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能改變什麼?電影《人工智能》告訴你愛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什麼是愛?

百科上說:

是人類主動給予的或自覺期待的滿足感和幸福感。愛是人的精神所投射的正能量。是指人主動或自覺地以自己或某種方式,珍重、呵護或滿足他人無法獨立實現的某種人性需求。

它是我們人性中最浪漫、最感性的一面,所以,一對對情人立下了矢志不渝的誓言;無數的父母給予子女最無私的照顧;在愛與被愛的過程中觸及到靈魂最柔軟的一面。

而站在生命的角度上看,舐犢情深、虎毒不食子也是愛,愛似乎又有了更廣義的詮釋。

它不再侷限於僅為人所特有,甚至是冰冷的機器,也能擁有愛。

愛,能改變什麼?電影《人工智能》告訴你愛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2001年,由斯皮爾伯格所執導的《人工智能》便講述了一個擁有了情感的機器人小男孩大衛,用愛詮釋親情,經歷重重困難只為能與人類母親在一起的故事。

拋去科幻的外衣,《人工智能》仍是一部斯皮爾伯格式的文藝片,深刻、有內涵,將人性的挖掘始終當做重要的主題。一方面,影片以一個富有感情的機器人小孩大衛的視角,將批判的眼光投向了未來的人類世界,極具人文內涵;而另一方面,則具體通過大衛這一角色展現了愛的偉大,在影片一段段的戲劇衝突裡,觀眾也逐漸地被大衛對於愛的忠貞所感動。

“世上最純粹的愛”,在大衛的心裡懷著。

作為人類用來寄託精神空虛的產物,小機器人大衛始終是處在現實和虛無的夾縫中,支持他存活的唯一理由是被人類寫進身體程序裡的“無條件的愛”。

愛,能改變什麼?電影《人工智能》告訴你愛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影片裡,大衛是一個實驗品,用來填補一個親情殘缺的家庭。

一方面,他身上承載著人類父母精神寄託,而另一方面,他不得不接受現實,盡力融入人類的世界。

而縱觀全片,大衛的身上始終散發著“愛”的光輝,在人類所制定的秩序下熠熠生輝。

在因為被人類家庭裡的成員馬丁陷害而犯下一系列錯誤不得不被母親拋棄時,大衛苦苦地哀求母親不要拋棄他,併發誓再也不犯錯了。

愛,能改變什麼?電影《人工智能》告訴你愛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這幕場景將人物內心的掙扎表現的淋漓盡致,在運用俯拍的角度鏡頭下,大衛低下的身位顯得那樣渺小,轉眼又切換到仰拍的鏡頭裡,母親的身影是那樣的高大而難以觸及,但馬上又轉進平拍鏡頭下,卻又將人物的矛盾在空間上“統一”,就這樣,一幅“大衛對母親的愛的渴望,而母親又不得不忍痛將大衛丟棄”時的畫面展現在熒幕裡,使人更深入大衛、母親的內心世界。

愛,能改變什麼?電影《人工智能》告訴你愛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大衛接受不了自己突然就被拋棄的事實,在面臨失去“被愛”的境地中,進行最後一絲掙扎,儘管最終被拋棄,影片裡的大衛也從未憎恨過母親,被愛佔據的腦海裡只有對母親的無盡思念,這樣無條件的愛,是如此的純粹而乾淨,比世上任何水晶都要通透,連上帝都不願再他的心裡落下塵埃。

戰勝現實、遇見童話,蘊藏著巨大能量的渺小身軀裡,是愛在引領大衛。

愛,可以創造奇蹟,被摧毀的愛,一旦重新修建好,就比原來更宏偉,更美好——莎士比亞。

命運告訴大衛,你被拋棄了,你只是個冰冷的機器,有感情又怎樣?對於人類世界,你始終是個多餘的人,他們並不需要你,接受現實吧!

愛,能改變什麼?電影《人工智能》告訴你愛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但我們看到的是大衛義無反顧地對愛的忠貞,渺小的身軀裡藏著的是一顆充滿愛的赤子之心,而這種愛是“單向”而“卑微”的,所以大衛用盡全部力氣去討好母親,對母親的愛是無條件的,即使母親不在愛他,大衛依舊將母親視作自己的全部,在危險的外界開始尋找能將自己變成人的“藍仙女”,這樣便能融入人類世界,和人類母親在一起。

對愛的執著成就了童話。

大衛相信童話,更相信真的有藍仙女的存在,可通向童話的路上總不是一帆風順的,想擺脫命運,便必會經歷現實的殘酷,在命運的牢籠裡,任何的展翅高飛的理想總是重重而墜。

大衛也面臨著未來難以預知的挑戰,人性的考驗、人類的迫害以及自我的迷茫,大衛就這樣一邊與命運、現實抗爭,一邊憑藉對愛的執著向著那不切實際的童話奔去。

愛,能改變什麼?電影《人工智能》告訴你愛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愛,能改變什麼?電影《人工智能》告訴你愛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找到藍仙女雕像的大衛一遍又一遍地祈求著,希望奇蹟的出現,兩千年過去了,跨越了時間和歲月的變遷,大衛的愛依舊不退色,而大衛也最終如願以償的在一片被營造的童話裡和母親度過了一個美好的夜晚。

機器人也會夢見電子羊,無條件的愛憑什麼不值得被珍惜?

影片裡的大衛以一個有感情的機器人小孩的身份展現在人類世界裡,他身上所具有的愛,是那麼的純粹,在他的眼裡,母親就是他的一切,但後來卻不得不成為人類“異己”思想下的犧牲者,冰冷的機器有了感情,可以成為人類精神的寄託。

愛,能改變什麼?電影《人工智能》告訴你愛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但人類卻並未將他看作一個生命,即使是領養他的父母,同樣因為他是機器人的身份而不認同他。

在“無條件的愛”和“現實”之間,大衛的父母選擇了後者,然而大衛並不在父母的拋棄,他只想知道怎樣才能迴歸母親身邊,再次擁有母愛,在影片的大部分情節裡都在講述著大衛如何變成人的經歷,在大衛最終歷經艱辛找到藍仙女時,

他就已經成為了“人”。

愛,能改變什麼?電影《人工智能》告訴你愛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生命的意義在他身上有了更為深刻的詮釋,他不再是一個機器,在現實的斑駁裡,大衛綻放著獨屬於自己的生命之光,在滿是金屬包裹的身體裡,是一片對於愛的熱誠。

總結:愛,能讓現實變成童話,能讓渺小變的偉大。

羅蘭說,愛是生命的火焰,沒有他,一切都成黑夜;

泰戈爾說,愛是理解的別名。

對於《人工智能》裡的大衛來說,愛,是一種將現實變成童話的力量,它將殘忍的周遭變成希望的沃土,將黑暗的境地變成光明的遠方;大衛用渺小的身軀秉承愛的真諦,一次次絕望和希望的輪迴交替下,於幾經轉折的人性考驗、自我迷失、歲月的變遷中找尋到生命的終極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