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延雷
与徐渭、杨慎一起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缙,其最大功绩是主持编纂了《永乐大典》,但他之为世人乐道却并非因为其旷世才华,而是因为他因才而生出的“傲”和因“傲”而导致的蹊跷死亡。
解缙生于1369年,即明朝定国号洪武的第二年,此时明朝的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1388年,才华卓越的解缙中了进士,这一年他才19岁。
19岁中进士,解缙创造的这个记录足以震动当时的明朝。对于这段历史,明朝遗老钱谦益在清初编撰的《列朝诗集小传》中这样描述到:
正是在这一年,年19的解缙官至翰林学士,这个职位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常伴君侧,同时,历朝历代的宰相也都从此中被选出。
此时,解缙的前途一眼看去唯“一片光明”可以形容。
可从来“伴君如伴虎”,真正伴君而能全自身的,唯有运气和谨慎俱全者。可在“老虎”旁侧的解缙却不仅不谨慎还相当傲娇、狂妄,他的傲娇、狂妄在朱元璋说了一句话后开始迅速升级。朱元璋对天才解缙说的那句导致他狂妄升级的话大意是:
本就傲娇、狂妄的解缙听到这话后,立马就像封印被解除一样,瞬间便开始“解放自我”了。
最初解缙向朱元璋进言还稍微讲究一点点分寸,可后来,他却刹不住车了,一日,他竟对好杀戮的朱元璋道:
朱元璋听完这话心里自然是不悦多过其他了,这之后不久,解缙竟还跑到朱元璋这儿直言道:
“陛下分封二十几个皇子的做法实在不妥。”批评完后,解缙还对其“为何不妥”进行了补充说明,朱元璋脸上虽不动声色可心里早已如万马奔腾。
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将以胡惟庸党追问,将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并处死。在群臣不言语的当口,解缙却公然为惨遭灭门的韩国公李善长鸣冤。
当日,解缙的话出口后,朱元璋立马就满脸黑线了,群臣自是噤若寒蝉,可解缙却完全没有要住嘴的意思。
这之后不久,终于受不了解缙的朱元璋找来了解缙父亲,对他说:
见完其父后,朱元璋又在单独召见解缙时道:
这本是朱元璋为解缙敲响的一次警钟,寻常人在听到这样的“钟声”时多半是会反思的,可他却不以为然。
1398年,朱元璋过世,此时正是解缙离开大明朝廷的第八年,该年,他年29岁。这一年,壮志难筹的他再次抵京出仕为官,可不久后,他便被扣了一个“违反圣旨”的罪名被贬到了边远地区。
后来,解缙苦求董伦才得以重被召回京城出任翰林侍诏。
之后,燕王朱棣篡位后,解缙颇为“识时务”地为其起草了继位诏书。
朱棣继位后裳了解缙一个五品官服,他还赐解缙等人与尚书待遇相当的“金绮衣”。完成这一系列的动作之后,朱棣和他父亲朱元璋一样对解缙说了一句颇让他中意的话,这话的大意是:
“我想做唐太宗那样的明君,所以你解缙以后当做如魏征一样直言极谏的臣子,如此,天下大患才可得治。”
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昔日朱棣父亲在位时解缙听到一句类似话后便开始横冲直撞地“直言”,今时,他再听到类似的话时,虽年岁已渐长可在做法上却依旧不改往日风。
这以后,用“魏征”上身来形容此后的解缙当一点不为过。以下,是解缙进过的言的“部分”:
吏部尚书“其资重厚,中无定见”、户部尚书“有德有量,不远小人”、兵部尚书“虽有才干,不知顾义”……噼里啪啦几下,朝中大臣包括六部尚书都被解缙评价了个遍,而且评价多是直指要害。如此,转眼的功夫,朝中大臣便都被他得罪了个干干净净。
要是单就这些也就算了,可偏偏解缙还开始在朱棣面前评价起朱棣的三个儿子来了。朱棣继位后一直未再生育子嗣,所以太子之位只能从这三个儿子中挑选。
朱棣自己最喜欢的是跟他一起南征北战的二儿子朱高煦,原因很简单:像他,并且跟他最亲近。可解缙却空有一肚子学问,全然看不出这里头的门道,只一心想支持长子朱高炽。
于是,在朱棣就太子之位问向解缙时,他想都没想地道:
说完这句后,解缙还补充道:
朱高炽之子朱瞻基是“好圣孙”。这样一来,解缙得罪朱高煦自是必然了。可这解缙对自己所为全然不在意,他甚至还在之后就朱高煦之事批评朱元璋太过宠爱朱高煦,言其行为将“开启争端。”
影视剧中朱高煦
人在面对情感时往往不理性,身为帝王的朱棣也是如此,因为偏爱朱高煦他自然对解缙这些言论很是反感,日久后他甚至开始觉得解缙是在离间他们的骨柔情。
见父皇有意疏远解缙,早就对解缙恨之入骨的朱高煦决定对他展开报复。于是,一纸污蔑解缙泄漏宫禁秘密的奏折被送到了朱棣手里,紧接着,揭发他上年廷试阅卷不公的奏折也被送到了朱棣手中。
很快,勃然大怒的朱棣就将解缙贬为了广西参议。
朱高煦办妥这一切后,解缙曾得罪过的众臣便一跃而起了,他们开始背着他各种捅刀子,直捅得解缙被贬为交趾参议。
永乐八年,解缙终于回京述职了,可他回京时恰好朱棣率军北征了,于是他只好向临时监国的太子汇报工作。朱高煦抓住此事,将它小事整大说成了:解缙不顾人臣之礼私自觐见太子。
这顶帽子下去之后,解缙便被投到了监狱。
五年后,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呈给皇帝呈上了一份在押囚犯名册,这份名册里便有解缙,朱棣看了一眼后颇有些不耐烦地说了一句:解缙还在啊!
