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病毒病次次打药都会防治,为什么后期还会发生?

这几天接到一个大户求助,说自己几百亩辣椒出现了病毒病,我们去田间实地查看,确实已经出现病毒病症状。

辣椒病毒病次次打药都会防治,为什么后期还会发生?

农户感觉很无奈,每次打药都会配药预防病毒病,但是后期还是发生了!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通过分析农户的用药,发现在选药配药以及管理时都存在一些问题!

选药搭配问题

首先在选择预防药剂时存在问题,很多种植户在每次打药时通过搭配一些磷酸二氢钾或者芸苔素内酯来预防,这样一个配药方案对于预防病毒病是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我认为效果一般!

预防病毒病重要的是养分补充,在喷药时选择糖类如氨基寡糖、香菇多糖等以及蛋白质类如极细链格细胞激活蛋白等效果最明显,这些营养成分可以直接被作物吸收,快速补充营养,明显提高对病毒病的抵抗力。

辣椒病毒病次次打药都会防治,为什么后期还会发生?

在进行叶面肥搭配时最好选择含有锌元素的中微量元素叶面肥。锌元素是抑制病毒病发生的主要元素,作物缺锌,容易发生病毒病!

而选择化学药剂时,建议选择盐酸吗啉胍和毒氟磷这两种成分!尤其是进入生长后期防治病毒病,建议以盐酸吗啉胍或者毒氟磷搭配营养元素喷防。盐酸吗啉胍喷施作物叶片后,通过水气孔进入作物体内,抑制或破坏核酸和脂蛋白的形成,阻止病毒的复制过程,从而起到防治病毒病的作用;毒氟磷是一种新型人工合成化合物,植物体吸收以后,可以破坏体内病毒外壳,使其不能完成复制传播过程,同时还可以调节植物内源生长因子,促进根部生长,恢复叶部功能,降低产量损失。

辣椒病毒病次次打药都会防治,为什么后期还会发生?

田间虫害问题

尤其是种植的露地辣椒,病毒病高发和田间虫害有很大关系。在白粉虱、蓟马严重的田块,病毒病发病几率很高!白粉虱和蓟马迁移性很强,是病毒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很多种植户在前期并没有做好这些小虫的防治,后期害虫大爆发,间接引起了病毒病的发生!

露地种植辣椒,一旦白粉虱和蓟马大规模发生,几乎很难彻底防治,这就给病毒病发生创造了条件,附近其他田块可能存在病毒病,经过这两种害虫的传播,导致自家田块出现病毒病症状。

关于白粉虱,蓟马的防治,我建议种植户在辣椒管理过程中,每次打药搭配一些杀卵药剂,在前期要通过杀卵降低后期虫口基数。推荐关注吡丙醚、虱螨脲、螺虫乙酯三种成分,是很好的杀卵药剂!同时后期可以通过一些物理方法防治害虫,比如田间悬挂黄色、蓝色黏虫板,对白粉虱蓟马效果不错!

辣椒病毒病次次打药都会防治,为什么后期还会发生?

作物不合理管理

在辣椒管理过程中,不合理的管理方法会造成植株易发生病毒病,我们这次查看的发病田块,病毒病出现的主要原因就与不合理的管理措施有关。

首先,种植时未考虑辣椒种植密度,此种植户种植的辣椒属于新品种,株型比较大,但是依然按照以往的方法进行种植,导致后期田间密度非常大,透气性和透光性都比较差,这种情况下引起株势衰弱,容易遭受病毒病侵染!

第二,施肥时营养搭配不合理,比如偏施氮肥等,导致挂果期辣椒出现旺长或者脱肥现象!这两种情况都会使植株对病虫害抵抗能力下降!

第三,辣椒产量高,挂果多,但是养分供应不足,使得植株长势弱,容易发生病毒病!因此建议种植户应当及时对成熟辣椒进行采摘或者在前期把养分用足!

辣椒病毒病次次打药都会防治,为什么后期还会发生?

总之,在管理过程中,各种不科学的管理方法都会引起植株长势衰弱,这给病毒病发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辣椒病毒病发生以后到底怎么办?

我建议种植户在病毒病发生以后使用毒氟磷/盐酸吗啉胍搭配香菇多糖、芸苔素内酯等进行全田喷施,连续用药两遍效果更好!这个时期使用芸苔素内酯可以使遭受病害侵染而畸形的叶片恢复正常生长。同时在这个时候用药应根据田间害虫发生情况搭配使用烯啶虫胺、噻虫嗪等杀灭害虫!如果只有少量植株发病,建议种植户直接拔除!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防治辣椒病毒病并不只是简单的喷施药剂就能防治,而是要通过各种手段增强植株的长势,长势好,对病毒病的抗性强,后期发病几率就低。同时田间的虫害千万不能忽略,是否防好白粉虱蓟马对于控制病毒病发生有重要意义!

关注植保小贴士,获取更多农业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