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小蜜蜂
看到這個問題心情比較沉重,因為“披麻戴孝”太有畫面感。農村喪葬的禮節習俗大致可分為:喪禮、葬禮和祭禮。喪禮指下葬前的服喪守孝哀悼;葬禮是指葬式、葬法、墓葬規格以及陪葬等;祭禮是指對死者的祭奠和供奉。按照上面的說法,“披麻戴孝”應該屬於喪禮範疇,而不是葬禮。下面就說一下“披麻戴孝”的講究和來歷。
一、“披麻戴孝”的講究
“披麻戴孝”有哪些講究呢?根據《儀禮·喪服》記載,孝服有以下五等:斬衰、齊衰、大功、小功和緦麻。喪服等級不同服喪期限的長短、喪服質地的粗細及其製作均有不同。按規定,血緣關係越親、服制越重 ;血緣關係越疏、服制越輕。直到現在,也還有很多農村地區依“出五服”、“未出五服”等來描述血緣關係的親疏,只是大家多不知“服”是來源於古代喪服制度了。
其中上面講到的斬衰,是五服裡面最重的孝服,以粗劣的生麻布製作,不緝邊。以兩條麻布帶,一條束腰,一條束髮冠,稱作“苴絰”。用竹製而不加修理的哭喪棒,稱作“苴杖”。穿菅草編的粗草鞋,稱作“菅屨”。後世也有用麻布片披在身上代替斬衰,叫做“披麻戴孝”。 孝服的顏色分白、黑、藍和綠。兒子、媳婦、女兒的關係最親密,要穿棉製的白色衣褲。戴孝則是在衣袖上端戴上孝布,如果死者是男性,則戴在左袖,女的則在右袖。
二、“披麻戴孝”的來歷
關於“披麻戴孝”的來歷民間有很多傳說,其中一個與泰伯有關。據史料記載,泰伯生於殷高宗武丁十四年四月初四日,卒於武乙丙寅年壽九十一歲。相傳,泰伯去世後,吳人悲痛欲絕,哭聲震天,他們爭相向他的遺體敬獻鮮花,以至於葬禮那天滿山遍野的鮮花被摘沒了。由於泰伯生前最喜種麻,於是大家各採一束麻束腰間,以表達對泰伯的敬仰懷念和哀悼。後來,孔子給與泰伯極高的評價:“太伯可謂至德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有了孔子的讚譽,更提高了泰伯的影響力,所以腰間束麻就逐步傳遍華夏大地,演變成為去世的長輩“披麻戴孝”的喪葬習俗。
《中庸》有言:“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 也”。意思是說,侍奉死者如同侍奉生者,侍奉已亡者如同侍奉現存者一樣尊敬,這是孝的最高表現。中華民族以“孝”著稱,“披麻戴孝”作為一種對逝者的尊重,更是孝文化淵源流長的一種表現。
煮酒辯春秋
農村葬禮上,披麻戴孝,這批麻是啥講究?有何出處?
農村老人百年之後,兒女們披麻戴孝,這是大部分地區的葬禮風俗。至於為什麼要披麻戴孝,相信大多數人不清楚。下面,筆者就來分享一下當地的說法:
源於一個傳說
據說很早以前,一位老婦人有三個兒子,因為老婦人年事已高,已經到了商量著做棺材、辦後事的時候了,而每次三個兒子都是爭執不斷,甚至還大打出手。
老婦人聽了之後非常傷心。第二天就將三個兒子叫到自己床前,告訴他們自己死了不用棺材、不舉辦葬禮、也不用土葬,只需要用身下鋪的席捲住找個沒人的地方扔了就好。但是,需要答應她一個條件,就是從今天開始每天看看門前大樹上的烏鴉和貓頭鷹。三個兒子“喜出望外”,想著終於不用花錢了,就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通過長期的觀察,他們發現:烏鴉很小的時候都是老烏鴉外出尋找食物,來了餵給小烏鴉吃;等小烏鴉長大了,老烏鴉老了不能再外出尋找食物的時候,就變成小烏鴉尋找食物來給老烏鴉喂。而隔壁樹上的貓頭鷹則不同,小的時候也是老貓頭鷹找食物餵給他們,但到了老貓頭鷹不能外出尋找食物的時候,小貓頭鷹不是去找食物餵給老貓頭鷹,而是吃掉了老烏鴉。
看到這裡,三個兒子算是明白了,痛哭流涕非常後悔,都說從現在開始一定要好好孝順老母親。可說來也怪,等他們回去之後,老婦人已經走了,再也沒有留給他們盡孝的機會,正所謂“子欲養而親不待”。
所以,在為老婦人舉行葬禮的時候,他們選擇像烏鴉一樣身穿素色衣服;並在身上批麻,顏色看起來跟貓頭鷹一樣,目的是為了告訴已經百年的老母親——“老婦人要他們明白的道理,他們明白了、也記住了”。
之所以這個習俗流傳下來,一來是為了表達對逝去人們的思念、不捨和懷念;二來,也是為了提醒後人,要善待自己的父母,尊敬他們、孝順他們。
披麻戴孝的出處
《儀禮》。儀禮中規定喪服要使用麻衣,並且分為斬衰(cuī)、齊衰(齊zī)、大功、小功、緦麻(緦sī)五個等級,稱為五服。五服分別適用於與死者親疏遠近不等的各種親屬,每一種服制都有特定的居喪服飾、居喪時間和行為限制。
您那裡關於披麻戴孝,又有怎樣不同的說法呢?
