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寬容”的本質!說白了就是“慷他人之慨”

“中國式寬容”的本質!說白了就是“慷他人之慨”


“中國式寬容”的本質!說白了就是“慷他人之慨”


有人總結了中國式的八大寬容:

大過年的、人都死了、來都來了、都不容易、還是孩子、歲數大了、為了你好、習慣就好。

有這樣一類人,他們永遠置身事外,卻永遠喜歡指指點點。


“中國式寬容”的本質!說白了就是“慷他人之慨”


他們不顧事實地偏袒弱者,以近乎病態的寬容來滿足自身的道德優越感。

他們習慣稱自己為心懷寬廣的“好人”,實則是最可怕的一群人。

“中國式寬容”的本質!說白了就是“慷他人之慨”


杭州濱江的黃女士駕駛的寶馬車在小區門口被一輛送快遞的電動三輪車撞了,騎車的是一個15歲的少年,當時正在看手機,毫無爭議的權責。

4S店定損一萬三左右,經過交警協調,黃女士做出讓步只賠償4000元就可以。

但是令黃女士沒想到的是,對方在支付了1000元(由快遞營業點墊付)後,遲遲不肯賠付剩餘的3000元。

黃女士打電話過去問,對方的哥哥說“你這麼有錢,也不差這點錢,為什麼一定要我陪”,“上次撞了保時捷都沒有陪這麼多”。

對於那些觸犯我們底線的行為,我們當然有權利生氣、維權。

然而中國式“好人”,卻總是奉勸別人要寬容、要善良,要以和為貴。


“中國式寬容”的本質!說白了就是“慷他人之慨”



郭德綱說過一句話:

不明白任何情況就勸你一定要大度的人,你要離他遠一點。因為雷劈他的時候會連累到你。

你根本就不瞭解我經歷過什麼,就站在道德高地上評判我,誰給你的資格?

“中國式寬容”的本質!說白了就是“慷他人之慨”


不講道理、沒有原則地提倡善良,本身就是對惡的縱容。

這種中國式“好人”,以道德和愛心的名義去要求別人,自己卻無動於衷。

如果你留心,你會發現這樣的場景在生活中有多常見:

你去電影院看電影,坐在後面的熊孩子一刻不停地踢椅背,甚至把爆米花撒在你的頭髮上。

你忍無可忍地回頭,周圍的人卻勸你:“算了算了,他還是個孩子,跟孩子計較什麼呢?”

你去超市買東西,結賬的時候,一個老人若無其事地插隊在你前面。

如果你和他理論,就會有人跳出來說:“尊敬老人都不懂嗎?你也會有老的一天,給自己積點德吧。”


“中國式寬容”的本質!說白了就是“慷他人之慨”



上海交大教授竇令成說過這樣一句話:

現在人和人之間的矛盾,主要來源於有那麼一撥人,慣於用聖人的標準衡量別人,用賤人的標準要求自己。

這種無底線無原則地勸別人包容、原諒,是一種徹頭徹尾的“偽善”。

“中國式寬容”的本質!說白了就是“慷他人之慨”


丈夫出軌、家暴,如果女人想要離婚,必定會有人裝作過來人的樣子勸解:

“為了家庭就忍忍吧,你看孩子還那麼小。”“離過婚的女人就不值錢了。”

一群人藉著“鬧伴娘”的幌子,對伴娘又摸又抱,伴娘不堪其辱要報警,卻有人出來打圓場:

“大喜的日子,沒必要當真嘛。”“就是圖個喜慶,沒什麼大不了的。”


“中國式寬容”的本質!說白了就是“慷他人之慨”



女生好心送孕婦回家,卻被孕婦和其丈夫聯合害死。有人評論:

“被害者的父母可以收養那個孕婦的孩子呀。

剛好他們沒了女兒,而孕婦又要接受法律的制裁,不如收養了那個要出生的孩子。”

這種中國式“寬容”,不但讓當事者更加痛苦,更是滋長惡行的根源。

電影《驢得水》有這樣一句臺詞:

憑什麼用你的道德標準來綁架我的利益?

道德從古至今都是拿來律己的,法律才是律人的,不懂道德的人才會用道德律人。

世界上根本沒有感同身受這回事,針刺不到別人身上,他們就不知道有多痛。

“中國式寬容”的本質!說白了就是“慷他人之慨”


中國式寬容的本質,說白了就是“慷他人之慨”。

因為熊孩子沒有欺負到他頭上,所以勸別人:“別跟孩子計較。”

因為跳廣場舞的大媽沒有把高音喇叭放在他家樓下,所以才敢說:“要尊敬老人。”


“中國式寬容”的本質!說白了就是“慷他人之慨”



因為自己不想捐錢,所以在明星微博底下留言:“賺那麼多錢也不多捐點?真小氣。”

表面上有一顆仁慈之心,什麼事情都愛站在道德制高點上評價別人。

而當自己處於事件的中心,成了當事人,卻又換了另一幅嘴臉。

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句話:善良不是要求別人做什麼,而是自己應該做什麼。

深以為然。

真正有修養的人,從不會對別人的生活指手畫腳。

沒有經歷過同樣的傷痛,憑什麼打著善良、大度的旗號,幫別人做決定呢?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之,亦勿迫人。

不要再以太陽的名義,黑暗公開掠奪。

盲目的善良、沒有原則的大度、毫無邏輯地肆意干涉別人的人生,往往比作惡更可怕。



“中國式寬容”的本質!說白了就是“慷他人之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