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杂谈:课堂学生管不住的原因是缺少底线标准的震摄。

上学期期末,新入伍的女老师教六年级,反馈课堂越来越乱,学生都不听她的话,上课更是各做各的。

我便去她的班级上一节课,却发现纪律出奇的好,学生听的很认真,新老师以为是我上的好,一直请教经验。

其实一线教学的老师都知道,这很正常,不是我的教学水平高,你去上课也一样。原因请往下看便知………

目前学校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学生不肯学,而不是老师不肯教。对此老师更多的是无奈,其实这就是规则的问题,违反规则必须承担后果,才能起到警示作用。

教育杂谈:课堂学生管不住的原因是缺少底线标准的震摄。

一线的老师必定都清楚,一个班级纪律会管不下去,时间点一定是教了半期以后,或是第二个学期。

再吵的班级,捣乱学生再多的班级,教师期初走入班级,秩序一定都很好,纪律也必定是良好的。

如同公开课,陌生的老师去陌生的班级,再加上学生离开原有的班级,后排座着一排排的听课老师。

若你是原班级的老师,你一定会奇怪,学生上公开课时不仅表现好,纪律也是出奇的好。

当然,这也是很多不在一线教学的专家所看到的课堂,他们自己没有在一线教学,看到每次公开课的学生都是这样,必然以为常态化的课堂也是如此,才会有了很多研究教师怎么“教”的各种论文成果,却很少有实际反应学生不学方便的研究成果。

为什么学生也会如此善于“表演”呢?其根源来自于对违反规则的后果,面对陌生老师,学生遵守规则来源于对后果的未知。

这也就是为什么上公开课的老师仅上一节课,学生纪律会出奇规范的原因,也是期初新老师走入班级,班级纪律一定好的原因!

其实真正一线的课堂绝非如此!

那是学生与老师斗智斗勇,此消彼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便是违反规则所需承担的后果,决定了未来班级的纪律与规则底线!

教育杂谈:课堂学生管不住的原因是缺少底线标准的震摄。

如上文所述,期初新老师进入班级,学生必然规范,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在此时所有学生都明白,也都遵守规则,来源于对后果的未知。

很多老师、班主任通常都会在第一节课,规定自己课堂的规范,还有班规,当然一定有违反规定的惩戒措施。

一线老师必然发现,此时,学生都盯着老师,生怕错过一点点的细节。你可能以为,我今年很幸运,接手了一个班风良好的班级。

其实,这就大错特错了!

随后的教学,你就会发现,慢慢的有学生在违反规定,而其余学生都在等待老师按规则处理,也在期待着观望后果。

此时教师处理可谓是“一不小心,便是粉身碎骨”!

学生对期初教师的规定有超强的记忆,有的老师早就忘了自己期初的规定,随意处理,不了了之。

造成的结果必然是,同样违反规定学生越来越多,最后让教师疲于奔命,苦无良策,随之必然是班级管理的混乱。

比如学生不完成作业,一个班级50多个学生,一两个没交作业,看似小事,可对学生管理却是“大事”。

所有学生都在观望教师的底线在哪里?

有的老师能始终如一的根据期初规定处理,同样违反规定的学生不多,但同一学生可能过几天又犯相同的错误。

这就是底线教育了,学生在逼教师底线,其余学生观望,没有更严厉的措施,最终规则会被践踏!

由此也就造成了不少老师,到期末发现班级的几个“刺头”管不下去了,其他学生也对老师的话爱理不理。

随之还能有良好的教学质量?那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教育杂谈:课堂学生管不住的原因是缺少底线标准的震摄。

通常我们把这责任归结于老师,认为老师管教不严,实际是教师缺少执行“事不过三”的底线标准。

城市小学我不知道,不瞎说。

但农村小学通常每个班必定有几个特别的学生,可以称之为“刺头”。往往都是留守儿童,家庭没人管,学校教师对学生一再犯相同错误,无能为力。

而一旦这种底线被学生突破,往往随之而来的是:如“传染病”一般的全班蔓延,违反规定的学生越来越多。

学生思维很简单,他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这便是真正的一线课堂。师生一直都是在“斗智斗勇”“此消彼长”的过程。

教学质量的好与坏,就看师生“斗智斗勇”的结果,也可以说是谁占据了主导。“事不过三”的底线标准太重要了,只是教师手中缺少执行底线标准的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