歡迎電擊右上方紅色【關注】,【農策分析】帶您瞭解更多三農資訊、幫您解讀更多涉農政策!農策分析
披麻戴孝是中國傳統葬禮中的主要組成部分。生有養、死有葬是中國孝道文化的重要基石,“養老送終”,已經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的骨髓。《中庸》記載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也就是說,體現地給去世的雙親安排後事,是孝道的最高表現。所以,自周朝開始,我國已經有了明確的喪禮,而後經過孔孟的“復禮”及後來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中國的孝道文化越來越受重視。所謂“慎終追遠”,就是仔細謹慎的辦好父母的喪葬禮儀,並在日後辦好父母死後的祭祀事項。
中國的喪葬禮儀中,孝子孝女披麻戴孝是基本的講究,其他還有,孝大孝女必須腰間捆著麻繩,孝子必須手柱孝杖,孝女孝婦必須有人攙扶,孝子的鞋不能完全穿上,必須汲拉著鞋,就是不能把鞋完全提上,要踩著鞋的後綁。那麼以,這些規矩到底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以個意思呢?
其實,傳統文化的形成,大都不是一個人立下的規矩,是在長期的發展傳承甚至演變中而形成的,但人們習慣把每一種事情都找一個源頭,而這些源頭,往往被安排到大人物身上,因為只有大人物才有號召力。
民間關於“披麻戴孝”的來歷有好幾個版本,有的說來自原始社會。那時候人的尾巴還沒有完全退化掉,人到老了快要死的時候,尾巴就會發黃無力,這時候其子女知道其大限已到,便要將其吃掉。這種規矩相沿很久,隨著人們的大腦越來越發達,有一個老人快去世時,感受到這種悲哀,感覺這是人類的奇恥大辱,因此離家出走。其子女拿著麻袋到處找他,又當席子又當被,在山上找了他幾天,找到他時,他已經死在一個山洞裡,身體已經發臭。子女用麻袋蓋著頭捂著鼻子嘴,放聲大哭。其實,這個傳說經不起推敲,因為人還沒有脫去尾巴的時候,還沒有文明到發明麻袋。
還有一個傳說,說是一個老太太有兩個兒子,但老太太漸漸老去的時候,兩個兒子都不孝,老人把三個兒子叫到跟前,說自己死後不要厚葬,找個席筒卷出去即可,但要求三個兒子在他死前,每日都要看看門前樹上的烏鴉和貓頭鷹。這樣,老人死前的這一兩年,三個兒子發現小烏鴉會反哺老烏鴉,而小貓頭鷹會吃掉老貓頭鷹,這樣一輩一輩傳下去,烏鴉老了都有很好的歸宿,而貓頭鷹都要被子女吃掉。終於明白了做人的道理,為了記住烏鴉與貓頭鷹善惡孝逆的教訓,在母親死後,他們他們模仿烏鴉羽毛的顏色,穿一身黑色衣服,模仿貓頭鷹毛色,披一件麻衣,並下跪拜路。後來,人們便世代相傳,在親人去世後穿素色衣服,披麻戴孝。
更流傳更廣的傳說,便是來自於克己復禮的孔子。說是孔子母親快要去世時,孔子正在陳國講學,聞報後抓了塊白麻布當頭巾,穿了件白袍當外套,拿起一條捆書簡的麻繩束在腰間,未及穿好鞋就往家裡奔。等到送葬的時候,孔子已經哭得腰疼腿軟,只好拄著一根柳木棍。要知道,古代的學士們,頭上都要戴頭巾的,所謂“羽扇綸巾”,是學士們的基本打扮。而孔子所在的時候,已經有了絲織品和麻布,孔子設館講學時,並未受到統治階級重視,所以那時候不是上大夫,戴個麻布頭巾完全正常。而當時,棉花織出來的麻布本來就是白色的,如果需要其他顏色要人為地染上去,所以白色代表素淨和純真,孔夫子披麻戴孝,就是表示他對母親的純真孝心。而他柱的柳木棍後來演變為孝杖(我們這兒是用幾根高粱秸子紮在一起當孝杖),表示父母死後自己失去依靠,只得拄杖而行。而踩著鞋綁,就是說明父母喪事是天下最要緊的事,急得連鞋都顧不上提上。
