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最新研究:結合“繪本閱讀”與“繪畫”提升孩子觀察與創造力

每個孩子都愛畫畫。心理學家裡夫‧福伊溝斯基 (Lev Vygotsky) 認為,畫畫是說話、閱讀和寫作等符號溝通系統的一部分,換句話說,孩童的素描、塗鴉是串起語言學習當中

說話和寫作的重要橋樑,不僅可以增進孩子的空間概念,並且還可以幫助孩子在壓力下做好情緒管理。

然而,除了才藝班能教導孩子的繪畫技巧之外,父母和老師如何幫助孩子增進他們的繪畫能力呢?日常像是積木堆疊、角色扮演,或者繪本閱讀,是否也能對孩子的繪畫能力有正面地促進效果?

美最新研究:結合“繪本閱讀”與“繪畫”提升孩子觀察與創造力

說話和寫作的重要橋樑,不僅可以增進孩子的空間概念,並且還可以幫助孩子在壓力下做好情緒管理。

對此,近期美國心理學家們執行了一項《啟蒙夏日計畫》(Head Start summer program),此計畫共執行了8個禮拜,針對91所幼兒園進行干預活動。所有實驗計畫中的孩童被分到三個不同的小組:”故事閱讀組”、”積木建構組”和”角色扮演組”。孩子們在小組中邊玩邊畫畫,然後心理學家們測量這些活動對於孩子在認知能力和繪畫技巧上是否有重要影響。評估的標準主要依據五個面向:創造力、天賦、空間概念、色彩使用以及自我滿足。

美最新研究:結合“繪本閱讀”與“繪畫”提升孩子觀察與創造力

實驗結果顯示,這5個繪畫能力的評估標準全部得到了改善,也就是說所有孩子的繪畫技能都進步了!其中:

1.故事閱讀組:對於繪畫能力的增進又是最為顯著的,尤其是在創造力、天賦和空間概念這三個面向上。

2.積木建構組:因為在玩樂的過程中使用大量不同顏色的積木,所以孩子在繪畫時的色彩使用上是進步最明顯的。

3.角色扮演組:雖然在繪畫能力的增進上沒有其他兩個組別來的顯著,但是顯然地,在這個組別中的孩子獲得了高度的自我滿足。

值得討論的是,為什麼”故事閱讀組”對孩子的繪畫能力的正面影響力最大呢?

心理學家們分析發現,老師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對孩子們提出關於圖像的各種問題,包含:色彩、空間概念或者圖像中的組成元素,讓孩子們立刻有機會去仔細觀察、思考、討論這些圖像,間接提升他們畫畫中的創造力、組織力,換句話說,他們從觀察當中增強了自身的創造力!

美最新研究:結合“繪本閱讀”與“繪畫”提升孩子觀察與創造力

老師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對孩子們提出關於圖像的各種問題,包含:色彩、空間概念或者圖像中的組成元素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應用發展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塔利亞.戈德斯坦(Thalia R Goldstein, assistant professor at George Mason University)認為,繪畫不僅和孩童的認知、情感、邏輯發展息息相關,也與空間概念高度相關,所以瞭解何種活動能夠有效地幫助孩子發展繪畫能力是很重要的。

根據上述的實驗研究結果,心理學家建議,父母和老師可以將”閱讀繪本”和”畫畫活動”結合,在閱讀的過程中聚焦在圖像的顏色、形狀、故事的組成要素等,能刺激孩子在繪畫時可以擁有更多的靈感和點子。雖然許多的心理學研究都把焦點放在孩子的畫作可以提供什麼資訊給老師和父母,但對於如何增進孩子的繪畫技巧,其實也是相當值得父母和老師投入時間來付出和了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