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AI大牛離職!賈佳亞告別優圖重返港中大

乾明 李根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傳聞已久,今日落錘。

最新消息,騰訊優圖實驗室負責人、騰訊優圖實驗室傑出科學家、騰訊T5賈佳亞教授,確定離職。

騰訊AI大牛離職!賈佳亞告別優圖重返港中大

他的下一步,將重返香港中文大學任教。

該消息最先由《晚點LatePost》曝出。量子位也從內部知情渠道獲得確認。

至於具體離職原因,尚未可知。

賈佳亞是誰?

香港中文大學終身教授,騰訊優圖實驗室傑出科學家,IEEE院士。

也是出自微軟亞洲研究院的AI大牛。

賈佳亞本科畢業於復旦大學計算機系,是香港科技大學和微軟亞洲研究院聯合培養的博士。

他有兩位導師,一位是香港科大的教授鄧智強,另一位,是微軟亞洲研究院沈向洋。

同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學前後,賈佳亞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做了一年半的訪問學者。

在香港中文大學,賈佳亞從助理教授做起,2010年升任副教授,2015年任教授。

他帶領團隊研究出的圖像濾波和逆向視覺問題解法,在學界和業界得到了廣泛應用。

他還曾擔任計算機視覺頂級學術期刊TPAMI和IJCV的編輯,多次擔任計算機視覺學術頂會CVPR和ICCV的領域主席(area chair)。

騰訊AI大牛離職!賈佳亞告別優圖重返港中大

在港中大,賈佳亞還帶出了包括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CEO徐立這樣的AI新生代明星人物。

2016年AlphaGo之後,AI狂飆突進,騰訊也以史無前例之勢加碼押注。

其中重要表現之一,在2017年5月從港中大引入賈佳亞加盟,任職騰訊優圖實驗室負責人,任傑出科學家,職級T5——騰訊技術研發最高級別。

騰訊優圖又是誰?

需要說明的是,騰訊優圖實驗室成立於2012年,至今已經成立7年。

並非為賈佳亞教授所建。

當時2008年,黃飛躍清華計算機系博士學成畢業,入職騰訊,隸屬SNG(騰訊社交網絡事業部),開始將清華計算機所學,應用在騰訊基石業務場景中。

其時,全球性的AI潮水湧動,也開始更為標誌性。李飛飛和ImageNet已經開始行動。

又過4年,2012年,Jeffery Hinton以深度神經網絡一舉打響AI視覺乃至整個行業春雷。AI復興,自此開始。

也是在2012年,黃飛躍和團隊4人在騰訊內部發起創辦優圖實驗室。

但在發展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甚至一度瀕臨解散。

其後是騰訊的強大應用場景,讓優圖自救成功,並最終成為騰訊AI領域名氣最響亮的實驗室。

騰訊AI大牛離職!賈佳亞告別優圖重返港中大

2017年賈佳亞加盟後,帶隊展開研發。而優圖還有另一條業務落地線,由北大出身的吳運聲和清華博士黃飛躍帶領。

賈佳亞團隊在深圳,吳運聲和黃飛躍業務線則總部於上海。

兩支團隊配合也甚密,並最終在騰訊AI研發力量中“碾壓式”(內部人士語)勝出。

騰訊AI大牛離職!賈佳亞告別優圖重返港中大

賈佳亞之於騰訊優圖的貢獻?

眾所周知,騰訊內部研發之前以賽馬出名,AI方面則有AI實驗室、騰訊優圖和微信AI等3大力量,分屬不同事業群,業務方向小有重合。

但2018年9月,騰訊宣佈把騰訊優圖升級為騰訊計算機視覺研發中心,加大投入,且不設KPI。

其後騰訊架構調整,優圖繼續隨騰訊高級副總裁湯道生一起,被劃入CSIG——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面向產業互聯網發展,整合了騰訊雲、互聯網+、智慧零售、教育、醫療、安全、LBS等行業解決方案。

