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臺63個偏遠山村有了“便民藥櫃”

三臺63個偏遠山村有了“便民藥櫃”

綿陽新聞網訊 “‘便民藥櫃’硬是方便,有個感冒啥的,買藥就不用跑那麼遠了。”近日,在三臺縣紫河鎮何家溝村衛生室,正在買藥的楊桂蘭老人告訴記者。何家溝村距離場鎮3公里多,平時群眾有個頭痛腦熱很不方便,自從村衛生室設置了“便民藥櫃”後,看病買藥就便利多了。

在村衛生室,村醫潘永華為老人拿藥,並進行了免費體檢(如圖)。潘永華說,這幾年村衛計室變化大,特別是扶貧攻堅工作開展後,該鎮中心衛生院為村衛生室添置了檢查床、藥櫃、紫外線移動式消毒車、理療器材等設備,打造了健康小屋,群眾的常見病、慢性病後期調理都能及時得到有效治療。

為切實解決群眾看病就醫難問題,三臺縣根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收集檢視問題,通過設置“農村便民藥櫃”,打通農村藥品供應“最後一公里”,切實解決偏遠農村地區群眾“購藥遠、購藥難、購藥貴”的問題。

紫河鎮中心衛生院院長王燕介紹,紫河鎮是三臺縣較為偏遠的鄉鎮,全鎮有15個村,有的村距離場鎮10多公里,群眾身體不舒服拿藥很不方便。如今該鎮13個村衛生室設置了“便民藥櫃”,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為優化便民“藥單子”,三臺縣針對邊遠地區“大病看不了,小病醫不好”的現狀,重點針對排查出的離城遠的13個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短缺、人才留不住、設備落後,9個鄉鎮村醫配備不齊、服務能力不高、藥品少,村民頭痛腦熱、普通感冒都治不了,也買不到藥等問題,按照“四明確”要求,“一對一”制定整改方案,開展健康醫療保障行動。通過加強全科醫生定向培養和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加大人才招考、激勵保障和聘用力度,採取“考、調、派”等方式為邊遠地區補充醫務人員27名。同時,積極開展中醫院、縣醫院、骨科醫院3家縣級公立醫院定點聯繫幫扶,專家定期坐診,深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主動送醫送藥上門。

目前,該縣對13個邊遠衛生院基礎設施投入43萬餘元,設立“便民藥櫃”63個,受益患者超過2.3萬餘人次。

□劉玉明 綿陽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鄭金容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