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也曾努力拉拢士族朝臣,无奈遭人鄙弃,最终再次祭起屠刀

董卓也曾努力拉拢士族朝臣,无奈遭人鄙弃,最终再次祭起屠刀

董卓也曾努力拉拢士族朝臣,无奈遭人鄙弃,最终再次祭起屠刀

董卓也曾努力拉拢士族朝臣,无奈遭人鄙弃,最终再次祭起屠刀

董卓也曾努力拉拢士族朝臣,无奈遭人鄙弃,最终再次祭起屠刀

提起董卓,人们心中总是出现杀人如麻的土匪屠夫形象,此人似乎就是一个丝毫不懂政治、只知杀戮的兵痞。但实际上,在他入主洛阳、攫取东汉政权的初期,也曾拉拢朝臣文士,以往这些人为自己服务,进而确保自己对政权的控制。可惜,董卓这一努力收效甚微,这家伙本身也缺乏耐心,不久就开始动用武力镇压异己,最终招致天下反对围攻。

中平六年,汉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欲诛宦官,遂唤手握重兵的董卓入朝以胁迫太后。但在董卓大军向洛阳进发的途中,何进被宦官集团谋害,随后宦官集团也被尽诛。董卓趁机进京收服了各部乱兵,牢牢掌握了兵权。董卓虽然以武力起家,但也深知维持统治不能仅仅依靠武力。

大力任用世族名士

首先,董卓开始为遭受宦官迫害的朝臣名士平反。在著名的“党锢之祸”中含冤而死的陈蕃、窦武及诸党人,全部复爵位、擢用子孙。其次,提拔大批名士。据史书记载:“(董卓)乃任吏部尚书汉阳周珌、侍中汝南伍琼、尚书郑公业、长史何颙等。以处士荀爽为司空,党锢者陈纪、韩融之徒,皆为列卿。

地方上也大都任用名头好、资历深的人士担任刺史太守等,其中以尚书韩馥为冀州刺史,侍中刘岱为充州刺史,陈留孔伷为豫州刺史,颍川张咨为南阳太守等职务。但董卓自己的亲信部曲,在朝廷和地方上都没有担任险要职务,基本上都是军队里的将校而己。

世族名士不愿与之为伍

尽管如此,董卓的努力还是没有丝毫效果。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关东各地的世族名士纷起反对,标志着董卓的拉拢行为归于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董卓不能约束凉州众将。《三国志》、《后汉书》中共记载董卓部主要将领11人,其中,张济、张绣、樊稠、李蒙、王方、胡轸、杨定、段煨等9人都是板上钉钉的凉州人,另有女婿牛辅籍贯不详,只有徐荣是辽东襄平人。这些凉州将领劫掠成性,即使在洛阳城内依然动辄纵火抢劫,加上那些羌胡豪帅,多以杀人为乐。

二是董卓统治方式太过凶残。其“虐刑滥罚,睚眦必死,群僚内外莫能自固”。在这样一种人人自危的情况下,那些被提拔的世族名士们心怀异志,甚至为反董势力服务。各路诸侯起兵讨伐时,董卓发现起兵的多是自己任命的刺史,甚至身边的许多朝臣都是袁绍的内应。

放手任用从凉州带来的羌胡豪帅和旧部将领,如周珌、伍琼等人,多方举荐袁绍等人到地方为官。董卓怒斥:“卓初入朝,二子劝用善士,故相从,而诸君到官,举兵相图。此二君卖卓,卓何用相负!”随后,将周珌、伍琼二人斩首。至此,董卓与世族朝臣彻底决裂,继续大力任用从凉州带来的旧部将领和羌胡豪帅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