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舊樓加裝電梯 廣州各區紛紛推出“新政”

推動舊樓加裝電梯 廣州各區紛紛推出“新政”

加裝電梯前

推动旧楼加装电梯 广州各区纷纷推出“新政”

加裝電梯後 ■廣州市海珠區聚德西社區舊樓加裝電梯前後對比圖。 受訪者供圖

■關注舊樓加裝電梯新探索1

舊樓加裝電梯常遇阻力,廣州一些街道為此嘗試新做法

海珠區聚德西社區設調解“兩會”制度 為“裝梯”提速

■統籌:新快報記者 朱清海

■採寫:新快報記者 朱清海 鄧毅富 李應華 謝源源

繼2018年新加裝舊樓宇電梯150宗後,2019年3月,廣州市海珠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今年繼續開展舊樓宇加裝電梯,試點老舊小區成片加裝電梯工作。新快報記者走訪發現,加裝電梯是好事,但也困難重重。對此,廣州市一些街道努力尋求破解之道。海珠區江海街聚德西社區就專門設立加裝電梯調解工作“兩會”制度,有效破解加裝電梯難題,社區50多棟舊樓過半實現了電梯夢。

案例:業主為加裝電梯擬租低層物業

近日,海珠區素社街道雅墩街 3-15 號大院一些居民向新快報記者講了他們的心願,為舊樓加裝電梯,他們幾經周折仍然無果,希望得到相關政府部門的支持,實現電梯夢。

居民黎先生說,雅墩街3-15號大院有3、5、7、11、13、15等6梯住戶要求加裝電梯,並已有超過三分之二的業主贊成並簽名同意加裝電梯。今年5月至8 月,他們與電梯安裝公司及設計院進行實地勘測,認為相關加裝電梯方案對樓宇結構並無影響。經過實地測量,7號梯採用外掛式僅需佔地6平方米。而3號剪刀梯加建電梯需要使用一樓和二樓的部分地方,兩層合計需要使用一樓業主廣州市聯星橋東經濟合作社的物業13.71平方米。

2018年8月28日,申請加裝電梯的業主向聯星橋東經濟合作社提交了《關於雅墩街小區申請加裝電梯的請示函》,表達了加裝電梯的願望,並說明了加裝的做法,希望有償使用部分地方,長期租賃或按市場價購買均可,希望合作社大力支持。但是,合作社表示,空地屬於集體所有。按照規定,如需佔用,必須經全體社員討論通過方可辦理。至今年4月,加裝電梯的居民代表與合作社溝通無果。

日前,新快報記者參加了海珠區素社街道城管科召集的雅墩街小區加裝電梯溝通會。加裝電梯居民志願者小組代表明確表示,希望向合作社租賃或購買首二層部分物業。對此,合作社有關負責人表示,雅墩街小區1-2層是生產社集體的物業,3-9層出售給個人。首二層有3000多平方米出租,承租方用租來的物業經營公寓、倉庫、餐飲店和商店。部分業主擬加裝電梯的方案此前在社內的大會上溝通過,加裝電梯的事沒有通過,主要原因是影響採光的三四樓住戶反對、影響樓宇的結構、影響村民分紅的利益等6個問題未能解決。

在溝通會上,街道城管科負責人表示,消防問題、結構安全問題和安裝電梯方案等交由政府部門去審核。“加裝電梯是好事,除了經濟補償,還有一些非經濟補償,對於這些事宜(合作社)可以再溝通”。

隨後,新快報記者跟隨城管科工作人員和居民代表實地瞭解雅墩街3-15號大院的情況,發現3、5、7、11、13、15梯擬加裝電梯使用現有樓梯位置,需要佔用一二樓的物業用地,同時也會對靠近樓梯單元的採光有一定影響,三四樓為甚。對此,街道城管科負責人指出,這幾個樓梯加裝電梯要徵得一二樓業主同意租用用地外,還要解決較低樓層單元的採光影響,這兩點是難點。

近日,為加裝電梯奔走的居民呂女士高興地告訴新快報記者,舊樓加裝電梯有了新進展。原來,經過再一次修改方案後,7號梯加裝電梯不用佔用車位了,也得到了更多業主的支持。

某小區:業主需求不同導致加裝困難

海珠區素社街道雅墩街3-15號大院加裝電梯受阻一事並非孤例。新快報記者瞭解到,舊樓加裝電梯遇到的困難,除因客觀原因較難滿足相關建築退縮和消防要求外,更多的是低層業主認為加裝電梯使低層房屋貶值,影響通風、採光等,因此強烈反對加裝電梯,業主之間矛盾協調機制尚未完善,嚴重影響舊樓加裝電梯進度。記者走訪瞭解到,在廣州,不少住宅小區的業主有加裝電梯的願望,但推進加裝電梯事宜時都遇到阻力。

黃埔區某小區的業委會主任告訴新快報記者,該小區有十多幢7層、樓齡18年的舊樓,其業主都有加裝電梯的需求,但申請加裝的樓棟都沒有成功。前後有3棟樓的業主想加裝,其中兩棟成立了籌備小組,發動過三次,均失敗。

