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史:面对帝国的解体,英国政府为什么无动于衷?

在当时19世纪,世界上出现了

史上最强大得帝国帝国-大英帝国,他不论是从军事力量上还是在军事规模上,都是最大的帝国。大英帝国仅在几百年时间里,就击败了所有的对手,称霸半个地球。当时还在全球各地建立比较完善的殖民地统治,在19世纪大英帝国就统领了半个地球。

欧洲史:面对帝国的解体,英国政府为什么无动于衷?

一、大英帝国的强大时期

19世纪是大英帝国最为强大的时期,全球有24个时区,大英帝国的领土面积就覆盖了22个时区,在当时被称之为“日不落帝国”。“日不落帝国”。

当时大英帝国占领了全球陆地四分之一的面积。其统治面积达到约几千万平方公里,被国际社会及历史学界称之为世界历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其实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中国有多大(960万平方公里),当时大英帝国的领土是现在中国的3.5倍之多。

然而19世纪末开始,强大的大英帝国逐渐衰弱,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再也无法统率当时强大的帝国,因此原来遍布全世界的殖民地开始建立独立的国家,来摆脱当时帝国的统治

,面对这种情况当时的帝国,并不阻止,而是通过逐步给于各个殖民地自治权等方式,来缓和自己的统治。

在当时英国看到殖民地无法维持的时候,为了可以缓和自己的统治,他们就设立了一个空壳的英国联邦,要独立当时英国也不拦着,因为当时的帝国也没有办法拦着,后来英国干脆就采用主动促成一些殖民地的独立,这也是英国沦为二流国家的原因。

欧洲史:面对帝国的解体,英国政府为什么无动于衷?

二、面对帝国的解体,英国为什么不阻止?

其实当时英国的实力还是很强大,并不至于镇压不了当时殖民地的独立,可是这是为什么呢? 在20世纪初期,英国受两次大战摧残,国力有明显的下降。虽然国力下降不假,但这种下降也是正常的,但是就算是国力下降,镇压一两个殖民地还是绰绰有余的,他们却不但不镇压,反而帮着殖民地独立,可是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

其实这跟当时英国的理念分不开,当时的英国人倾向于利益。在传统的大陆文明中,各国都是以对土地的征服和占领为目的。但英国却不一样,她们扩张土地并不是为了对土地的征服与占领,他们只是为了搞钱搞资源。虽然只是出于搞钱搞资源的理念,英国就占领了广袤的土地。但也仅仅只是占领,他们在治理这些殖民地时,并不对当地的文化消化和吸收,只是为了搞钱搞资源就可以了。

所以,英式殖民十分讲究利益,他们在在性价比的基础上来赚取高额的利益,这才是英式殖民的理念。正是应为这种理念,导致英国对这些独立的殖民地不予打压,反而给予帮助的原因。在当时英国不强求对殖民地的绝对控制,他们对于一些文明较高的殖民地,还给于他们一些自主权利。有时候英国还会跟当地殖民者合作,借他们对殖民地的统治,来达到自己搞钱搞资源的目的。

欧洲史:面对帝国的解体,英国政府为什么无动于衷?

对于当时英国来说只看眼前现实利益,并非统治土地,更加注重性价比;正是因为英国的这种的殖民风格,使得当时他在处理殖民地问题上,也一直秉承自己搞钱搞资源的目的。在面对当时各殖民地纷纷要独立的时候,英国还有可以镇压的国力,可以凭着实力继续统治殖民地,但是这种成本太高,肯定比投入的东西要高很多。

其实不管是镇压,维持还是其它什么,这都需要投入大量的钱财与资源,这种投入与产出出的利益不成正比,这就违背了当时英国只着利益的理念。因为英国的根本目的,只是为了自己有更大的利益,说白了就是是为了搞钱搞资源。然而现在资源搞不到,利益也没有了,还要自己花费大量的钱去填窟窿,这样英国人觉得划不来。

欧洲史:面对帝国的解体,英国政府为什么无动于衷?

其实大英帝国的解体主要是两个原因:

第一,美国、苏联的崛起,成为新的大国,对当时的英国造成极大的冲击,而且当时英国综合国力下降,已经大大不如以前。

第二,当时英国所在的殖民地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殖民地的人民不再像早期那样封闭落后。随着各国现代思想的进入,殖民地民众的思想认识也在发生了改变,尤其是中上层领导层的人,他们不再想像过去那样,在英国殖民统治之下生存。

这就使当时英国考虑到,就算当时重金砸进去,也不可能让殖民地回到以前那种太平岁月。因为,当时英国的大势已去。此外,从19世纪末开始,民族理念在美国的推行下对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美国为了自己能发展成为大国,更是加大对这套理论的推广,几十年下来,这股社会思潮席卷全球,民族国家逐渐成为世界潮流。

再加上当时民族意志的觉醒,英国各个殖民地的民众对英国统治越来越反感,正是这种反感的民族意志觉醒,从根本上,侵蚀了大英帝国的统治基础,面对这股民族意志,英国无能为力,也注定逃过覆灭的结局。当时英国就考虑到,与其这样慢慢的被拖死,还不如主动的不要。

欧洲史:面对帝国的解体,英国政府为什么无动于衷?

三、大英帝国对历史的影响

二战结束后英国开始扶持殖民地独立,但在这些殖民地独立之前,他们会使用利益来控制这些殖民地的核心人物,就这样英国在后面推动这些殖民地独立,这些殖民地也就这样纷纷独立了,然而英国在这些殖民地都独立之后,任然控制住他们的核心经济,像资源、经济、贸易这些方面,也就是说,殖民地的利益,和其它功能一个都没变。而且英国还不用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来治理,这才大英帝国真正的政治决策,这也是英国到现在影响力依然很大的最大原因。更加重要的是,殖民地独立后都加入了联邦组织,还都听英国的话。

其实,简单的来说,就是帝国的文化。英国作为世界第一殖民强国,英国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他的文化,政治制度更是无人能及。从英国开始崛起,英国的文化与政治制度就开始不断的扩散。

后来英国的文化、科技、政治制度等被传播到世界各地,最典型的就是他的语言。英语作为全球通用的语言,当然英语也是世界第一语言,就目前来说,全球说英语的人就高达十几亿,连世界强大的美、中、俄等强大的国家都要学习英语,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英国对全球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欧洲史:面对帝国的解体,英国政府为什么无动于衷?

四、结语

作为一个强大的帝国,英国在对待殖民地问题时,从始至终,都持着务实、理性的思维,根据自身的情况,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种思维模式,帮助大英帝国快速的崛起;当帝国无以为继,注定要解体,并且在解体的时候,尽可能的为英国减少了损失,保留住了较多的利益。英国在面对殖民地独立所表现出的大度,是这个国家在政治上高度成熟、理性的体现。虽然英国在处理殖民地问题上确实高度理性,但这种稳健的风格,却没有在现代英国政治中得以延续。

参考文献:

1、《大英帝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2、《战后英国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

3、《新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最后阶段》,世界知识出版社,1966年。

4、《英国和英帝国危机》,世界知识出版社,1954年。

5、《英帝兴衰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6、《英国政党政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4、《大英帝国从殖民地撤退稍后》,新天出版社,1993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