纪纲是个聪明人,平日极会察言观色的他立马懂了:该是为君王解忧的时候了。
说来,纪纲为君王解忧的方式也颇为奇特,他将解缙灌醉后埋在积雪中,让他活活冻死了。纪纲之所以这样做,自然是为了造成解缙意外而死的假象。
解缙死后,他妻子和其他亲属自然也没落到好下场,他们全部被发配到了边远的辽东。
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曾在《荀子•仲尼篇》中论述过君臣之道,他说君臣相处通常有两种情况,即:“达”和“穷”。
达,顾名思义,就是指君王对臣子比较亲近信任时,此时的臣子最应注重的是恭敬、谨慎、拘守、慎比。
穷,就是指君王不喜欢、不信任臣子时,此时臣子最应该做的就是不生二心,不怨不怒。
无论是哪一种,最终的落脚点只有一个:就是谨慎。
以此看,解缙大约是用自己悲剧一生反面论证荀子“君臣达、穷论”正确性的人了。
谨慎二字,大抵也是如今部下与领导相处之道的道中道了。
记者李满
解缙之死不在于别人,而在于自己。身在官场,却不懂官场之道,最终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
解缙虽然被朱元璋视若亲子,深得朱棣器重,但其不晓得处理好君臣之间、同僚之间关系,最终导致自己的悲剧。
【一】不会处理君臣之间的关系。
在朱元璋时期,他深得朱元璋的喜欢和欣赏,朱元璋在私下对他说,在面上彼此是君臣关系,在私下里彼此就如同父子之间的关系。在得到朱元璋的肯定后,他开始发挥出他直谏的本能,一股脑提出了N多的意见和建议,因为朱元璋爱惜的才能,为了保护他,朱元璋召解缙父亲进京,将解缙带回家,闭门著述。
在朱棣时期,朱棣也十分欣赏解缙才能,而且还委任他为永乐大典的总编纂,解缙与其他六人进入文渊阁,为朱棣服务。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依旧保持自己的直谏性格,尤其在立太子的问题上,与朱棣产生巨大的分歧,使其与朱棣之间产生间隙。
【二】不会处理与同僚之间的关系。
因为解缙的脾气秉性,只要看到有悖于长理,或者不合适、不好的现象的时候,他都会直言纳谏,不是给皇帝上奏章,就是直接给予指出,使得很多大臣没有面子,导致很多同僚对其意见非常大,纷纷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可以想象到解缙所遭遇的困难。
正是因为解缙不善于处理以上的两大关系,才导致了他最终被杀。
这还要回到他与朱棣之间关于立太子的事情上,本来朱棣的意思是想立次子朱高煦为太子,而解缙坚决不同意,要求立嫡长子朱高炽为太子,这次讨论可以说不欢而散,而这件事情不仅使其与朱棣产生了间隙,更惹得朱高煦对解缙的憎恨。后朱棣并不喜欢太子,而展露出对次子的热爱,解缙再一次劝谏,这次彻底激怒了朱棣和朱高煦。
于是,朱高煦诬陷解缙将朝廷机密传达延外,又诬陷他阅卷不公。永乐八年解缙进京奏事,正赶上朱棣北伐未归,于是解缙就拜见了太子朱高炽,于是朱高煦乘机进诲言:伺上出,私现太子,径归,无人臣礼!朱棣为此大怒,以“无人臣礼”罪下诏狱。就在发配的路上,解缙看到民间旱灾严重,不顾自己当前的现状,仍然继续上奏章,这彻底激怒了朱棣,下令将其入狱。
永乐十三年,锦衣卫都指挥检事纪纲上囚籍,朱棣见解缙名字问:缙犹在耶?纪纲会意,用酒将解缙灌醉,而后拖到积雪中埋起来,最终解缙被冻死,时年四十七岁。
解缙确实是因才而被朱棣器重和赞赏,但他其实也是死于自己的才气。
在储君斗争出现之前,解缙一直就才气横溢的同时口无遮拦,但朱棣没怎么责怪他,反一度给他委派了大量重要任务,比如在编撰《永乐大典》时,对解缙的一切要求几乎都是有求必应的。
正因为朱棣对解缙太了解。得知他在争储的事情上深陷其中,生怕他再象从前那样口无遮拦,因此“死”就是唯一的解决办法。但解缙毕竟无罪,不可能公开定罪处决,让他“冻死”就最能堵住天下人嘴巴了!
““无人臣礼”只是解缙获罪的借口,真实的原因其实是因为朱棣在立储上倾向次子朱高煦,因为太子朱高炽不但残废、而且性格完全不像自己,而朱高煦则颇有自己的风范。遵人臣之礼的解缙为了维护礼制、事事支持太子朱高炽,朱棣虽然嘴上无法说什么,但心里其实是很不爽的。
当年,朱棣自己就得位不正,再让次子继位又有何不可?朱棣的内心想法正是如此,加上朱高煦不断煽风点火,所以解缙就死了。
天意弄人,不久后朱高煦就野心毕露,最后还是朱高炽即了位,奈何解缙早已人死不能复生了!
坊间五千年
解缙是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当然这三大才子里没有唐伯虎,除解缙外,还有杨慎及徐渭二人。
这三人被公认为博学多才。
解缙是明初的才子,朱元璋曾经对其评价很高,而朱棣后来重用了解缙,只是解缙的结局有点惨,最后被埋入雪堆冻死。
这到底是为什么?曾经的宠臣,为什么转眼间走了阴间?
解缙学问没得说,但情商有点低
(剧照)
解缙是个天才,出生在书香人家,从小被人称为“神童”,七岁能写文章,背书过目不忘,听课能完全复述,在十二岁已经熟读《四书》、《五经》了。
十八岁时,解缙就高中“解元”,次年,高中进士。对于这样的年少英才,朱元璋很赏识,经常带在身边,有一天,朱元璋对解缙说道“我和你从道义上是君臣,而从恩情上如同父子,你应当知无不言。”原文是这样的:
“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明史.解缙传》)。
听到大BOSS这样说,解缙很激动,第二天,就写了一篇“万言书”,内容是主张简明律法、并赏褒善政。朱元璋看了这个“儿子”写的,很高兴,大为赞叹。
(朱元璋)
接下来,这小子有点骄傲了,有点狂了,趁热打铁,写了《太平十策》,其中对于兵部的情况大篇幅描写,说兵部官员有点玩忽职守,这哪行啊?兵部尚书沈潜气坏了,马上向朱元璋递上了折子,意思很简单,解缙诬告我们兵部。
朱元璋派人一查,也没发现人家兵部什么大的问题,于是解缙被贬官任了江西道监察御史。
从这事情可以看出,才子是才子,但情商不太够用,关于兵部,你一个刚当公务员的小伙子懂多少?那些老油子一不小心就会抓住你的把柄,会让你滚出京城的。
解缙有点高估自己和朱元璋的关系了,同时也有点低估那些部长们的能量了。
如果只是这样,也许解缙不算大错,毕竟刚当官不久,犯点小错,完全情有可原,但后面的行为,直接让朱元璋大发雷霆,将解缙直接打发了回去。
什么事呢?
