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享兒孫繞膝福,甘守大漠獻餘生——古浪縣六老漢治沙的故事

不享兒孫繞膝福,甘守大漠獻餘生——古浪縣六老漢治沙的故事

治沙成果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皆為生命共同體。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為人類及自然和諧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和堅強的後盾。

不享兒孫繞膝福,甘守大漠獻餘生——古浪縣六老漢治沙的故事

沙漠是人類生存的天敵,防治荒漠化是世界性難題。古浪縣沙漠化土地約佔全縣國土面積三分之一,防沙治沙任務十分艱鉅。長期以來古浪縣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戰略任務來抓,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英雄壯歌,湧現出了一個個可親可敬的先進典型。其中,八步沙六老漢“不享兒孫繞膝福,甘守大漠獻餘生”,用三代人的心血和汗水在大漠深處譜寫當代愚公新篇章的感人事蹟,就是古浪人民前赴後繼、矢志不渝同沙害較量的縮影。

不享兒孫繞膝福,甘守大漠獻餘生——古浪縣六老漢治沙的故事

八步沙林場治沙造林、保護生態環境,再造秀美家園的壯舉,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交口稱頌,被譽為“當代愚公”。

不享兒孫繞膝福,甘守大漠獻餘生——古浪縣六老漢治沙的故事

盛世興林,山川有幸。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今天,讓我們傳承和發揚八步沙六老漢精神,積極投身到生態文明建設的火熱實踐中,在實幹擔當中鑄就綠色豐碑,在勇毅篤行中書寫綠色新篇章!

不享兒孫繞膝福,甘守大漠獻餘生——古浪縣六老漢治沙的故事

若問荷花開不敗,英雄創業越千秋。可以說八步沙人矢志不渝追逐綠之夢的治沙史就是古浪人民持之以恆建設生態新家園的奮鬥史。

不享兒孫繞膝福,甘守大漠獻餘生——古浪縣六老漢治沙的故事

八步沙治沙造林碑記

三代人堅守承諾,八步沙續寫夢想。來到這裡,人們無不為八步沙三代治沙人在荒漠上含辛茹苦四十年,綠染荒漠三十八萬畝的感人事蹟所打動。當您沿著八步沙六老漢治沙紀念館“遺夢、尋夢、追夢、築夢、圓夢”的時間軸穿越時空隧道,從凝聚著八步沙三代愚公激情與悲壯、成就與輝煌的感人事蹟中感受堅守與奮鬥的壯舉,領悟信念與意志的傳奇,甘願為圓夢綠色家園做貢獻的精神,也算不虛此行!

關注絲路文博網,更多資訊等你瞭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