應該說,把披麻戴孝的來歷演變到孔子身上,是人們對於孔子的尊敬。而事實上,喪禮的形成不會來源於某一個人,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孔子之前,周禮已經有了"五服制度”,根據人們和去世之人的血緣遠近,規定了不同的 5 種喪服,血緣關係越親、服制越重 ;血緣關係越疏、服制越輕。而披麻戴孝,便是血緣最近的人,也就是子女的服飾,稱為“上孝”。後來,這種五服制度,演變為人們論家族親人間血緣遠近的一種稱呼,通常指五服以內為近親,不可通婚。
綜上,披麻戴孝是中國傳統葬禮中的一部分,是表達對親人的終極哀思和尊重,來源於誰並不重要,只是表達了人們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承。當然,隨著社會進步,人們逐步改變觀念,改薄養厚葬為厚養薄葬,老人生前盡孝,那是最為重要的。死後哭得再厲害,禮道再全,老人也啥都不知道了。
齊東晏子
這是來源於一個傳說。傳說有一位老人家知道自己時間不長了,就開始準備自己的後事。但是家裡的三個兒子天天為老人家的後事吵鬧,誰也不願意多處一分錢。
老人家看到這個情況,很傷心。於是,有一天她把三個兒子都叫來,告訴兒子說,她死了之後不需要給她準備棺木,也不需要準備靈堂紙錢,只需要用一個草蓆把她的失身裹了扔到郊野之外。
兒子因為不需要花錢了就很高興,但是老人家說她有一個要求,就是要求三個兒子要每天去門口樹下看看烏鴉和老鷹。
於是兒子就照辦了,每天去看烏鴉和老鷹。他們發現,烏鴉小的時候,老烏鴉到處找食物餵養小烏鴉。等到老烏鴉老了,小烏鴉就反過來找食物餵養老烏鴉。
而老鷹小時候的情況和烏鴉相同,但是老鷹老了之後,小鷹卻沒有像小烏鴉一樣出去找食物,而且是把老鷹給吃掉了。
看到這樣的情形,三個兒子非常難過,覺得自己對不起老母親,於是趕緊回家找自己的母親。但是,當他們回到家的時候,發現母親已經不在了,他們再沒有機會孝順自己的母親了。
所以,後來給母親舉行葬禮的時候,為了紀念老母親的教導,也為了讓母親知道自己錯了,所以就選擇了跟烏鴉一樣顏色的衣服,並且在身上披上了一層麻衣,因為麻衣的顏色跟烏鴉相似。
就這樣,這個習俗慢慢就流傳下來了,用來表示對死者的一種孝順和懷念。
兜兜裡有花花
披麻戴孝不光是在農村流傳,在全國各地都有流傳,覆蓋城市和農村。只是有繁有簡而已。披麻戴孝的“麻”字,指的是“桑麻”編織的粗糙麻片,然後經過縫製成孝服了,專門用於喪葬禮服,也就是“孝服"。它是五服之一,是承孝人的孝服,它和斬衰服、齊衰服只是輩分上有區別,但和大功服、小功服友較大的區別,因為大功服和小功服多用於女眷們披戴,
人們常常以觀五種孝服來判斷和死者的親疏關係,
不過,我們現在能看到的只一般地白布孝服了,沒有那麼多講究了。至於披麻戴孝的出處,可以說只有一個,別的網友已經百度出來了,我就不再贅述了。
170937601劉捕頭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喪禮習俗上,一般家屬都需要披麻戴孝。而這穿的衣服,通常是灰色和白色兩種,其材質一律採用麻衣,那這披麻習俗究竟有何講究呢?