熟读明史的人都知道,因为胡惟庸一案,韩国公李善长被牵扯了进去,因而被朱元璋处死,解缙不知道哪个神经错乱了,直接代郎中王国用上疏为李善长辩冤。这是大忌,大老板要收拾李善长了,你解缙多事帮别人写辩解奏章,这不是找死的节奏吗?朱元璋鼻子都快气歪了。
(解缙书法)
事情还没完,他又代御史夏长文革疏《论袁泰奸黠状》,历数人家的各种罪过。老袁后来受到了惩罚,但也为此怀恨在心了。
是解缙的才华好,还是字写得好,为什么这些人找他帮忙呢?原因没有其它,因为朱元璋对解缙比较赏识吗,别人是赤裸裸地在利用,而解缙是心甘情愿地接受利用,也许,如此才显得他有价值。
通过这几件事,朱元璋想了又想,最后认为解缙还是有点嫩,还需要沉淀,于是有了把解缙解职回家的意思。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召解缙父亲进京,对他直说:“大器晚成,若以尔子归,益令进,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
什么意思?老解,把你儿子带回去,十年之后再来吧,也许那时候他更适合当官。
就这样,解缙只好随父回归吉水,成为了朝廷里的笑话。在老家八年,他还是做了不少事情的,校改《元史》,补写《宋书》,删定《礼记》。
通过解缙和朱元璋的相处,以及他所做的事情,可以发现,这是个智商很高,但情商有点低的人,这让他的人生增添了更多的波折。
永乐皇帝朱棣重用解缙,但解缙犯了致命的错误
(朱棣)
朱元璋死了,解缙来吊唁大领导,新皇帝朱允炆准备重用,结果他得罪过的袁泰说了坏话,于是解缙被派到了河州(兰州附近)做了个小官。
还好,过了几年,后来礼部侍郎董伦说了不少好话,于是解缙又回到了京城。
当朱棣上了位后,解缙并没有被忽略,而是先进了内阁,一年后成了内阁首辅。其后,解缙组织人写了《太祖实录》、《列女传》,还有《永乐大典》。可以说,解缙的春天真的来了。
但是,学问大的人大多自负,太自负的人,总是情商不高。
公元1405年,朱棣问到了立储之事,这事是朱棣的家事,人家可以问,但你回答可要千万仔细。
朱棣的本意是要立次子的,因为长子腿有点问题,而且也没有遗传他英明神武的基因,所以朱棣更偏向于朱高煦。但问解缙该立谁时,解缙大胆推荐了长子朱高炽,理由是:“为长,古来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归附,若弃之立次,必兴争端。先例一开,怕难有宁日,历代事可为前车之鉴。”
啥子意思?古来立长不立幼,若违背,可能会乱,这是有历史前车之鉴的。
(解缙)
听到这样的话,朱棣有些不高兴了,但是听到解缙说了下一句话“好圣孙”后,朱棣点了点头,因为朱棣确实喜欢孙子朱瞻基,可以说为了孙子上位,朱棣选了长子当太子。
但是,从此之后,朱高煦是恨死解缙了,你解缙算哪根葱啊?管我家事。因此在有机会的情况下,朱高煦就瞅准了说解缙的坏话。毕竟儿子比大臣亲,慢慢地,朱棣也有点看不惯解缙了。
朱棣因为对朱高煦有点歉疚,所以对这次子的补偿就多一点,有时候甚至超过太子的赏赐。这下解缙就看不下去了,上前劝阻。这是人家家事,你这样劝,不是找事吗?
果然,朱棣大发雷霆,说解缙挑拨人家骨肉亲情,开始冷淡解缙。朝廷里总有人等着落井下石,何况还有一个想当皇帝的王爷呢!
于是乎,解缙开始走了下坡路,被一贬再贬,最后竟然贬到了交趾(今越南),这到哪说理去?
公元1410年,解缙入京奏事,朱棣刚好不在家,解缙就去拜见了太子。太子没见着,还惹了一身骚。因为事情传出去了,朱高煦趁机向老爹说道:“伺上出,私现太子,径归,无人臣礼!”啥意思?皇上不在,私自拜见太子,这是没有礼仪啊!
朱棣为此大怒,他怒的是,你解缙要干嘛?难道要和太子商量如何上位吗?因此,下令将解缙关到监狱里。
公元1415年,朱棣问管监狱的纪纲:“缙犹在耶?”(这人还活着呢吗?)
纪纲很聪明,知道朱棣的意思了。于是,用酒将解缙灌醉,然后拖到积雪中埋起来,解缙不久就冻死了,而这个时候解缙仅仅四十七岁,好可惜!
解缙的死,和他自己有关,智商高,情商低,是他有悲惨结局的根源。而对“皇室立储的大事”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是他致死的显性原因。
蓝风破晓
恃才傲物,不知检束,这样的人,结局一般都不会太好。
解缙,字大绅,江西吉水人,自幼聪明绝顶,明朝遗老钱谦益在清初编撰的《列朝诗集小传》中有如此描述——
“五岁时,族祖抱置膝头,戏之曰:‘小儿何所爱?’应声作四绝句,其一曰:‘小儿何所爱,夜梦笔生花。花根在何处,丹府是我家。’······年十九举进士,倚待动辄数万言,未尝起稿,善为狂草,挥洒如雨风。才名炫赫,倾动海内。”万历朝的状元焦竑这样评价他:“解缙之才,有类东方朔,然远见卓识,朔不及也。”
解缙自己常对人说:“宁为有瑕玉,不为无暇石。”
有这样的自我评价,可见此人不甘平庸,渴求锋芒,胸无城府,心无崖岸。
解缙十九岁考中进士那一年,是洪武二十一年,他是极幸运的大才子,刚被授予庶吉士之职,便引来了太祖朱元璋的器重。
朱元璋对他说,我和你从道义上说是君臣,从恩情上说犹如父子,你应该知无不言。
就解缙一生的命运看,他是成在朱元璋此言,亡在朱元璋此言。朱元璋这一句明君鼓励,一把就抽出了他的心中利剑,从此再无法收回去。
在洪武朝,向朱元璋进言,解缙一向直率尖锐,但刚开始愤世直言时,他还能掌握一些分寸,懂得把一切责任都推到臣下身上:“天下皆谓陛下任喜怒为生杀,而不知臣下之乏忠良也!”
朱元璋看到这一些进言,是什么评价呢?
