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实施“社会治理专项提升工程”破解社会发展难点

和谐社会事关城市发展根脉。平潭从一个贫困、落后的海岛“一跃”成为先行先试示范区,不仅需要深化体制机制创新,还要构建社会治理新生态。

如何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今年初,平潭提出“深化攻坚行动、实施八大工程”,“社会治理专项提升工程”是其中之一。平潭打出“抓党风、促政风、带民风”、“抓基层、打基础”、扫黑除恶、移风易俗等四套“组合拳”,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转变,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社会治理专项提升工程’各项工作成效初现,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认可,营造了安定稳定的发展环境。”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书记陈善光说。

“一网打尽”恶势力

破解社会治理进程中的深层次矛盾,平潭的突破口在哪里?

平潭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抓手,开展打击整治“老人会”干预基层政权、非法阻工、盗采海沙、成品油走私等专项行动,交出了亮眼“成绩单”。

今年以来,平潭成功摧毁平潭史上首个黑社会性质组织,摧毁恶势力集团2个,打掉恶势力团伙6个,破获9类涉恶案件43起,共查封、扣押、冻结各类涉案财产价值约1.6亿元。

成品油走私打击也实现“破网”“断链”的重大突破。平潭法院对3起走私成品油案的5名犯罪嫌疑人作出有罪判决;打私职能部门对9起成品油刑事案件立案,摧毁了3个走私成品油重点团伙。

平潭实现全区“老人会”规范登记率达100%,非法阻工、盗采海沙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平潭还开展围串标及政府采购专项治理、“黄赌毒”整治,组织实施“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专项行动。聚焦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宗族势力操控基层政权、扶贫惠农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重点问题,平潭用两年时间对所有村居开展全面巡察。

群众的安全感得到提升。今年,实验区110接报刑事类警情同比下降43.6%、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20%,两项指标降幅均为全省最高。

服务跑出“加速度”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就是以人民的诉求为中心和出发点。

今年5月,平潭公安局针对平潭小练、乐屿、草屿等4个“岛外岛”,创新推出7类44项常办事项“离岛免跑”服务,一站式完成信息采集、提请审批、现场签章、文书打印等服务,打通公安便民服务的“最后一海里”。

平潭公安局指挥情报中心主任魏小龙说,下一步将根据区地域状况和业务体量,拓展“免跑”对象和业务类别,尽可能覆盖偏远或是民宿比较集中的村庄,并向大型企业、中学、高校等延伸。

今年,平潭公安局推行“全岛通办一窗办好”改革举措,实现了包括户籍、治安、交通等75类130项公安行政审批业务在一个窗口均能办理,完成了全省首创的全科服务一窗办理。同时,投用运行平潭公安海坛服务中心、成立平潭金井和海坛新旧城区公安综合服务“双中心”、布局16个乡镇派出所“全岛通办”综合受理点,彻底结束群众办业务“东西两头跑、一跑一整天”的历史。

此外,平潭积极建设12345便民服务平台,实现多渠道受理群众诉求、多方位核实转办、多手段限时办结。仅今年7月至9月,该平台共受理有效诉求件1.2万件,诉求受理率达100%,反馈回复率100%,群众满意率达99.64%。

及时高效化纠纷

“以往遇到纠纷还得去法院,如今‘家门口’就能面对面向法官咨询。”近日,家住平潭城关万嘉社区的居民林女士走进社区法官工作室,向值班法官咨询买卖店面合同纠纷一事。

去年以来,平潭法院在东门社区、万嘉社区、东金村等开设了10个法官工作室,定期安排法官驻点办公,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化解社区矛盾纠纷、开展普法宣传。目前,法官工作室已为居民、商户进行200余次咨询,调解60余起纠纷。

平潭不断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瞄准基层矛盾纠纷,以小调解实现大和谐。

8月底,全省首个乡村纠纷联合调处中心在平潭屿头乡成立,这是平潭法院联合当地政府、派出所、司法所共同创建的乡村治理新平台。平潭法院苏澳法庭副庭长王瑜敏介绍,该中心成立以来已接待离岛群众咨询80余人次,使群众纠纷能够更及时、高效得到化解。

除了将司法资源下沉基层,近年来,平潭法院还引入智慧法院提高立案效率,开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为群众诉讼提供立案咨询、案件查询等“一站式”多元司法服务,并逐步完善离岛综合法律服务体系。

此外,平潭立足于对台区位优势,积极构建涉台、涉自贸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创新涉台纠纷法律查明机制,建立两岸仲裁合作机制,聘任台胞担任陪审员、调解员等,推动两岸司法互助规范化。

台商薛清德身兼平潭法院台胞特邀调解员、监督员、陪审员等多重身份。他告诉记者,平潭不断升级对台服务,在推进两岸司法交流融合方面“先行先试”,积极参考台湾法律法规、习俗来平息涉台纠纷,真正造福台湾同胞。

(记者 王凤山 林霞 张哲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