭奪資格的皇長子豪格,共計還有7位皇子有繼承皇位的可能。

都說順治帝是大清最幸運的皇帝?不要誤會!人家是靠實力得來的!

先從年齡上篩選。

七位皇子中,皇四子和皇五子的年齡過大,已然可以親政。而這對於不論是多爾袞還是豪格來說都是不能接受的。雖然他們自己得不到皇位,但還是要為自己爭取到最大的利益

。選擇年幼無法親政的皇子,由他們來輔政,才是最符合他們利益的。故而,皇四子和皇五子在年齡上首先出局了,只剩下年幼的五位皇子。

從出身地位上篩選。

所謂“子憑母貴”,在皇子未成長起來前,其身份地位高低與其生母有著巨大的關係。五位年幼皇子中,皇六子、皇七子以及皇十子他們的生母不是庶妃就是側妃,地位遠不如皇九子福臨(生母為五宮福晉中的永福宮莊妃)和皇十一子博穆博果爾(生母為五宮福晉中的麟趾宮貴妃)。因此,在出身地位上,唯有皇九子福臨和皇十一子博穆博果爾可以一爭高下。

都說順治帝是大清最幸運的皇帝?不要誤會!人家是靠實力得來的!

皇九子福臨VS皇十一子博穆博果爾

皇位的繼承人顯然就在皇九子和皇十一子之中產生了。那麼,皇九子福臨究竟贏在哪裡呢?我們來仔細琢磨分析一下。

1、年齡PK,皇九子福臨勝。

5歲的福臨和1歲的博穆博果爾顯然都符合“傀儡皇帝”的條件。但是在古代封建社會,尤其是皇室中,太過年幼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因為太過年幼意味著早夭的風險很大,未來的不確定性很高,立這樣“高危”的小皇帝對於整個國家來說都是一種賭博。在有更好選擇的情況下,通常是不會冒險,這是對於整個國家和朝廷負責。因此,在年齡上,已經5歲的皇九子福臨比1歲的博穆博果爾更加“安全”,所以福臨勝出。

都說順治帝是大清最幸運的皇帝?不要誤會!人家是靠實力得來的!

2、身份地位PK,旗鼓相當。

首先得說明一下,僅從生母方面考量,博穆博果爾的生母麟趾宮貴妃在五宮福晉中排名第三,是高於第五的永福宮莊妃的。但是,麟趾宮貴妃並非是皇太極的原配,而是“二婚”。麟趾宮貴妃娜木鐘原本是林丹汗的正室大福晉,在林丹汗去世後才歸順後金成為了皇太極的女人。相比較於十三歲便嫁給了皇太極的莊妃來說,這是一個“汙點”。因此,綜合來比較,皇九子福臨和皇十一子博穆博果爾在身份地位上可謂旗鼓相當。

都說順治帝是大清最幸運的皇帝?不要誤會!人家是靠實力得來的!

3、背後蒙古部落勢力PK,皇九子福臨再勝。

再說娜木鐘與孝莊的部落阿巴垓部和科爾沁部。

阿巴垓部和科爾沁部雖然都是蒙古部落,兩者也同樣受到皇太極的高度重視,但還是有高下、輕重之分的。阿巴垓部歸順時間遠比不上科爾沁部,這從皇太極連續迎娶科爾沁部女子為妻就可見一斑

皇太極五宮福晉全部都是蒙古人,其中三人來自科爾沁部,兩人來自阿巴垓部。中宮福晉哲哲(相當於大清國皇后)以及排名第二的東宮關雎宮宸妃均是科爾沁部,且分別是孝莊的親姑姑和親姐姐。雖然當時東宮關雎宮宸妃已經過世,但中宮福晉哲哲依然健在,僅從她的立場角度來考慮,皇九子福臨擁有的科爾沁部的蒙滿血統無疑是更具有競爭力的。

都說順治帝是大清最幸運的皇帝?不要誤會!人家是靠實力得來的!

皇太極之所以連續迎娶孝莊姑侄女三人,只因沒有誕下男嗣。雖然都是政治聯姻,但不得不深思其中隱含的信息,那就是皇太極需要一個擁有蒙滿血統的子嗣。甚至可以說需要這樣一個蒙滿血統的子嗣來繼承皇位,從而將蒙古科爾沁部緊緊的栓在大清的“戰船上”。反觀蒙古阿巴垓部,雖然同樣是大清以及皇太極需要拉攏和依靠的資源,但顯然比不上科爾沁部來的重要。

都說順治帝是大清最幸運的皇帝?不要誤會!人家是靠實力得來的!

因此,就兩位皇子背後的蒙古勢力來比較,大清顯然是更加重視蒙古科爾沁部,變相的,皇九子福臨則擁有了相對更大的優勢。

結論:皇九子福臨完勝皇十一子博穆博果爾。

粗看貌似順治帝的皇位來的十分幸運,但仔細分析發現,皇九子福臨在諸多比拼中都佔盡了絕對優勢,皇位由他來繼承是“深思熟慮”後的必然結果。這也是順治帝自身擁有的足夠本錢和實力所決定的。

我是月關略萌,專注歷史領域。以上是我的原創文章,不足之處懇請留言指出,萌月關必當虛心學習。您的點贊和關注是對我最大的肯定和前進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