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華為還是買蘋果?理性對比四個方面,告訴你兩者真正的差距

買華為還是買蘋果?理性對比四個方面,告訴你兩者真正的差距

幾年前的高端手機市場,被蘋果和三星牢牢佔據,其中三星的S系列主打時尚,而Note系列主打商務,跟iPhone展開較量。但回顧整個智能手機的發展歷史,驚奇的發現每一次大的創新幾乎都是蘋果的引領的,比如大屏觸控方式、指紋識別、線性馬達等等,即便是安卓手機上很早就出現過的人臉識別,也是在蘋果Face ID之後,才重新迴歸的。所以蘋果充當的是創新者角色,而安卓更多的是跟風。

買華為還是買蘋果?理性對比四個方面,告訴你兩者真正的差距

但是這幾年形勢變了,華為在5G、摺疊屏、處理器、拍照等各個方面都在發力高端,而蘋果創新乏力,很多人都在糾結到底選華為還是選蘋果,今天筆者就理性對比四個方面,告訴你很實在的答案,來看看兩者真正的差距!

外觀

買華為還是買蘋果?理性對比四個方面,告訴你兩者真正的差距

作為一個沿用了三年的外觀設計,iPhone 11 Pro系列的外觀已經毫無亮點可言,正面跟iPhone X完全相同,四邊等寬的設計,加上超窄的邊框,現在看起來仍然十分的驚豔,而寬大的劉海屏看了兩三年能接受的也全都接受了。而背面在一整塊玻璃上做到了磨砂背殼和亮面的凸起,並且在凸起上承載了三攝等模組,這樣的工藝保證了整機背面的一體性,蘋果的工藝果然厲害,但也的確很醜,只能算是醜的精緻吧!

買華為還是買蘋果?理性對比四個方面,告訴你兩者真正的差距

而華為在設計上就大膽又激進的多,從P10的草木綠配色,到P20的極光色,再到Mate 20的浴霸式設計,後來的P30的天空之境以及Mate 30 Pro的瀑布屏和“奧利奧”三攝,每次都有創新,次次都是經典,我更喜歡華為的外觀設計。

屏幕

買華為還是買蘋果?理性對比四個方面,告訴你兩者真正的差距

屏幕是手機與我們交互的窗口,也是硬件成本的大頭,屏幕的好壞嚴重影響了我們的使用體驗。而在屏幕方面我認為蘋果要比華為好很多的,目前蘋果、三星和一加採用的都是頂級的OLED屏幕,在iPhone 11 Pro上蘋果又提高了畫面的峰值亮度,在觀看視頻能能獲得高達1200尼特的超高亮度,從而讓畫面擁有更高的動態範圍,使得畫面更清晰銳利。而即便是iPhone 11,雖然LCD屏幕在參數上不起眼,但它也是目前最好的LCD屏幕,顏色很準很舒服。由於種種原因,華為在旗艦機上的屏幕也並不算出色,而且在P30 Pro上還有翻車,屏幕方面跟蘋果有差距。

拍照

買華為還是買蘋果?理性對比四個方面,告訴你兩者真正的差距

拍照方面兩者都是頂尖水準,我個人的觀點是蘋果勝在白平衡、動態範圍和拍照體驗,而華為則勝在夜景表現以及顏色表現和可玩性,而且兩者的技術路線不同,蘋果屬於“打磨黨”,即便上三攝也仍然是1200W,通過軟件算法充分挖掘硬件潛能,而華為則是“堆料黨”,把硬件堆到極致,配合軟件算法做到出色的拍照效果,沒有好壞之分,看你個人喜好。

系統生態

買華為還是買蘋果?理性對比四個方面,告訴你兩者真正的差距

系統和生態是蘋果的“護城河”,也是蘋果的核心競爭力。但我要說的是,華為在這方面進步很大,筆者的Mate 20 Pro前幾天剛剛升級了EMUI 10的正式版,相比EMUI9.1來說,UI更簡潔精緻彷彿年輕了十歲,系統設置去線留白不再臃腫,而且加入了大量動畫效果以及底層優化,讓手機操作更加順滑,拉近了跟iOS的差距。而在生態建設方面,華為也在大力打造自己生態系統,電視、筆記本、耳機、平板等等,我很期待未來華為生態能帶來什麼樣的體驗!

總結

買華為還是買蘋果?理性對比四個方面,告訴你兩者真正的差距

經過四個方面的對比後發現,華為和蘋果的差距正在一步一步縮小,況且今年蘋果的信號不好,讓華為利用5G產生了彎道超車的效果。其實華為和蘋果選擇還是很糾結的,我的建議還是選擇Mate 30系列的5G版本,雖然有些小遺憾,但是綜合實力對得起該價位的表現!況且今年蘋果的信號是硬傷,還不支持5G,買了不到一年就過時。或者做一個等等黨,等明年蘋果可能會帶來全新的外觀設計,更好的信號表現以及雙模5G。

華為和蘋果你會選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