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海大部分干涸消失,预计到2020年,咸海将完全干涸消失

咸海,位于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交界处的咸水湖,原为世界第4大湖,水源补充主要依赖阿姆河和锡尔河。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已存在于地球550万年的咸海因人类不科学过度利用而迅速萎缩。随着水位不断下降,咸海于1987年分成了南咸海和北咸海两片水域,其中南咸海于2003年又进一步分成了东、西两部分。

2014年,咸海大部分干涸消失。预计到2020年,咸海将完全干涸消失。

咸海大部分干涸消失,预计到2020年,咸海将完全干涸消失

北部和东部湖岸曲折,分布有许多小湖湾和沿岸岛屿,南岸为阿姆河口三角洲,西岸为陡岸。湖内可通航,通航期7个月。咸海是在上新世(700万~250万年前)末期形成的,当时地壳下沉,地面水汇潴,是海侵的遗迹。从更新世(250万~1万年前)以后,锡尔河与阿姆河的河水都注入咸海,使水位经常保持不变。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阿姆河和锡尔河的河水大量用于农业和工业,再加上20世纪70年代以来气候持续干旱,导致湖面水位下降、湖面积急剧减小和湖水盐度增高,湖盆附近地区大量干盐堆积。

苏联

看到咸海缩小的负面影响之后,苏联曾想过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来拯救咸海,修建巨大的引水渠把西伯利亚的河水引入咸海,但工程太过浩大,最终不了了之。

哈萨克斯坦

进入21世纪,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分别宣布采取一系列措施挽救咸海的命运,但努力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咸海的命运。

咸海大部分干涸消失,预计到2020年,咸海将完全干涸消失

咸海哈萨克斯坦政府采取行动,致力于拯救北咸海。该国政府重修了锡尔河的水渠,减少了水流的浪费。2003年,该国政府又修建了大坝,它阻断了咸海两部分的流通,以保护北咸海。

北咸海恢复的速度让人喜出望外。北咸海的深度已经从不到30米上升到了38米,达到42米的合理深度指日可待。如今,这里恢复了渔业生产,许多渔夫恢复了他们一度中断的工作,捕到的鱼还被出口到乌克兰。这种变化甚至可能使多年不见的积雨云又回到这个地区,给当地农业的复苏带来一线希望。

乌兹别克斯坦

南咸海由于乌兹别克政府财政紧缩,至今水位仍在不断下降。暴露出来的河床有大量盐沙,大大增加了沙暴的吹袭。不幸的是,2003年南部咸海在水面持续下降之后成东咸海和西咸海两部分。它们水中的含盐量已经达到了每升水100克,而一般海水的含盐量只有每升水35克,东西"两咸海"的含盐量正快速向死海的每升水300克的水平靠近。

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决定定期打开河流上的闸门,让一部分水流进南咸海。

咸海大部分干涸消失,预计到2020年,咸海将完全干涸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