這名業委會主任分析,該小區加裝電梯遇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的業主需求不同,很難協調。畢竟出錢加裝電梯的是業主,只要他們認為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就不會加裝,或者乾脆反對加裝。

這名業委會主任認為,政府可以在兩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強宣傳,二是成立專門的機構來引導業主,最好像廣州白雲區那樣成立電梯加裝中心,加強業主的協調。

探索:諮詢會和協調會減少意見分歧

如何破解舊樓加裝電梯遇阻的難題?對此,廣州市各區都在探索新的做法。

海珠區江海街有關負責人表示,老舊小區、舊樓、老齡化是江海轄區民生領域的新短板,該街道老年人口占戶籍總數17%,老舊小區80%以上樓齡超過25年,加裝電梯訴求集中、意願強烈。但加裝電梯涉及居民的切身利益矛盾比較集中,政府很難協調。

“加裝電梯矛盾的關鍵點在於居民意見不集中。”該負責人介紹,聚德西社區以社區黨委為平臺,不斷髮動社區黨員和熱心群眾參與,專門設立加裝電梯調解工作“兩會”制度,一個是加裝電梯諮詢會,收到居民樓宇代表發起的安裝電梯動議後,社區黨委吹哨召集街道城管科、區住建部門、規劃部門等,以會議形式為群眾提供政策解答;一個是加裝電梯協調會,社區黨委發動熱心黨員總結加裝電梯的工作經驗和問題清單,製作加裝電梯工作指導手冊,注意前期收集涉訴求的居民意見,發動社區黨員和熱心群眾上門做居民的調解工作,比政府工作人員上門效果好。

針對矛盾焦點問題,社區黨組織會及時組織街道城管科、綜治辦、司法所等科室與居民代表召開問題協調會,有力推動小區加裝電梯。新快報記者瞭解到,聚德西社區轄內的58棟樓宇,除了兩棟電梯樓外,已有6棟樓梯樓啟用電梯,9棟正在施工,6棟正在公示文件,13棟正在籌備中。通過推廣居民群策群力,合力解決自己家門口問題的共治共享經驗,目前,江海街也有17臺加裝電梯投入使用,另有12臺進行施工,37臺正在籌備中。

建議

連片加裝電梯容易凝聚業主共識

據統計,2012年7月1日實施《廣州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辦法(試行)》以來,海珠區共審批加裝電梯許可637宗、678幢,與2022年完成2522棟舊樓宇改造並加建電梯還有較大差距。

今年,民盟海珠區基層委員會海珠區政協政法組在《關於促進海珠區老舊社區微改造的建議》提案中建議,對整個小區進行統籌,完善市政設施、綠化,加建電梯方案整齊劃一,社區居住環境得到整體的提升,低層業主從中獲益,從而減少矛盾,加快舊樓加裝電梯步伐。

對此,廣東省城市社區建設研究會副會長周活寧認為,連片加裝電梯的戰略很好,可以以面帶點。他認為,連片加裝電梯還有助於推動小區成立業委會,因為加裝電梯涉及到全體業主的利益,如果訴求相同,就容易凝聚共識,降低了成立業委會的難度。

推动旧楼加装电梯 广州各区纷纷推出“新政”

■一位老伯正在使用加裝的電梯。

■關注舊樓加裝電梯新探索2

推動舊樓加裝電梯 廣州各區紛紛推出“新政”

提供平臺幫助居民減少矛盾,精準補助特困人員加裝電梯……

一個大院11棟舊樓宇,現已成功加裝7臺電梯,還有3棟樓宇正在推進加裝電梯。這一幕發生在越秀區梅花路3-21號大院。越秀區充分利用“社區論壇”“居民議事廳”等社區活動提供線下交流平臺和線上議事平臺,推動加裝電梯一事;老舊住宅加裝電梯服務中心,對老舊住宅加裝電梯的戶籍低保、低收入困難家庭、特困人員實施一次性精準財政補助……今年以來,白雲區不斷出招推動加裝電梯提速,解決群眾下樓難的問題。

新快報記者瞭解到,為了推動舊樓加裝電梯這項民心工程,廣州市多個區都出臺了相應的政策。

越秀區 加裝電梯數量全市排第一

越秀區是廣州的老城區,7層至9層的多層舊樓房存量大,其中未加裝電梯的舊樓多達4500多棟,特別是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無電梯住宅中居住老年人的數量持續增加,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成為高層居民尤其是老年居民的迫切需求。自2012年廣州市政府出臺政策鼓勵既有住宅加裝電梯至今,越秀區累計規劃審批1562宗,累計已完成加梯943臺,數量位於全市第一。

為推進加裝電梯,越秀區制定實施《越秀區既有住宅增設電梯財政補助經費管理規定》,對7層及以上舊樓成功加裝電梯給予每臺10萬元補助,對民政部門認定的低保、低收入等困難家庭業主分攤費用給予最高5萬元補助,避免盲目分配、粗放補貼。將加裝電梯告知備案材料從12項調減為7項,對規劃立案實行“一窗受理、協同辦理”。在區房管局成立加裝電梯服務中心,在區政務中心開設電梯預審專窗,在18個街道開設電梯諮詢專窗,引進電梯企業、設計施工單位和黨員義工,為市民提供一站式、全流程的諮詢服務,實現全區電梯增設窗口服務“全覆蓋”。