觉得他有点“迂腐”,“年少而语夸”,但整体上还是颇为赏识的。
仗着朱元璋的器重,随后的解缙火力全开,不仅敢直接批评朱元璋分封二十几个皇子为藩王的做法,而且对朝中大员也经常出言不逊。
起初朱元璋尚能像仁父般包容,但到了洪武二十三年,面对解缙公然为惨遭灭门的韩国公李善长鸣冤,朱元璋的感觉就不好了,觉得这个才子锋芒太露,太不懂事。
于是,在召见解缙父亲的时候,朱元璋说,你的儿子大器晚成,现在不如归去,多读点书。
完了又对解缙本人说,你回去尽心于古人,十年以后再来大用,还不晚。
朱元璋用这种方式将解缙赶走,其实是磨其锋芒,敲其警钟,遗憾地是,解缙对此领悟并不深刻。
八年之后,朱元璋驾崩,解缙回到京师,但京城官场并不欢迎他,不久即以其违反圣旨,而且母丧未葬,父近九十,不当舍弃亡母老父出行为由,将他贬到了边远地区。
遭到这般打击,解缙异常痛苦,他向礼部侍郎董伦写信诉说衷肠,缙率易狂愚,无所避忌,在奏疏中常常表达不同政见,因此遭人痛恨,企图陷我于法。
他请求董伦帮忙,或者调回京城,或者返回家乡。董伦是个讲义气之人,因他鼎力相助,向建文帝推荐,解缙最终被召回京城,出任翰林侍诏。
后燕王朱棣率“靖难”之师攻入京城,悬赏捉拿太常寺卿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等左班文臣二十九人,翰林侍诏解缙与户部侍郎夏原吉等文臣,“叩马首迎附”,由建文旧臣摇身一变而成了永乐新贵。
方孝孺誓死不为朱棣起草即位诏书,大义凛然地写下了“燕贼篡位”四个大字,最终被诛杀。后来这个即位诏书是谁起草的呢?
就是解缙。
此一举说明他真是一块“有瑕玉”,此后再说是纯臣,说服力似乎就有些不足了。
朱棣登上皇位后,第一要务就是篡改历史,他对于建文时期编写的《太祖实录》十分不满,参与其事的叶惠仲因为秉笔直书有关燕王谋反之事,被诬陷为“逆党”,遭到族诛的酷刑,而随后接任编撰总裁,负具体责任的便是解缙。
因为选择了恭顺效命永乐新朝,同时对建文朝旧事始终保持了沉默不语,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朱棣的确很器重信任解缙,因此他与杨士奇等人一同进了新朝文渊阁,参与机务,从而成了明朝第一批内阁大学士。
朱棣在右顺门召见解缙等七人时说:朕即位以来,尔等朝夕相与共事,不离左右,朕多次告诫尔等恭慎不懈,然而人之常情,保初易,保终难,尔等应该慎终如始,庶几君臣保全之美。
解缙叩首回应:陛下不以臣等浅陋,过垂信任,敢不勉励图报。
朱棣听了很高兴,赏赐各人五品官服,不久又赏赐解缙等人与尚书待遇相当的“金绮衣”,并且说,为皇帝代言,关系国家机密,而且早晚随侍朕的左右,裨益不在尚书之下。他还特别鼓励解缙要无所畏惧地进言:敢为之臣易求,敢言之臣难得,敢为者强于己,敢言者强于军,所以王魏之风世不多见,若使进言者无所畏惧,听者无所忤,天下何患不治?
朱棣把自己比成了从谏如流的唐太宗,要求解缙能做直言极谏的魏征。
可问题是,酷似乃父的朱棣,真有唐太宗的胸襟与雅量吗?
解缙没有去深究这个关乎性命的问题,便一头扎向了争取做魏征的名臣不归路。
朱棣要他逐一品评朝中诸臣,要知道聪明之人从来都是视此为官场大忌,但解缙却全然不顾,意气风发地很,一口气,他把六部尚书评价了个遍,例如,他说吏部尚书“其资重厚,中无定见”、户部尚书“有德有量,不远小人”、兵部尚书“虽有才干,不知顾义”——总之,等评价完,满朝大员他是全数得罪完了。
太子听说解缙“君子坦荡荡”,也要他来评价几个人,在官场,近太子这又是一个大忌,但解缙依旧无所顾忌,照样信口开河。
难道他不知道,刘伯温之死或多或少就跟当年评价杨宪、汪广洋、胡惟庸有关?
可以说,恃才妄行到这个地步,解缙距离凶多吉少已经不远了,遗憾的是,他非但没有警醒,相反越陷越深,后来居然主动投身进了册立太子之议。
这不是找死吗?
朱棣有三个儿子,都是徐皇后所生,没有嫡庶之分,按照立嫡立长的原则,老大朱高炽毫无疑问是不二人选,但是戎马一生的朱棣却喜欢跟随他南征北战的老二朱高煦。
朱棣曾抚着他的背说:你要努力,世子(朱高炽)多病,不久将立你为皇储。
因为有心换掉太子,朱棣私下曾征求解缙的意见,结果解缙很坦率地支持了朱高炽,他说:“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以孽夺宗,自古致乱。”
又说:朱高炽之子朱瞻基是“好圣孙”。
解缙说的都是实话,但说出这些实话他也就卷入了太子之争,并且把如狼似虎的朱高煦彻底得罪了。
但解缙丝毫没意识到自己已经陷入了极其凶险的境地,见朱棣对汉王朱高煦越加宠爱,礼仪待遇都超过了太子,解缙又出头劝谏说:这样做会开启争端。
朱棣听了这话,很不高兴,认为解缙在离间骨肉关系。恰在这个时候,朝廷又在议论发兵征讨安南一事,解缙又站出来发表与众不同的高论,反对出兵。
朱棣以为是故意和他唱反调,对他从此不再信任。
如狼似虎的朱高煦抓住老爹这个心理,不久便诬陷解缙泄漏宫禁秘密,又揭发他上年廷试阅卷不公,朱棣大怒,永乐五年下旨将他贬为广西参议。
此前被解缙妄议,怀恨在心的一帮朝臣趁机再捅一刀,说他对于贬官心怀怨恨,朱棣听了索性把他贬为交趾参议,到化州去监督军饷。
永乐八年,解缙回京述职,恰逢朱棣率军北征,于是他只好向临时监国的太子汇报工作。朱高煦抓住此事,向朱棣挑拨:解缙窥伺皇上外出之机,私自觐见太子,不等皇上返回,径自离京,毫无人臣之礼。
朱棣郁结心头的怒气登时迸发,他下令逮捕解缙,关入锦衣卫镇抚司诏狱,严加惩处。
永乐十三年,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呈上在押囚犯名册,朱棣看了,不耐烦地说了一句:解缙还在啊!