披麻戴孝這種習俗,最早出現於周朝,《尚書·周書》記載,周康王在祭祀先王時,曾“反喪服(回去穿喪服)”。這種喪服,便是以麻為材質製成。
儒家九經之一的《禮儀·喪服》記載:喪服,斬衰裳,苴絰杖,絞帶,冠繩纓,菅屨者。
這段話翻譯出來的意思便是:把粗麻布斬裁做成上衰下裳,用粗麻做成麻帶,用黑色竹子做成孝杖,用黑麻編成絞帶。用六升布做喪冠,用枲麻做冠帶,用菅草編成草鞋。
透過這段描述,我們不難發現,在周人心目中,麻制的服飾在喪葬中的地位是相當重要的!
至於古人為何要披麻戴孝,這就不得不談三點傳統文化中的概念差了:
1、今天白色被看作聖潔的象徵,可在古人眼裡白色代表著凶煞之色;
2、古人認為靈魂是存在的;
3、麻是最廉價、大眾化的衣服材質。
接下來,我們一點一點的講。
一、白色象徵著凶煞
古代天子有五時衣的說法,分別是春青、夏朱、季夏黃、秋白、冬黑,其中秋白象徵著肅殺之意。
這種觀念的形成,和古人認為秋冬相接時,萬物凋零,大地都失去了生機之感。
二、古人眼中的靈魂
古人相信來世、靈魂的存在,而靈魂一般是白色的。
在祭祀先祖時,如果穿的是其它顏色的衣服,容易被鬼魂注意到,唯有白色的喪服具有隱蔽性。喪服就如同作戰服裡的迷彩服一樣是起隱蔽作用的,不過雙方針對的對象不同。
三、麻的廉價易獲取保證了民間也能使用
任何一種東西流行,都離不開它要符合大眾化的要求,麻便是這樣一種產品。
古人絕大多數都靠田地吃飯,家家戶戶基本都要靠種麻來獲取衣服,這就決定了麻這種植物是古人最容易獲取的衣服材質。
所以,使用麻作為喪服材質,也是有成本上的考慮。
大家好,我是沁書君,一個專注傳播傳統文化的人。
沁書悅讀
披麻戴孝的意思是家裡面長輩去世,後背子孫要身穿麻布衣,頭戴白布表示盡最後的孝道,屬於對死者的一種深切哀悼,其他親人都是手臂或者腰間綁一條白布,有的地方是黑色的布,所謂的披麻其實就是粗布麻衣,表達的就是對死者的哀悼,這種在民間屬於比較統一的民族風俗,屬於喪葬文化中的一種環節。
要說到這個習俗的出處,其實要講到中國傳統裡面的血脈和家族形式,也就是大家認知的五服觀念,什麼是五服呢,其實估計有很多人不清楚五服到底是什麼,五服其實就是一個家族裡面親屬之間關係遠近的一個範圍,五服是以父系封建社會的產物,也就是圍繞男性血緣關係來認定關係遠近的一種形式。
五服是屬於圍繞自己為中心的上四代和下四代之間形成的血緣家族關係網,也就是說把自己放到中間的位置就形成了所謂的九代九族,五服關係就是跟喪事穿戴有直接關係的,一般對於喪事的五服都是根據死者為中心向後背,這裡以死者為長輩為基礎,後背裡面的穿戴來區分關係遠近,披麻戴孝是區分五服最直接的方式,從喪事上穿著的衣服來區分主次。
而麻衣就成為了喪葬中直系親屬必須要穿戴的,五服麻衣根據麻布的種類來區分, 其實這個最早初衷《儀禮》,裡面講述了辦喪事必須要身穿麻衣頭戴孝冒,五服戴孝之說也出自《儀禮》,當然在古代民間還有一個民間故事流傳了披麻戴孝的來歷,但是這個故事跟《儀禮》沒有任何關係,只是一個民間傳說。
話說古時候有一個農村老婦人,辛辛苦苦把兩個兒子養大成人,當兒子長大後各自成家,併發家致富變得有錢,雖然有錢了但是兩個兒子並不孝,老婦人作為母親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兒子不孝而記恨,而是還在自己有生之年想通過自己的行為來給孩子進行最後一次教導,老太太用自己最後的時光來引導自己的孩子痛改前非。