騰訊AI大牛離職!賈佳亞告別優圖重返港中大

其中,騰訊優圖正是輸出AI力量的關鍵引擎所在。

在其後公開出席的活動後,賈佳亞也曾解釋,在經歷了平臺升級、公司組織架構調整後,對於優圖來說,不變的依然是技術—應用—社會主線。

總結起來是“三化”:技術普惠化、應用縱深化,科技人文化。

具體涵蓋產業和場景方面,優圖則核心以計算機視覺為核心,圍繞社交娛樂、工業生產、社會進步、前沿探索四大方向,深入到包括醫療、自動駕駛、工業、零售、辦公、文化、社會公益等十大領域的具體應用,加速研究成果的轉化。

騰訊AI大牛離職!賈佳亞告別優圖重返港中大

而且優圖確實也實現了騰訊近年在產業、學術和社會公益方面的代表性案例。

在產業端,有刷臉支付、家樂福智慧零售,以及騰訊醫療AI——覓影等知名案例。

而且今年騰訊在自動駕駛領域最重要的合作——與寶馬戰略合作,其中也是騰訊優圖的技術。

騰訊AI大牛離職!賈佳亞告別優圖重返港中大

在學術端,騰訊優圖在近年聯合廈門大學等高校,基本成為了騰訊在計算機視覺方面的大頭輸出地。

這自然與大牛坐鎮密切相關。

不完全統計,賈佳亞入職一年之後,實驗室發表了超過50篇的論文,其中不乏ICCV、CVPR等頂級學術會議,僅在今年ICCV 2019,就中了13篇。

騰訊AI大牛離職!賈佳亞告別優圖重返港中大

此外,在騰訊引發最大反響的還是“AI尋親”案例。

今年2月,利用騰訊優圖的“跨年齡人臉識別”技術,騰訊成功通過一張3歲被拐的小朋友照片,在10年後幫助其與家人團聚。

這一善舉不僅引起了騰訊最高領導層關注,馬化騰等親自點贊,而且還進一步引發了騰訊願景的重新思考,醞釀並最終把科技向善,在騰訊創辦20週年之際寫進使命和願景中。

至此,騰訊優圖在騰訊內部的地位,可見一斑。

難逃企業研究院之困

然而,即便學術、業績和社會影響力均突出。

但騰訊優圖依然沒有逃脫“企業研究院”之困。

甚至賈佳亞離職的傳聞,並非一日。一個月之前的10月17日,知乎上還出現了匿名提問:如何看待賈佳亞即將離開騰訊優圖xlab?

一直以來,學術見長的科學家前往企業任職實驗室研究,難有兩全結局的案例。

在企業進行學術研究是否可持續?

也是圈內外老生常談的話題。

因為當前AI研究到技術落地,中間始終存在不小差距,而且研究往往投入大,對核心產品和主營業務見效又不會立竿見影。

騰訊AI大牛離職!賈佳亞告別優圖重返港中大

於是不少巨頭在新技術初期,往往還能對研究團隊禮賢下士,但其後一旦研究和產品之間涉及資源分配等矛盾,最後往往會拿不直接創造營收的研究團隊開刀。

試想一下,在任何公司內部,AI實驗室體量不小,一群科學家有很高的title和待遇,但沒有KPI,沒有實際價值產出,雖然交出學術答卷,但這怕是遠遠不夠的。

而且誰又能真正富到——花費千萬元重金去培養一個不產生實際價值的學術部門。

這樣的案例,國外有Facebook AI掌舵者LeCun,國內有騰訊AI實驗室負責人張潼。

他們都是因為上述研發和產品之間的關係,最後或調整或離職。

而更早之前,百度則完全實現了工程派對學術派的壓倒性勝利,吳恩達、林元慶等先後離職。

所以最終結局,多半都是新興技術研發期過後,科學家從企業研究院離開,轉身迴歸高校。

但這也並非壞事,因為大牛科學家迴歸學界,通常能有更廣泛的合作、不侷限於一家公司,可以影響更多的年輕人才。

賈佳亞教授還非常年輕,正處學術科研的黃金時期。

他會帶出更多的青年之星,也會推動更多前沿技術向前。

對於賈佳亞教授,唯有祝福~

量子位 QbitAI · 頭條號簽約

關注我們,第一時間獲知前沿科技動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