纪纲心领神会,把解缙灌醉后,埋在积雪中,活活冻死了。他的妻子和其他亲属受到牵连,全部发配辽东。
《明通鉴》说到解缙悲剧的时候,有个一句话的总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黑句本
解缙之所以被害,主要是因为不懂得“明哲保身”,说话太直,什么事都参与,什么人都评论,最后连得罪过谁都不清楚。这也许就是聪明人的“偏执”,总认为可以“有理走遍天下”,却不明白有些时候本来就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解缙是个“神童”,朱元璋在位时期考中进士,被收为中书庶吉士,曾给朱元璋上过“万言书”,得到朱元璋的赞赏。朱元璋将解缙改任御史,解缙却为前宰相李善长鸣冤,李善长是朱元璋授意诛杀的,朱元璋对此很不高兴。在召见近臣之父时,朱元璋对解缙的父亲谢开说,“你儿子大器晚成,你先把他领回去,让他再读10年书,到那时候大用他也不晚。”
8年后,朱元璋去世,解缙入京向朱元璋遗体哀悼。被人弹劾“老母未葬,老父年迈,不得远行”,于是解缙被贬为河州卫吏。之后解缙向建文帝近臣董伦求助,董伦推荐了解缙,解缙被任为翰林待诏。
朱棣上位后,解缙被升为待读,在文渊阁当值,参与机要大事。
朱棣在太子问题上犯难,朱棣就向解缙询问,解缙回答了三个字“好圣孙”,朱棣眉头大展,一大难题解决。但也因为此事得罪了汉王朱高煦,朱高煦因为解缙错失太子之位,就处处找解缙麻烦。朱高煦因为深受朱棣喜爱,一切用度都超过一般皇子,解缙进言,被朱棣不喜。
后来皇宫密语被泄露,朱高煦就诬陷是解缙所为,第二年,解缙就被以“廷试判卷不公”为由,贬到广西。
4年后,解缙回京述职,恰好朱棣不在京城,解缙就去拜见了太子。这下被朱高煦拿住了把柄,弹劾解缙“私拜太子,没有人臣之礼”。朱棣大怒,私自拜见太子是有“作乱”嫌疑的,于是将解缙打入昭狱。
5年后,朱棣翻看昭狱囚徒名单,看到解缙的名字,就说了一句,“解缙还在啊?”锦衣卫首领纪纲心领神会,将解缙灌醉,埋在雪中。解缙就被活活冻死,死时47岁。解缙死后,被抄家,妻儿宗族被流放辽东。
解缙是有才华,但他不合群,总是一副清高的样子。解缙才智很高,什么事都能对答如流,就如“选嫡”这件事,一般人是不会回答的,就是心中有人选也不会说,因为得罪一个皇室中人终究是个大麻烦。但解缙就敢回答,他觉得是做了正确的选择,但也得罪了朱高煦。
解缙还过度评论皇上家事,虽然皇家的事就是国事,但谁也不愿意被人评论自己的家人,这就是解缙不被朱棣喜欢的一个原因。
解缙还喜欢评论别人,无所顾忌,虽然他说的都对,但也无形中得罪了不少人,这就是解缙遭难,没人伸手的原因。
解缙最后还是太天真,以为“身正不怕影子斜”,他觉得他没做什么不轨的事,只是向太子表达一下谢意而已。但“私回太子”,已经犯了朱棣的大忌,所以解缙不得不死了。
九哥谈历史
解缙字大绅,出生于江西吉水,明代著名大臣、文学家,也曾被人列入明代三大才子之中,除此之外,他还担任过明代首辅,深受明初二位帝王的宠爱。
解缙自幼聪慧过人,他写出来的文章尝尝被人赞叹,有人甚至认为他是仙人下凡。他不但在诗词和文章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他的书法水平更是值得赞扬。他精通小楷、行书和草书。他的草书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就是这样一位明代大才子最后却被埋入雪堆冻死,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解缙早年的仕途之路
解缙因为聪慧过人被人称为"神童",他于洪武二十一年考中进士,很快,过人的智慧不但使他官至翰林学士,而且还得到了朱元璋的信任和器重,他趁机发表了自己对治理国家的一些独特见解,还写了一篇万言书上奏朱元璋,他在书中指出要简明律法,惩恶扬善,更要施展仁政,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百姓的爱戴和拥护,朱元璋读后非常高兴。
但是很快,解缙就遭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挫折,由于他聪慧过人又敢于直谏,这使得朝中有许多人羡慕嫉妒恨,他们经常连起手来共同诬陷解缙。由于解缙早年曾指责兵部尚书玩忽职守,使得他对解缙有着极大的不满,终于他抓住一次机会诬告解缙,解缙被朱元璋贬了官。
解缙终于迎来人生巅峰
虽然朱元璋将其贬了官,但是他还是非常器重他,他认为此时的解缙虽然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但是缺乏一定的涵养,朱元璋给了他十年的时间来增加自身的涵养,十年的时间他校改《元史》,补写《宋书》,完成了许多著作。
明成祖朱棣上位后,解缙赢来了自己的人生巅峰,他凭借其独特的观点和过人的之后深受朱棣的喜爱,除此之外,他还接手了《太祖实录》和《永乐大典》等一系列著名书籍的编辑,这使他的地位变得更加崇高了。
解缙的人生大起大落实在太快,令人惋惜
解缙为什么惨死,可以这么说 解缙是当时明朝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就要说到朱棣选太子的故事了。
朱棣的大儿子叫朱高炽,二儿子叫朱高煦,按道理来说,皇太子的位置是要留给朱高炽的,但是朱棣相对来说更喜欢朱高熙,他想将朱高熙立为太子,这一点遭到了解缙的反对,终于在他的据理力争之下,朱棣同意将大儿子立为太子。但是这也为解缙后来的惨死埋下了铺垫。
喜欢看明史的人们估计都知道后来的朱高煦发动了叛乱,虽然叛乱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也可以看出朱高煦是有着非常大的野心的,他不满足与只做一名王爷,而解缙,这个阻拦他登上皇位的大臣势必成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他非常怨恨解缙,再加上解缙尝尝直谏朱棣,也在朝中惹到了不少人,他们秘密的走到了一起,目的就是各种污蔑解缙。时间一场,朱棣就觉得解缙破坏了他们父子之间的感情,非常怨恨他,解缙再一次遭到了贬官处理。
随后发生的一件事情使得朱棣更加火大,解缙进京面见圣上,有几件事情想要启奏,但是此事的朱棣还在与北元交战没有回来,解缙在情急之下面见了太子朱高煦,这一下立马被人抓住了把柄,朝中对他有意见的人们分分指责他不忠于朱棣,解缙最终惨死于别人的口舌之中,最后被埋入雪堆冻死。
汤姆猫谈历史
解缙是明朝初年的一名杰出大才子,他曾经获得朱元璋、朱棣的两代君王的高度认可。朱元璋甚至用“恩犹父子”这样的话向他表达喜爱之情。朱棣进京后,方孝孺不愿意写的《登基诏》,最终由解缙妙笔写出。可是为什么,最终解缙会被深埋雪中冻死呢?