老太太在晚年身體不好,有一天叫上兩個兒子到床前,對兩個兒子說,自己估計沒有多少日子可活了,讓兩個孩子不用給自己花錢辦理後事,只要用席子和被子捲起來丟到山溝裡面就可以了,兩個兒子聽到母親這樣說,不用自己花錢,內心高興及了,但是老太太有一個要求就是要兩個兒子每天房前樹下觀察一會烏鴉的生活方式就可以。
在兩個兒子每天觀察烏鴉的生活方式很久一段時間,看到了烏鴉每天餵養小烏鴉的場景,而小烏鴉在一天天長大學得了生存技能,這個時候曾經哺育小烏鴉的老烏鴉漸漸老去,而小烏鴉反過來餵養老烏鴉,兩個兒子看到這一幕後豁然驚醒,這是母親在教導自己不要做不忠不孝忘恩負義之人,於是他們回到家中想對自己母親道歉,只是家中留下的只是一具冰冷的屍體,兩個剛剛驚醒的兒子沒有來得及盡孝道,非常悲痛,於是厚葬了自己母親,自己在辦理葬禮開始就身穿麻衣,表示悲痛之情,因為自己的母親一生都是身穿麻衣養育自己,自己沒有盡到孝道,自己沒有資格去穿更好的衣服,這個故事後來流傳開來成為了喪葬穿戴的標準。
當然這個只是一個故事,民間流傳的故事,真正的身穿麻衣盡孝的還是《儀禮》裡面記載的,秦朝以前的統治者規定下來的規矩,凡是王族有人去世,臣子必須身穿麻布,不得在辦喪期間身穿華麗衣服,這個規矩也慢慢的流傳到民間,成為了民間家族關係遠近重要程度的一種方式和代表,當然現在和以前改變了很多,絕大多數地方已經不實行五服戴孝的做法了,而是直系子女披麻戴孝而已,簡化了很多。
無法超越的足跡
農村葬禮,講究披麻戴孝。送葬的人大都穿罩用一隻麻袋弄成披風樣式,從頭頂披戴到腰間,有的則是用麻繩捆住頭髮拖至其腰間,亦或用麻掄成線在其腰上捆住孝衣直到將過世老人送到墓地入土為安為止。而這種風俗與歷史上著名人物泰伯息息相關。
泰伯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長子。古公有三個兒子:長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歷,古公見小兒子季歷有一個聰明異常的兒子姬昌,有意要將天下傳位給他。但按當時氏族的傳統,王位只能傳給嫡長子繼承,後為成全父親的心願,曾三次推拒王位,後來甚至逃到荊蠻即後來所說的吳國並斷髮紋身。在當時紋身被看做是一種刑罰或是奴隸身上的印記,因此泰伯就不能當中原的王了。
泰伯這段經歷對孔子觸動很大,在讀到這段動人的歷史時他十分感動並拍案驚呼:“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認為泰伯真的是品德至高之人。
泰伯到荊蠻地區,帶來了北方的文明技術。他在新的環境中不畏艱辛,勇於開拓,促進了吳地經濟和文明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吳地人民的生活,為後世強大的吳國打下了基礎。
泰伯去世後,吳人悲痛欲絕,哭聲震天,百姓爭相向他的遺體敬獻鮮花,在他的葬禮那天滿山遍野的鮮花被採摘無存。但許多後來者對其敬仰非常,認為不應空手奔喪,就商議太伯生前最喜種麻,於是大家各採一束麻束腰間,以表達對泰伯的敬仰懷念和哀悼。這件事被孔子極度讚譽,並逐步傳遍中華大地成為中華民族為去世的長輩披麻帶孝的喪葬習俗。
燕風
中國人口眾多,地域遼闊,各地的葬禮也不盡相同。僅就我們這裡而言,同一村子,就不一樣。都是火化,有的用骨灰盒,有的用棺材。有的大破孝,有的小破孝。大破孝就是孝子穿上孝衣,腰間繫上一條麻皮兒,這大概就是披麻帶孝吧,也不過是舊社會遺留下來的習俗而已。
夕陽紅41566
其實並不復雜,在古代麻可做很堅硬的紡織品,披麻代表著堅靱的孝心,我是這樣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