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市值跌落神壇 華大基因因遺傳資源外洩遭科技部處罰

近日,科技部官網最新更新6條處罰信息,包括華大基因在內的多家單位涉及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此為科技部首度公開涉及人類遺傳資源的行政處罰。華大基因方面回應稱,公司在2015年收到該行政處罰後高度重視此事,並第一時間快速推進了整改工作。除了與國外機構合作規範性需要整改,華大基因近期核心高管的減持更是引起業內的高度關注。分析認為,華大基因上市以來喋喋不休,前段時間的負面消息纏身,以及業績增長低於預期,也讓股價存下行壓力。

華大基因因遺傳資源外洩遭科技部處罰

2018年10月25日上午,科技部相關部門負責人證實,24日,科技部首次公開相關罰單。相關案件的部分細節在處罰決定書中被披露。

相關處罰決定書稱,中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辦公室調查發現,華大基因(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未經許可,將部分人類遺傳資源信息從網上傳遞出境。

此外,《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暫行辦法》第十一條規定,凡涉及中國人類遺傳資源的國際合作項目,須由中方合作單位辦理報批手續。申請單位按隸屬關係報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後,向中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辦公室提出申請,經審核批准後方可正式簽約。

但中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辦公室調查發現,華大基因和上海華山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未經許可與英國牛津大學開展“中國女性單相抑鬱症的大樣本病例對照研究”的中國人類遺傳資源國際合作研究。

華大基因方面回應稱,公司在2015年收到該行政處罰後高度重視此事,並第一時間快速推進了整改工作,對相關合作的資質要求、合作流程、效果評價均進行了重新規範和全面整改。

上述人士表示,經對核查、現場驗收後,科技部已批准公司恢復開展人類遺傳資源國際合作工作。華大基因表示,公司將秉承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一貫要求,審慎開展相關國際合作工作。

2015年9月7日,科技部作出處罰決定,要求華山醫院及華大基因立即停止前述研究工作;銷燬前述研究工作中所有未出境的遺傳資源材料及相關研究數據;停止華山醫院和華大基因涉及中國人類遺傳資源的國際合作,進行整改。

華大基因高管離職、減持

除了與國外機構合作規範性需要整改,華大基因近期核心高管的減持更是引起業內的高度關注。據華大基因10月15日晚間發佈的公告顯示,深圳前海華大基因投資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華大投資)計劃以大宗交易或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200.3萬股(約佔公司總股本比例3%)。

該公告發布後,在減持計劃加上A股慣性殺跌的背景下,華大基因由鼎盛時期的百元股價腰斬,那麼,華大基因是否跌出了投資價值呢?減持的背後到底是怎麼回事?

一方面是所謂的減持計劃,另外一方面,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汪建等人紛紛宣佈自7月起未來6個月內,以不高於120元/股的價格增持,計劃增持金額累計不低於1.5億元。

減持的同時又同步增持,華大基因減持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呢?

這次減持的大股東華大投資,雖然不是公司的控股股東,但華大投資的最大股東王俊是華大基因的前CEO,並且還是華大基因的董事,最近剛辭去董事職務,他應該最清楚華大基因的基本面。

王俊在華大投資的初始出資額為2685.60萬元,對應持有華大投資53.7932%的股權,而華大投資持有華大基因6691.51萬股,佔總股本的16.72%。簡單換算以後,可知華大投資持有華大基因的每股成本僅為0.75元,扣除2018年兩次現金分紅累計0.5元,實際持股成本只有0.25元。

當然,持股成本再低也是想賣高價的。現在50元一線也賣,而且賣的數量還不少,基本上是要頂格到減持新規的上限了,如果全部是競價交易減持,6個月內只能減持2%,現在減持3%,是因為夾雜著大宗交易。這說明減持的心情還是比較迫切的。

業績增長乏力股價下行存壓

回顧上市之初2017年11月14日,華大基因上市滿4個月,股價攀至最高峰260.58元/股,但是此後一路震盪下行,11個月左右的時間股價跌至不足50元/股,跌去逾八成。

在業內來看,股價跌跌不休的背後,除了有A股整體市場環境的影響外,前段時間的負面消息纏身,以及業績增長低於預期,也讓股價存下行壓力。

就在近期,華大基因披露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前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在3.15億~3.3億元之間,同比增幅為0.82%~5.63%。其中,第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變化-11.63%~0.73%。這意味著第三季度淨利潤存在同比下滑的可能。

華大基因解釋第三季度業績情況時稱,主要原因系公司在試劑盒報證和產品的臨床試驗項目加大了研發投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