(解缙剧照)
一、解缙天资聪颖,少年登科。
洪武二年十一月,解缙出生于吉安府吉水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其祖父解子元为元朝进士,曾出任江西安福州判官。父亲解开为二魁胄监,五知贡举。其母高妙莹贤良慧淑,通史书,善小楷,晓音律。
解缙幼时天资聪颖,机敏绝伦。5岁时即能过目不忘,出口成章。7岁时便可吟诗作赋,巧对对联。
相传,解缙曾陪父参加宴会。其中一势利权臣见他身材短小,但名声在外,就故意让其出丑,于是出上联“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解缙不假思索地回到“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题)”,羞得对方满脸窘色。
洪武二十年,18岁的解缙勇夺乡试头名,人称“解解元”。第二年赴京会试,列第七名中二甲进士,其兄解纶和妹夫黄金华也同榜登进士。由此,一家“一门三进士”的解缙,引起了朱元璋的关注,下令将他安置为翰林院中书庶吉士,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高级后备干部。
(朱元璋剧照)
二、直谏“万言”获器重,恃才傲物遭首贬。
自从来到朱元璋身边,解缙的才华便得到了朱元璋的充分肯定。不久后,他就升为翰林学士,随侍在老朱左右。
一日,解缙陪朱元璋在大庖西室进膳。朱元璋对解缙说:“朕与你义则君臣, 恩犹父子,你应当知无不言。”
受到鼓励的解缙内心无比激动,当夜就洋洋洒洒成就了一篇《大庖西室封事》,上奏朱元璋,毫不客气地批评了朱元璋的严刑酷法、滥杀功臣之举。
但爱惜人才的朱元璋并未动怒,只是将他的奏折传阅群臣,在百官中引起了一片惊呼。解缙见首战告捷,又在几天之后写了一篇《太平十策》呈送上去,为朱元璋提供了一整套的治国方略。
朱元璋也算沉得住气,表面上仍然没有怪罪解缙,但在“为尊者讳”的高度集权的帝王时代,被人当众揭短,始终是让人不愉快的事。
于是,朱元璋策略地将解缙调任监察御史,希望他能学会收敛。
但解缙并没有体会到老朱的良苦用心,一味地刚秉正直,锋芒毕露,得罪不少大臣。
无奈之下,朱元璋只好在洪武二十三年,找来解缙的父亲解开,吩咐他带儿子回家“继续进学,10年后回朝大用”。
就这样,解缙因自己的少年轻狂遭遇人生第一次“罢黜出朝”。
(朱棣剧照)
三、投奔朱棣展才华,主编巨著获恩宠。
洪武31年,解缙受命在家“进学”已有8年,突然传来朱元璋去世的消息。正待他启程进京举哀之时,其母也撒手人寰。解缙强压内心悲痛,还是急忙赶往京城。
但此时的解缙乃一介百姓,根本没有资格为朱元璋吊祭。于是,当初被他弹劾的官员袁泰,以“母丧未葬,丧失人伦,违逆皇命”为由,在朱允炆面前告了解缙的御状。
由此,解缙被“发配充军, 徙三千里”,来到了甘肃临夏北部的河州卫,做了一名戍边小卒。后来在礼部侍郎董伦的帮助下,才被朱允炆谕召还京,成为待诏九品官职。
不久后,“靖难之役”爆发,朱棣上位,解缙也迎来了人生的一大转机,并由此青史留名。
朱棣登基时,因方孝孺至死不愿为他书写《登极诏》,待诏的解缙,成为了最佳人选。因拟诏有功,解缙从待诏九品官,一下擢升为正六品官,又在极短的时间内入主文渊阁,成为朱棣身边的内阁大臣。
解缙的才华,同样得到了朱棣的赏识,被任命为《永乐大典》的主编,完成了历史上第一部“百科全书”,由此奠定了他在中国历史文化上的至高地位。
(朱高煦剧照)
四、禀性难移得罪权佞再遭贬,深陷政治斗争终被杀。
解缙在成为朱棣身边的红人后,经常为他出谋划策。一日,朱棣开列了一串朝臣名单,让解缙据实对他们一一点评。解缙又犯了老毛病,老老实实地将他们各自的优缺点写了出来。由此,不但得罪了一干大臣,还就此为自己的悲情结局埋下了祸端。
一天晚上,几位大臣聚在一起喝酒,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纪纲不满解缙在朱棣面前对自己的评价,故意做对联讽刺他:“洞中乌龟,颈长壳硬矮拍拍;塘里水鸭,嘴扁脚短叫呱呱。”
解缙马上回击,出了一个上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邀请纪纲作对。一介莽夫的纪纲,当然无法作答,解缙随即说出了下联“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狠狠地将纪纲奚落了一番。
没想到,这段插曲,竟为解缙招致后来被雪埋的后果。
实际上,解缙最大的错误,是卷进了皇权斗争。
永乐三年,朱棣询问解缙关于皇储人选,深受儒家思想浸淫的解缙建议立嫡长子朱高炽。而朱棣却有心立次子朱高煦,此事引发了朱高煦对解缙的强烈不满。
后来,朱高炽果然被立为太子,而朱高煦被封为汉王。
(纪纲剧照)
朱高炽的表现,一直令朱棣不满。而朱高煦却隆宠优渥,甚至超过了太子。直率的解缙又给朱棣上奏“启争也,不可”。此举彻底惹恼了朱高煦,他将自己未能成为太子的原因,全部归罪在解缙身上。
终于,解缙再次遭贬,降为广西布政司参议,后又贬往交趾。
永乐八年,解缙回京奏事,恰逢朱棣北征未归,解缙就偷偷地觐见了太子朱高炽。一直紧盯着解缙的纪纲,得到消息后,告诉了朱高煦。
朱高煦在朱棣面前向解缙打出了致命一击:“伺上出,私现太子,径归,无人臣礼。”
于是,纪纲在得到朱棣的授意后,将解缙打入大牢,并将他关押了5年之久。
永乐十三年,朱棣突然提出查看囚册,发现解缙仍赫然在列,轻轻问了一句纪纲:“缙犹在耶?”
