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县磁窑镇:幸福路上“党员红”

“以前村里路不好,日常出行很不方便!”宁阳县磁窑镇后泗望村村民王虎回忆说。作为连接村、镇的唯一一条交通要道,幸福路的水泥路面因受损严重变得坑坑洼洼,交通不便也让村里发展耽误好几年。

宁阳县磁窑镇:幸福路上“党员红”

据后泗望村支部书记王安玉介绍,今年新修了两条南北路、两条东西路,东连东泗望村,西通泗望集村,北通彩山果园,南连前泗望村,6米宽的路从村头通到了群众家门口,真正实现了村村连、户户通。

宁阳县磁窑镇:幸福路上“党员红”

筑路永无止境,有路方能振兴。近年来,宁阳县磁窑镇把乡村路网规划建设同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着力构建以环镇路网为骨干,东部、南部、北部、西部4个农村道路“微循环”的“八纵八横”的乡村路网架构。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脚踩泥土,心系群众期盼事,带头先行,把“幸福路”修到群众心坎上。

“中心大街上铺好沥青,村里的水泥路也拓宽了。村里修路在磁窑镇算得上数一数二的,带头人就是宁书记。”在东贤村,提起该村村支书宁廷渠,村民的评价就是“人厚道、能干事”。看着近年来村里的大变样,村民连连为这位忙碌的村支书竖起大拇指。

和水泥,上螺丝,一会儿的功夫,新制作好的村牌就立在了磁窑镇东贤村村口,干活的正是宁廷渠。“上沥青的时候一刻也没敢离开,生怕摊铺的厚度走了样,看到问题就能马上调过来。”炎炎夏日,宁廷渠跟在摊铺机后面看着机器作业,从早上8点动工开始,摊铺机走一步,宁廷渠就跟一步,机器停了他才得空吃饭。

宁阳县磁窑镇:幸福路上“党员红”

在前泗望村,施工队正在对村西的危桥进行改造。“以前村里路都是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初春积雪融化以后更是苦不堪言,为解决群众出行难,我们决定把村里道路全部硬化。”前泗望村书记孔祥存说。

几经奔波筹备,在他的带领下,前泗望村采取村民集资和政府补贴的方式开始修路。路好修,可是村西有座宽四米的桥,错车不方便还没有防护措施,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要把村西的危桥加宽加固,修好护栏,确保车辆与行人通行安全。”说一千道一万,关键还要自己带头干。在危桥施工现场,经常能见到孔祥存的身影。就在六月份,孔祥存在一次丈量过程中,不慎从桥上四米多的高的地方摔下,造成腰和腿骨折,在家卧床休养2个月,闲不住的他还要每天电话和微信督导危桥改造的进度。

宁阳县磁窑镇:幸福路上“党员红”

今年逯家楼村被评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拆除残垣断壁为村内道路畅通清除了障碍。“老旧破房和残垣断壁既影响村容村貌,又存在安全隐患,对下一步道路硬化和村庄整体规划都有很大影响。”逯家楼村支部书记陈勇说。

为了村庄的长远发展,村两委决定对40处残垣断壁进行拆除。陈勇跑东家,说西家,嘴磨破了,腿跑细了。可当拆到第4户的时候就遇到了困难。该户正好是陈勇的叔叔家闲置旧院,当初已答应拆除的叔叔临时改了主意,陈勇只好苦口婆心地再次做起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老旧破房得以顺利拆除。“现在看看村里,房屋宽敞,道路通畅,当初难点也值了!”陈勇笑着说。

“我镇四好农村路已完成105条共79.5公里,涉及54个村。随着四好农村路的铺开和基础设施的改善,更多的村民看到了回乡发展的潜力。”磁窑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李洪涛说。

道路通百业兴。“我们做的采摘项目,进出交通是硬要求。种植了大面积的鲜果,以前还担心出货的问题,怕在路上颠簸或者是运输时间长的问题导致果质变差、影响了口感。”项目负责人毛木京说。今年镇里为后李采摘游项目硬化道路2000米,让产业发展后劲十足。

路能带来人气、财气,更能凝民心聚民力。磁窑镇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带动乡村振兴建设,让老百姓通往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日子越过越甜。“修的是农村路,美的是乡村景,改变的是农村面貌,联系的是党心民心。路通了,人心齐了,大家干劲更足了。”磁窑镇党委书记张玮说。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姜言明 刘涛 通讯员 李晓君 耿丽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