針對加裝電梯的難題,越秀區堅持居民自治,充分利用“社區論壇”“居民議事廳”等社區活動提供線下交流平臺和線上議事平臺,引導居民“自己的事情自己議,大家的事情共同議”。通過補償首層住戶、低層住戶無需分攤免費使用、個別高層住戶不分攤不使用等方式,促使各利益訴求方共同達成“最大公約數”。

為破解老城區電梯維養難的問題,越秀開展“電梯託管管家”項目,由專業公司提供安全員負責電梯維保和檢修,居民只花費650元一個月,就能安心使用電梯。目前已辦理58宗託管服務。此外,針對電梯資金籌集難、監管難的問題,聯合金融機構推出“免擔保月供裝電梯、電梯資金聯名使用”的金融服務,有效緩解群眾加裝電梯的資金壓力。

推动旧楼加装电梯 广州各区纷纷推出“新政”

■廣州市白雲區景泰街雲苑南社區多棟舊樓成功加裝電梯,方便了居民上下樓。 受訪者供圖

白雲區 成立加裝電梯服務中心

據統計,近年來白雲區推進舊樓加裝電梯不斷加速,從2016年核發25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到2017年的71宗、2018年的105宗。今年,白雲區通過搭建服務平臺、出臺補貼政策、優化審批服務、探索黨建引領等有效舉措,協調不同意見,將矛盾化解在源頭,加快了全區舊樓加裝電梯的步伐。截至10月底,白雲區共受理加裝電梯類案件479宗,已核發加裝電梯工程《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115宗,解決3700多戶群眾下樓難問題。

為摸清底數,白雲區於去年底開展老舊小區和老舊住宅加裝電梯的現狀摸查工作。初步摸查數據顯示,全區加裝電梯需求約3700臺,主要分佈在景泰街、三元里街、同德街、棠景街等,涉及約7萬戶、24.5萬人。

老舊住宅加裝電梯有什麼流程?鄰居有不同意見怎麼協商?這些街坊們在加裝電梯時關心的問題,如今有人來解答。今年4月,白雲區老舊住宅加裝電梯服務中心正式揭牌。

白雲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電梯服務中心搭建起政府、企業、群眾之間溝通銜接的橋樑,為市民提供加裝電梯籌備方法、技術要求、申報程序、維護保養等“全鏈條”信息,併為群眾展示加裝電梯的優秀案例和成功經驗。

今年,白雲區還出臺了《白雲區老舊住宅加裝電梯財政補助實施方案》。其中最大的亮點,是白雲區財政補貼政策凸顯精準補助的特點,對特定時間內進行老舊住宅加裝電梯的戶籍低保、低收入困難家庭、特困人員,實施一次性精準財政補助,確保需求人群、困難群眾裝得了電梯、用得上電梯。

增城區 率先推行連片加裝電梯

2018年底,增城區率先在廣州推行既有住宅集中連片式加裝電梯。規劃和自然資源部門統籌並由財政出資委託設計單位對全區14個典型小區942個梯口逐個勘查,並將審批流程簡化至三步即可完成,由被動等待審批轉變為主動服務,實行“統一規劃,統一申請,統一批覆”的審批模式。

同時,增城區也出臺了財政資金扶持政策,申請人在取得《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並向所在鎮街提出申請後,即可獲得每臺10萬元的政府補貼,破解了“資金難”問題。目前,增城區根據試點社區居委申請已批覆新塘鎮水電二局社區、新世界社區、新康社區、荔城街荔城碧桂園社區、石灘鎮碧桂園豪苑社區5個連片加裝電梯試點、共計441個梯口,較往年該區加裝電梯審批數、建成量均大幅增長。

新塘鎮水電二局社區是連片加裝電梯試點之一,該社區住宅是上世紀90年代初建成的,6至8層樓梯房對於加裝電梯需求很大。居民黃伯表示,他所居住的樓宇通過連片加裝電梯模式,從申請到施工只花了兩個月時間。“集中連片加裝電梯省事又省時,一次性解決了手續流程問題。”

目前,增城各鎮街和社區居委共設立了35個加裝電梯諮詢點,提供諮詢、協調和指導服務。同時,相關部門聯合定期深入社區開展加裝電梯政策宣傳、業務培訓和協調服務等活動,積極解決加裝電梯疑點難點問題。

說到舊樓加裝電梯補助,不得不提到荔灣區。2017年8月,荔灣區在全市率先實施“百梯萬人”舊樓宇加裝電梯行動,對符合條件的每臺加裝電梯給予10萬元財政補助。近日,新快報記者從荔灣區住建局瞭解到,2019年1月至9月,荔灣區發舊樓宇電梯加裝建設許可證259件,2019年1-9月荔灣區核發舊樓宇加裝電梯使用許可證201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