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短時間內出現消瘦應警惕疾病的可能

俗話說,“有錢難買老來瘦”,苗條一直是老年人的養生之道,但這句話不完全正確。一般而言,老年人的體重不應低於標準體重的20%,突然消瘦可能是某種疾病的徵兆,一定要及時就醫,尋找消瘦的原因。

老年人短时间内出现消瘦应警惕疾病的可能

糖尿病。糖尿病是血糖代謝異常的一種常見疾病,其臨床表現為多飲、多食、多尿、消瘦,其發病與遺傳、不良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老年患者多為2型糖尿病,其症狀往往不典型,常以消瘦為主訴,有些患者甚至以出現的併發症就診,如心腦血管疾病、視物模糊、肢端麻木等。需要做糖耐量試驗及胰島素釋放試驗、糖化血紅蛋白等明確診斷。

惡性腫瘤。消瘦可能是老年人患惡性腫瘤疾病的主要表現,特別是消化系統腫瘤。老年患者若伴有進行性吞嚥困難,應警惕食道癌;既往有慢性胃炎或胃潰瘍等病史者,出現消瘦合併上腹部不適,要小心出現胃癌的可能;消瘦伴有便血、大便習慣改變,應想到腸癌的可能;消瘦合併厭食油膩、黃疸等應警惕肝膽疾病及胰腺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突然出現消瘦應警惕合併肝癌的可能;消瘦伴有咳嗽、咳痰,甚至合併胸悶、憋氣等症狀,應考慮肺癌的可能。惡性腫瘤的發病原因尚不明確,需進行胸部CT、腹部CT、腹部超聲、胃腸鏡、支氣管鏡、PET-CT、病理等檢查協助診斷。

甲亢。

老年甲亢是一種老年人經常患的內分泌疾病,其臨床症狀和體徵具有不典型性,有近1/3的老年患者無明顯的甲狀腺腫大、突眼症狀、食慾亢進、煩躁等典型表現,僅表現為消瘦。外周血清遊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血清遊離甲狀腺素、促甲狀腺激素是目前臨床診斷甲亢的指標,同時患者需常規完善甲狀腺超聲,明確是否有甲狀腺結節及結節性質。

結核病。老年患者往往合併高血壓、糖尿病、慢阻肺等多種疾病,抵抗力低下,其患結核病的風險增加,多表現為消瘦、低熱、盜汗等,臨床上需完善血沉、PPD實驗、結核桿菌抗體實驗、痰找結核菌、X線、CT等檢查明確結核病的診斷。

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該病指腎上腺皮質本身病變引起的功能低下,主要是糖皮質激素分泌不足,大多數症狀是非特異性的,臨床上一般有消瘦、食慾下降、精神不振和低血壓等表現。查體可見皮膚和黏膜色素沉著等。腎上腺超聲、腎上腺CT及相關激素水平的檢測有助診斷。

抑鬱症。抑鬱症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精神障礙之一,一些患者可能在親友亡故、子女分居等家庭因素刺激或繼發於心腦血管疾病等,出現食慾下降、進食減少、體重下降等,需要做專業評估才能確診。

由此可見,不是瘦就意味著健康,老年患者短時間內出現消瘦應警惕疾病的可能,需儘快到醫院完善相關檢查明確診斷,避免病情延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