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韶山

向往-韶山

韶山是毛泽东的故乡,韶山的知名度来自毛泽东。对外人来说,向往韶山是崇拜和敬仰毛泽东;对韶山而言,毛泽东是韶山之魂,是韶山人的骄傲;对毛泽东而言,韶山是故地,是中国彪炳史册上一代伟人的诞生地。向往韶山,到韶山一游,成了我青年时代的一个夙愿。于是,笔者曾两次走进了神秘的,向往已久的湖南韶山冲。

走进韶山冲,给我的第一印象:韶山冲确实很美。远望韶山,峰立峦翠,屏障层层,田园锦绣,河山相趣,石壁泉、引凤亭、六朝松等韶峰八景四绝,雄奇幽秀,风月旖旎,滴水洞天,韶山银河,大红杜鹃,景致迷人,神奇韵味,时时处处风光,点缀灵秀山川,令游人叹为观止。韶山,是我们这次红色之旅的第一个胜地,而停留的时间只有三个小时。我们跟在游人后面,一边观赏,一边听着导游小姐介绍。我们了解到韶山的历史悠久,古属荆楚,相传舜帝南巡至此,景色优美,遂奏韶东,引凤来仪,百鸟和鸣,韶山故此得名。1990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韶山市,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我国四大革命纪念地之一,青少年传统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一区三地”的新兴城市。现有人口十万,面积210平方公里,风景名胜点近100个,是融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度假避暑于一体的综合旅游胜地。在韶山,我们还了解到毛泽东的祖籍并非是湖南的史实。韶山毛家祖先是由江西吉安迁徙而至,因为看中了韶山冲山清水秀,树木繁茂,土地肥沃,阳光充足,很适宜种植农作物和养家糊口。于是,毛氏后裔世代先居住在韶山滴水洞边的龙头山附近,后又迁居韶山冲。如果登高远眺,可以看到韶山山脉两处有龙脊彰显,似虎踞称雄之势,为韶山冲出了个毛泽东蒙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来不及登高远眺,去欣赏韶山冲这一奇观。

走进韶山冲,我们首先瞻仰的是“毛主席故居”,虽说还没到开放时间,可“毛主席故居”门前却已排出长长的参观队伍。我趁着排队的空闲,端详打量起这栋诞生伟人的普通农舍。农舍呈“凹”字形,为土木结构,泥砖墙,小青瓦。门楣上方有邓小平题写的“毛泽东同志故居”的匾额一幅。农舍坐南朝北,背山面水,屋前有一荷塘,塘中绿水莹莹,风吹过时,荡起缕缕涟漪。我站在农舍门前,满眼是青山翠竹,把小小农舍映衬得生气盎然。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随着人流走进毛泽东故居。从毛泽东的故居看,他们家族应该就是传统的农耕家族。尽管资料上介绍说毛泽东的父亲曾经过商,可是从这栋普通农舍家里的一切,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伟人毛泽东,还是在农民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其实这也难怪,中国的历史本来就是中国的故事。记得当年在部队服役时,我读毛泽东的各阶级分析这篇名著的时候,就深知他老人家有一种天然的农民气质。说老实话,我真不懂为什么在当今仍有很多人看不起农民。其实不然,中国的历史真的就是农民讲述的历史。我觉得,伟人毛泽东深懂此理。要不然,他老人家怎么会说,在中国,农民的问题解决不了,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真的,只有农民才是诉说中国历史的根基。

走出毛泽东故居,顺着路牌的指引,我们来到了毛泽东铜像广场。虽是中午,广场上依然人流如织。我举目眺望,广场四周松柏翠绿,伟人毛泽东铜像面朝东南巍然挺立,身着中山装,面带微笑,正视前方,手执文稿,目光炯炯。据导游介绍,铜像广场是经中共中央批准兴建的纪念毛泽东百年诞辰重点献礼工程。铜像重3.7吨,通高10.1米,象征着“10.1”国庆,再现了毛泽东出席开国大典时的风采。关于铜像,在民间至今还有一些美好的故事传说。当年在铜像运输过程中,车队到达江西境内,装运铜像的汽车竟突然熄火。大家揣测,可能是毛主席留恋当年浴血奋斗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而铜像在韶山冲揭幕那天,更是有“日月同辉、杜鹃花开”的奇特景象。这些民间传说,却寄托着人民群众对领袖毛主席的怀念与崇敬之情。

说实话,对游人来说,走进韶山冲,犹如走进了毛泽东的世界。毛泽东故居、毛泽东纪念馆等老景区光芒四射,魅力无穷。毛泽东铜像广场、毛泽东诗词碑林、毛泽东纪念园、毛泽东图书馆、毛泽东部分文物陈列设施等著名新景观,堪称观瞻之绝,为韶山增光添彩。尤其是经过40年改革开放实践的韶山人,思想解放,勇于创新,做起了毛泽东的生意,毛泽东所留下的一切,都成了现代韶山人的滚滚财源。毛家饭店到处可见,而由老一辈革命家王首道同志题词的“毛家饭店”仅此一家,就坐落在毛泽东故居对面不远,现已成了住守在韶山冲武警战士的营房。连毛泽东生前平时喜欢吃的红烧肉、苦瓜、辣椒,也成了游客们首选的菜肴。当然,我们在韶山参观,也没有忘记品尝毛泽东喜欢吃的小菜。不仅如此,在韶山冲,大街小巷的商店、超市,就连街头大小摊贩,到处都摆放着“红太阳系列产品”,到处都听到“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等歌颂毛泽东主席的歌曲。韶山,确确实实成了红色的海洋。今天之所以还有这么多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韶山冲缅怀毛泽东,就是因为人们渴望他老人家身上的那种民族精神,能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发扬光大。

神奇的韶山,讲述着一个伟人的传奇故事,记载着一段悠久的历史。如今,虽说毛泽东主席远去了,但毛泽东的精神永存,毛泽东思想永存。敬仰毛泽东,崇拜毛泽东的世界各国人民涌向这里,他们不分皮肤颜色,不分语言不同,共同沐浴着“毛泽东热”的浪潮。这就是两次韶山之行给我留下最难忘、最深刻的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