心领神会的纪纲,马上把解缙从死牢里提了出来,好酒好肉地招待了他,直到他烂醉如泥。最后,纪纲指挥锦衣卫将解缙埋在雪地里。
一代奇才解缙,就这样沉在醉乡中, 静静地死去了,时年47岁。
张生全精彩历史
解缙应该算是明朝初期典型的知识分子,假如要是在明朝之前,必然会受到很大的礼遇,但是在明清两朝,最受歧视的就是知识分子。
解缙悲惨的人生结局,其实跟被“诛十族”的大知识分子方孝孺下场差不多,本文就来讲讲解缙的人生经历。
知识分子出身的解缙是如何得到布衣皇帝朱元璋的赏识的
朱元璋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在走向帝王的过程中是不断学习进步的,从当时朱元璋的批语来看,也算是相当有内涵了,可见,朱元璋对知识分子是抱有一定的敬畏之心的。
解缙大概就是因为这样的背景,受到朱元璋的器重。
解缙出生在一个书香门弟,从小就聪颖过人,5岁便可朗诵文章,7岁就能写诗和文章,很多晦涩难懂的文字都信手捏来,一路开挂,还有过目不忘本领,因此有神童之称,十二岁时不仅把《四书》《五经》读完,还头头是道的复述。
解缙十八岁参加江西的乡试,中了解元,现在来说也就是该地区的第一名,第二年进京参加会试,中了进士三甲第十名。
他家一共三位进士,分别是他的哥哥和妹夫,这在当时传为佳话,人人敬佩,贤才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很受欢迎的,像解缙这样少有的天才更是抢手。
解缙还是明初书法名家,既精于小楷,又擅长行草,用笔精妙,出人意表。
当时的太祖朱元璋非常的赏识他,就把他安排在自己身边,有一天朱元璋就对他说:“朕和你从大局看是君臣关系,但实际私下亲如父子,所以我们俩应当知无不言”。
此话一出口,就足以看出朱元璋是多喜欢解缙啊,解缙也没让朱元璋失望,次日就密封上万言书,治国、礼法、用人等等各方面,说了一大堆。反正朱元璋看后大加赞赏。此时解缙成了皇上身边的红人、宝贝。
解缙为何被朱元璋下令赋闲在家十年?
如此受朱元璋器重爱惜的解缙,为何后来的仕途总是不顺呢?不仅如此,生命的最后竟然是被埋到雪里,活活冻死了,令人嘘唏,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解缙这个人虽然智商爆表,年少有为,但是正是年龄限制了他的想象,在官场上他的政治情商几乎为零,所以难免会得罪人。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因罪被朱元璋处死,解缙上疏为李善长辩冤,后来又写了一篇《论袁泰奸黠状》,说御史袁泰蔑视朝纲、徇私枉法、陷害忠良等罪。
官场向来是复杂的,斗争是一直存在的,朱元璋这时候意识到解缙不适合政治圈,认为解缙还缺乏涵养,必须修身养性,不然以后一定会成为众臣攻击的对象。
于是,朱元璋召解缙父亲进京,对他直说:“这孩子大器晚成,你先带回去,十年后再来也不迟。”
这一年,解缙二十二岁, 朱元璋觉得他还要再历炼历炼,虽有才华,但做事行为上十分欠妥,所以就把解缙打发回老家了。
其实朱元璋这也是在保护他,不然以他的做法,在朝廷是很容易招人仇恨,被人害死的。就这样,解缙在老家待了八年,一心搞学问,才学逐渐累积。
朱元璋并没有履行承诺,还没到十年,明太祖就驾崩了。
明成祖朱棣当初为何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不可一日无解缙。”
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继承皇位,解缙刚赶到北京吊丧,就遭到了政敌的刁难,攻击解缙"诏旨,且母丧未葬,父年九十,不当舍以行。"
朱允炆刚登基帝位不久,不懂得朝臣间的你争我夺,再加上解缙名声确实不太好,朱允炆就给解缙安排一个外官,赶出京城了,在建文帝在位期间,解缙基本没有受到重用,直到建文帝四年,才得以回京,担任翰林待诏,后来又担任内阁首辅。
不久之后,朱棣就在靖难之役中取得胜利,推翻了朱允炆的统治,应该就是在这个时候,朱棣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不可一日无解缙。”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靖难之役中的狠人方孝孺,朱棣打到南京的时候,文武百官都出来投降,只有方孝孺一人拒不投降。曾经有人劝朱棣千万不要杀方孝孺,因为:“杀了方孝孺,天下的读书种子就灭绝了。”
朱棣进城之后,召方孝孺到朝廷给朱棣起草即位诏书,结果方孝孺宁死也不肯起草,野史中说朱棣一怒之下杀了方孝孺十族,就连方孝孺的门生都没有放过。
对怀揣忠君报国思想的文人来说,朱棣的行为永远都是篡位夺嫡,不可能得到历史的原谅。
然而方孝孺的死,大概对朱棣的影响也很大,让他知道文人对于政治、历史的影响,因此,朱棣必然想要招揽一些知识分子为自己摇旗呐喊,这个人就是解缙,解缙对朱允炆应该是没什么好感。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解缙也很有才华,尤其是在写史这方面很擅长,被朱元璋发落回家的时候,解缙就开始闭门写书,先后校改《元史》,补写《宋书》,删定《礼记》。
朱棣也许看重的就是这一点,在建立永乐政权的过程中,朱棣始终给予解缙很高的待遇,先是封其为翰林待读,后又升为翰林学士,解缙得以参与到最高权力机构当中。
在后来,解缙先是总裁了《太祖实录》,后又主编了《永乐大典》,其历史意义相当深远,尤其《永乐大典》堪称世界历史上最大的百科全书。
正因为如此,朱棣才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不可一日无解缙。”说白了,没有了解缙,谁给他歌功颂德?
朱棣为何最后巴不得解缙早点死?
这段时间,可以说是解缙仕途上最为辉煌得意的的时光了,但这也助长了他的骄傲,以至于后来竟然有胆参与了太子之位的争夺。
解缙对“伴君如伴虎”的千古警讯置之不理,这给他的后半生埋下了一个雷。
解缙对于朝廷政治的风向从来不跟风,往好了说是立场坚定,其实就是不明事理,分不出轻重,这对解缙来说不仅是一个短板更是要他命的缺陷。
永乐三年,朱棣召解缙商议立太子一事,成祖本器重次子朱高煦,想立他为太子,但刚正不阿的解缙仍直言进谏,立场先明的支持朱棣不喜欢的长子朱高炽。
最后朱棣还是听了解缙的建议,明成祖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这事就传到了朱高煦的耳朵里,从此朱高煦对解缙是怀恨在心。
解缙并没有从这件事中得到教训悟出点做人的道理,反而认为自己做的很多,针对朱棣偏爱朱高煦的事,经常上书批评,最终惹得朱棣的不满,开始冷落解缙,随后被贬出京。
永乐八年,解缙进京奏事,而当时朱棣正巧在蒙古打仗,于是只好拜见太子朱高志。其实按理,这也是合理之举,皇帝不在我拜见太子。
但朱棣回来后,次子朱高煦就偷偷递话说:解缙趁着你在外打仗,私会太子,简直不把你放在眼里。
朱棣听后大怒,准备革职查办解缙,并且以解缙“无人臣礼”的罪名逮捕入狱,这一关就是五年。
永乐十三年,朱棣看到锦衣卫递来的囚徒名单,朱棣发现解缙竟然还在上面,因此就说了一句:“缙犹在耶?”
