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吃碗面的功夫就想清楚了一个问题,建还是不建大型对撞机

一碗干拌面端上了桌,看着面条上的青色的小葱,白色的土豆块,茶色的豆腐丁,黄色的豆芽,绿色的青菜,红色的辣子面,刘意守甚为满意。

有人吃碗面的功夫就想清楚了一个问题,建还是不建大型对撞机

刘意守用筷子快速地搅拌,左右上下地倒腾着,他知道,一碗面做出来只完成了80%,要想味道好,就需要充分搅拌。

很快,这碗面就拌匀了,菜沉到面里,面也染上了酱色,虽没有刚才的色彩,味道却更好了。刘意守挑了一筷子,放到嘴里,还是原来的味道。

有人吃碗面的功夫就想清楚了一个问题,建还是不建大型对撞机

一边吃面,刘意守一边习惯性地打开了手机,心里惦念着早上的新闻。据说在建不建超大型对撞机的问题上,杨振宁和丘成桐、王贻芳意见相左,数学家丘成桐、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为主建派,杨振宁则坚持不建的意见。

不建的理由有7个,最关键的理由有两个:时机已过、费用太高。上世纪80年代,杨振宁也曾对投入2.4亿元建设北京对撞机提出过不同意见,杨振宁曾说:“中国现在这么穷,为什么不多买、多造一些铁甲车,而要花这么多钱搞高能加速器?”1988年10月,北京对撞机竣工,成为国际高能物理领域四大实验室之一。

这一次,杨振宁还举了美国的例子,当时美国也在造,挖了一个大坑之后,美国国会举行听证会,最终决定完全放弃,而已经花了20亿美元,最后把坑都填了。杨振宁还是担心中国对撞机成为无底洞,预算是一回事,实际投入又是一回事。杨振宁认为中国建造超大对撞机的预算不可能少于200亿美元。除了费用,杨振宁还认为中国一线物理学家并不多,造好了也是为外国科学家所用。

有人吃碗面的功夫就想清楚了一个问题,建还是不建大型对撞机

而主建方却有不同的理由,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则表示建设大型对撞机“正当其时”。“这样一个装置对中国科学发展是一个巨大机遇,让中国对人类文明有更大的贡献。我们做很多‘小东西’,不如建一个大的。”王贻芳说。

“老板,给到碗面汤”,刘意守冲着面馆老板喊道,“原汤化原食么,怎么今天面汤都不到了”,刘意守心里一阵不快。很快,冒着热气的面汤摆在面前。

对撞机是干啥的,一个1400亿,这可是一笔大生意。刘意守搜索着脑子里残留的一点物理知识,接着又度娘了一下。原来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也称为高能粒子对撞机,通过回旋加速器来加速粒子,再通过粒子碰撞发现新的粒子,以此达到研究物质的基本组成及结构的目的。听起来高大上,能支撑起这笔大买卖。

网上的民众和刘意守一样,也在用仅有的高中物理知识判断这件事,发表不同的见解。有人拥护主建派,有人支持不建派,还有一部分人是怀疑派,用阴谋论的眼镜看待人和事。他们有人怀疑杨振宁的动机,也有人怀疑丘成桐的动机。怀疑不建派的人就是美国的代言人,不想让祖国的科技发展,怀疑主建派的人是在帮助美国拖垮中国的经济,说来说去都是别人的阴谋。

目前欧洲的大型对撞机LHC是世界上能量最高的加速器,其周长为27千米。而中国此次想要建造的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周长则在100千米左右。中国要建立的大型粒子对撞机,不仅要争先,还要争强,好大喜功,这可是中国人的通病。

其实,主建和不建也反映了学术之争,偏重于理论物理的杨振宁和一些物理学家,认为超对称粒子的存在只是一个猜想,没有任何实验根据,希望用极大对撞机发现此猜想中的粒子更只是猜想加猜想。杨振宁还认为,不建超大对撞机,高能物理仍然有其他方向值得探索,比如寻找新加速器原理,比如寻找美妙的几何结构,如弦理论所研究的。

而丁肇中的弟子王贻芳,代表了实验室学派,试图通过试验验证理论,这也是现代科学不可或缺的环节。

这几年的经验让人不得不防,再高地位的专家的观点,也要问个动机,搞清楚来龙去脉。实际上,美国科学家在美国建对撞机受挫后,希望中国来掏腰包建设。

普通人的生活总是被最强大脑影响着,自古至今莫不如是,就连刘意守现在能坐在面馆里安心地吃面,不也是多少年前多少个最强大脑最有影响力的几个人的决定的影响么。

吃着10块钱一碗的面,为要不要添2元钱的哨子犹豫,却在操心着1400亿的生意,刘意守这也是为国操碎了心。

古时候韩国惧怕秦国,就派水工入秦,献策修渠,打算用此计消耗秦国的财力和人力,而结果是,“郑国渠”水利工程使秦国更强大。有时候阴谋也未必能得逞。

有人举出冷战时期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使得苏联本来想转向民生的计划搁浅,再次转向军备竞赛之中。不过以目前的国力,1400亿元不算大数字,就算省下这些钱,刘意守还得为加不加这2元钱的哨子犹豫,那些身边的农民兄弟,也还得为吃碗素哨子面还是肉哨子面犹豫。

刘意守用筷子扒拉完最后的几根面条,喝了一口面汤,擦了擦嘴,最后想通了:建!如果能撞出个上帝粒子,那真的是一大突破,人类的科技能实现突破。而就算省下这1400亿,杨振宁也无法影响这些钱的去向。

不过建是建,一定不能成为那些沽名钓誉的人的工具,更不能成为小团体发财的肥肉,不管这小团体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不管设备是谁造的,主动权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就像上面的“郑国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