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增配股雙管齊下 券商股權融資近千億

據悉,年內10餘家券商選擇配股或定增的方式進行融資,募資規模近千億,股權融資重新成為券商補充資本金的重要渠道。

多券商啟動配股定增方案

相比此前可轉債、公司債等債券融資火熱階段,近期券商以定增、配股等股權融資的動作逐步增多。

11月8日,國海證券的配股申請獲得通過。無獨有偶,10月15日,國元證券的配股預案正式公佈,這也是國元在可轉債計劃終止後重新啟動的再融資方案。據Wind數據顯示,年內已有招商證券、天風證券、山西證券、東吳證券和國元證券等多家券商發佈配股預案,合計募資金額410億元。

某中小券商機構非銀分析師表示,當前由於市場行情回暖,加上券商融資需求增加,配股募資的方式開始增多。一方面,相比定增而言,配股審核時間短,實施難度小;另一方面,配股募資受募資時機和所屬行業經營情況影響較大,在市場行情回暖時發行成功率較高。

除青睞配股融資外,不少券商也將定增作為主要融資方式。10月17日,港股上市公司中金公司發佈定增公告,擬向不少於6名機構或個人配售超1.76億股,預計融資規模達25億港元。據悉,中金公司此時融資的目的在於補充公司資本金,支持公司境內外現有業務和新增業務發展,並加強國際化戰略的資源投入、把握戰略性併購機會。

而在A股市場,券商定增的動作也並不少見。據不完全統計,年內已有西南證券、南京證券、第一創業、中原證券、中信建投、中信證券等上市券商出臺定增方案,擬募資不超過509.6億元。除中信證券定增募資134.6億用於收購廣州證券之外,其他公司均以補充淨資本作為目標。

借力資本業務模式轉型

在公佈的融資方案中,多數券商均明確表示,無論是配股還是定增,融資的核心目標在於做大公司優勢和新增業務,同時強化資本中介業務、補充運營資本。

比如已發行超高額度短期融資券的招商證券,今年仍在積極推動其配股方案,擬融資金額不超過150億元。招商證券表示,其中將有不超過105億元的資金投向子公司增資及多元化佈局,大力發展另類投資業務、發揮招證國際平臺優勢拓展國際業務,並積極考慮和擇機實施外延收購。其他剩餘資金將用於資本中介和資本投資業務、補充營運資金。

定增130億的中信建投證券,則計劃在資本中介業務和投資交易業務分別使用不超過55億元和45億元的資金,佔到募資金額的七成以上。

除增強資本實力外,券商還可藉此從傳統經紀佣金模式轉向資本業務等新的商業模式,融資後的全平臺、綜合型業務發展的空間都會同步加強。中信建投認為,近年來證券公司投資與交易類業務已成為市場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證券公司投資正在向增加多元交易轉變,整體投資策略更趨成熟穩定,競爭力日趨增強。

對於中小券商而言,借道融資加碼轉型的訴求更為強烈。西南證券認為,證券公司盈利模式正發生深刻變革,從過去的通道業務向以資本中介業務、自營業務和股權投資等為代表的資本業務模式轉型。資本實力已成為證券公司提升綜合金融服務能力、構建核心競爭力及差異化競爭優勢、增強風險管理能力的關鍵。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市場競爭加強以及市場開放度提高,券商股權融資動作仍會增加。“券商的市場地位越來越憑藉資本金能力來進行加碼。對於券業而言,如果淨資本能夠進一步擴展,其後續包括投行、資管、子公司等都可以進行多元化佈局,業務規模也會得到進一步提升。”一名來自頭部券商的非銀分析師表示。

本文源自中國基金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