这一句话可算是要了解缙的命了,随后不久,解缙就被锦衣卫用酒灌醉后,埋到了积雪当中,年仅四十七岁的解缙就这样被冻死了。
总结:
表面上看解缙是因为才华横溢,为人过于耿直,口无遮拦,不懂得灵活变通。得罪的政敌太多,最后参与到皇权斗争当中,实际上从方孝孺到解缙的遭遇也能够看出明初统治者对知识分子的态度。
能够为我所用,就拉拢你,不能的话,只有无限制的打压了,尽管解缙在明朝中后期被平反,但是明朝知识分子的骨头早就已经被敲的稀碎了。
史论纵横
答:解缙的确是被朱元璋“视若亲子”,解缙才气横溢,他在洪武二十年(1387年)参加江西乡试,名列榜首,是为解元。次年,中戊辰科进士三甲第十名。廷试与兄解纶、妹夫黄金华同登进士第,授庶吉士,读中秘书。不久,官至翰林学士。朱元璋器重他,命其常侍左右。某天,在大庖西室,朱元璋对他说:“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这真是推心置腹之语。
但是,必须注意,皇权讲究的是唯我独尊,一旦皇权遭受到侵犯和威胁,那是要六亲不认的。
自古以来,皇家宫廷之中,父杀子、子杀父、兄杀弟、弟杀兄、叔杀侄、侄杀叔等等悲情大剧不知上演过多少出了。
不过,朱元璋对解缙还是相当不错的。
解缙才气极高,与杨慎、徐渭合称明朝三大才子,是被公认有明一代才气最高的三个人。
但是,智商太高,就会认为别人都是傻子,处处看别人不顺眼。
或者,也可能是智商虽然高,但读书太多,读傻了,书呆子气太重,迂腐,不懂通变。
比如,人家朱元璋客气说了句“当知无不言”,解缙就真的开足马力,向朱元璋发起大炮来。
他先是写了篇万言书呈上,对朝政指手划脚,诸多不满,一会儿说“刑太繁”,一会儿说“法太严“,说朱元璋只知道在愤怒的时候对逆党奸臣斩草除根,不知道奖励善行和和垂怜苍生;还说朱元璋用人良莠不分,致使小人趋媚,贤者远避等等。
这篇万言书已经让朱元璋恨得牙根痒痒的了。
解缙还不知好歹,再上《太平十策》……
真让人无语了。
估计,在高智商的解缙的眼里,他还真认为朱元璋个傻子。
那连皇帝他都觉得傻,对其他朝臣就更不用说了。
他指责兵部僚属玩忽职守;代郎中王国用上疏是朱元璋制造了李善长冤案;他还代御史夏长文革疏《论袁泰奸黠状》,大斥御史袁泰贪赃枉法……
最终,朱元璋忍无可忍,于公元1391年召解缙父亲进京,实话实说:“大器晚成,若以尔子归,益令进,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
解缙回老家坐冷板凳,坐了八年,到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了,解缙再也坐不住了,进京吊丧,找机会复职。
结果遭到了袁泰的报复,说他“母丧未葬,父年90,不当舍以行”,被贬河州卫吏。
好不容易,公元1402年,解缙回京师复职了,并担任上了内阁首辅。
但靖难之变暴发,朱棣夺了侄儿的帝位。
解缙于是投靠了朱棣,并得到了朱棣重用,先是总裁《太祖实录》,后又主编《永乐大典》。朱棣曾经放话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
得到皇帝这么信任,是个人都会好好珍惜。
但解缙是智商太高了,他真把天下人当傻子了还是怎么样,就不肯用心揣摩一下人心、人性。
而且,他在老家八年,一直是闭门著述,校改《元史》,补写《宋书》,删定《礼记》等等。读过这么多书,又修订了这么多书,而且都是史书,就不懂得揣摩一下帝王心术。
朱棣文治武功,煊赫一时,却有一桩大苦恼:即在立储问题上摇摆不定,拿不准该立长子朱高炽还是立次子朱高煦。
这种事,做臣子是不应该掺合的。
以唐朝为例,唐高祖在立李建成和李世民的问题上一度感到纠结,想向李靖、李世绩两位军界大佬征询意见。哪知,这两位都很知趣,巧妙推搪和回避开了。
解缙倒好,当仁不让,直言说:“为长,古来如此。”
当时,朱棣意属长子朱高炽的成分也多一点,并没觉察到太多不妥。
但后来真立了长子朱高炽为太子,他看到解缙和长子朱高炽走得很近,就很不乐意了。
古往今来,所有帝王,都希望臣下只忠于自己,不能忠于别人,否则就是“二心”,该杀。
还是以唐初为例。
刘文静和裴寂是唐高祖李渊的左膀右臂,是元谋之臣,但是,刘文静因为和李世民走得太近,李渊不乐意了,就送他上了刑场。
解缙读了这么多书,怎么就不明白这一点呢?奇怪。
而且,解缙在朱高炽和朱高煦之间站位站得这么早、这么张扬,自然会引起朱高煦的忌恨,没少受朱高煦明枪暗箭的攻击。
最终,解缙被谪“广西布政司参议”,继而又改遣交阯,很惨。
但这还不是最惨。
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解缙回京奏事,恰巧朱棣北征未归。
按正常情况,皇帝未归,您就老老实实地呆着,等他回来了再奏呗。
解缙不,他看见老子不在,就去找儿子,私下拜访了皇太子朱高炽,然后,又没等朱棣回来,拍拍屁股,打道回府了。
这简直就是不把朱棣放在眼里,或者把朱棣当死人看了嘛。
再者说了,朱棣尚在人世,解缙就这样“嚣张”,那等朱棣闭眼了,解缙可不就是无法无天了?
所以,朱棣下旨逮解缙下狱。
这一关就是五年。
永乐十三年即公元1415年正月,朱棣带着群臣到午门观灯,期间突然刮起狂风,刮倒大片灯笼,引发了火灾。
礼部官员认为这是上天在预警些什么,建议做做善事,比如大赦天下什么的。
朱棣在查阅钦犯名单时,发现了解缙的名字,就说了句:“缙犹在耶?”
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纪纲知其意,“退而与缙对泣,沃以烧酒,埋雪中立死”。
后世有人猜测,说朱棣原话的意思是要赦免解缙的,但纪纲误解了,错下毒手。
但朱棣的意图,的确就是在宣判解缙死刑。
因为,纪纲杀了解缙后,向朱棣做了汇报,朱棣又让纪纲率锦衣卫对解缙进行抄家,将解缙家属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