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協主席範迪安,評陳求之的“激揚文字”

中國美協主席範迪安,評陳求之的“激揚文字”

陳求之,1965年生於安徽望。激揚文字的倡始,書法革新家,深圳太陽山藝術中心創始人。

陳求之的水墨創作以傳統書法元素為先導,以漢字的結構形體之美為基本構架, 以現代水墨結合現代藝術構成作為輔助,深度挖掘所選擇的書寫內容,以字、詞、句當中所包含的豐富而深刻的文化內涵為旨,進而表達創作者不與人同的藝術理念與思想情感,創造性地迴歸到字、詞、句本初的內涵與形象表達。其在縱橫捭合間書寫著生命激情,打破多年以來的傳統書法程式,筆意相聯,恣肆磅礴。他的書寫章法佈局險、奇、絕,且胸有成竹,放筆直書,筆隨心運間完成筆墨一次又一次重構,從而達到連他自己都意想不到的自由奔放、酣暢淋漓的藝術效果,隨機生髮而又充滿靈性。

萬般儀象出心源

評陳求之的“激揚文字”

文 | 範迪安

中國美協主席範迪安,評陳求之的“激揚文字”

▲ 範迪安為陳求之題 筆開新境

作為中國文化精神的載體,中國書法的發展源遠流長,歷代名家輩出,使得中國書法的歷史積澱十分深厚。這份歷史的成果既為當代的書法家帶來研究和實踐的重大支持,也向當代的書法創作者們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如何在傳承和弘揚傳統的基礎上創新,是擺在當代書壇面前的時代課題。與此同時,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世界文化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中國的文化和藝術,特別是視覺形態的藝術包括書寫的藝術遭遇著全球文化浪潮的衝擊,面臨著圖像創造的挑戰,也是一種迫切的文化現實。因此,如何應對全球文化的激盪和衝擊,使本土的、民族的、傳統的藝術形式能夠煥發出新的時代內涵和力量,是中國藝術家都必須攻克的難關。傳統與當代、本土與全球所構築的文化關係,業已成為當代藝術創造的新語境,如果從這兩個角度來看中國書法的當代發展,我們要說迫切地需要一代書家用開放的文化姿態,同時具有堅定的文化理想來從事新的探索和實踐。正是在這樣的意義下,陳求之這些年來所做的書法探索具有特別的意義。

中國美協主席範迪安,評陳求之的“激揚文字”

▲ 名 |35×140cm |紙本水墨 2018年

陳求之不是專業書法家出身,他經過許多社會的歷練,特別是他南下深圳,在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一方面以藝術謀生,一方面接受到這個時代的社會文化的激盪,湧發出要以書法特別是書寫的方式體現自己精神追求的激情,力圖通過書寫的探索表達自己的情懷,也證明自己的創造潛力。他的這種文化理想是難能可貴的。

中國書法在當代的發展,可以說是百花齊放,形成了多元多樣多式的格局。當代書法既有比較側重於傳承傳統的一脈,也有許多表現個人性情的探索,新時期的1980年代以來,受到西方現代派藝術的影響,同時也受東亞地區包括日本、韓國書壇“書像派”、“墨像派”的影響和啟發,中國的現代書法也呈現出強勁的先鋒意識,在書法的觀念上湧現出許多個性的思考,在書寫的方式上也獨闢新徑,朝向對傳統書法邊界的突圍,在書法形態上則融入了現代視覺藝術的成果,更加註重書法形式的視覺張力,朝向書寫圖像的創造……如此等等,“現代書法”為拓展和更新書法的內涵乃至定義,都挑明瞭問題並且彰顯出求新倡變的文化精神。但是,對傳統的書寫觀念和書法方式進行更多的探索和更有膽量的突破,這方面還有很大的空間。陳求之的書寫實踐一是基於他對書法的當代發展、書法的可能性極大的熱情,另一方面他也找到一種屬於自己的突破方式,那就是把文字的形象性和書寫的精神性結合起來。他是一位十分高產的書家,這些年來積累了大批的作品,這次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展覽,比較充分地展現了他的創作面貌。當我們進入到他的書寫世界,特別是他的作品陳列的空間情境時,我們能夠更全面地看到他在書寫過程中的一個整體的精神狀態,看到他作品中展現出來的文字的獨特形象。

中國美協主席範迪安,評陳求之的“激揚文字”

▲ 器成 |35×140cm | 紙本水墨 2018年

中國書法的載體是漢字,本質上是漢字的形象性。中國文字以象形為源,既形成了世界文字家族中獨特的形態體系,也為中國書法提供了無限的創造動力。文字的發明與衍生推動著書體的產生與變革,書體的形成與更替促進了文字的傳播與應用,文字託身書法,書法承載文字,使中國書法成為既具實用功能又超越實用功能的文化符號,更成為書寫者心理、情感、學養、性格的化生。由於文字在結構形態上具有的象形特徵,使得文字的形象性保持了一種開放性,雖然已有傳統的無數形態,但仍然可以不斷髮展,陳求之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找到了探索的出發點。他以對文字的興致和感悟重新闡發文字的價值,通過“異態”的書寫方式突破結體構字的傳統法則,大膽地將文字的形象性這一根本屬性推向新的極致。在他的作品中,字體呈現出強烈的誇張和奇妙的構成,點畫間的邏輯關係具有超常規的樣貌,甚至可以說,他把文字的象形這一特徵發展為一種趨勢、一種意志,使書寫出來的字體內容更多如同畫面、如同情景、如同氣象。他把自己的書寫稱為“激揚文字”,恰切地表達了他書寫的理想正在於用自己生命的激情去駕馭文字、驅動文字、激活文字。在他的筆下,文字的生命得以蓬勃地發生和茁壯的成長。

中國美協主席範迪安,評陳求之的“激揚文字”

▲ 容 | 35×140cm | 紙本水墨 2018年

我們通常說書法創作要把握臨場的精神狀態,陳求之在每一次書寫的這個過程中,精神狀態是飽滿的、深入的、專注的、投入的,是把自己的生命和情懷都注入到筆端一種“臨界”體驗。他在長期的探索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辦法或者說一種方式,那就是提筆運氣,飽蘸濃墨,落筆無礙,一氣呵成,在筆勢的行進中,在筆線的運動中產生形象,也產生筆線的各種痕跡,既結出不同尋常的字體形象,又留下感性的甚至抽象的線條。可以說,他在“激揚文字”的同時也“激揚線條”,使線條在構築字體形象的同時形成“勢”與“韻”的視覺形態,把書寫的精神性推向了一種新的極致。

中國美協主席範迪安,評陳求之的“激揚文字”

▲ 上禮 | 35×140cm | 紙本水墨 2018年

陳求之在書寫內容上也有自己的追求。他在幾個主題上可以說是長時間的探索,一個主題是他對歷史和人文經典內容的尊重,書寫了許多古往今來的長篇詩章。在這些幾十米的大幅創作過程中,他既能夠很好的把握作品的通篇通幅的節奏韻律,又注意到每個字體在結體上的獨特造型,從字中出形,從筆線出意。他的那些鴻篇鉅製,在創作的醞釀過程中努力感受和理解詞章的內涵,在創作的表達過程中則得意忘形,因勢造型,以神寫形,讓人讀觀之際既感受到內容的精深博大,還感受到整體書寫形象的跌宕起伏。陳求之的另外一個主題是格言警句,這些格言警句不僅來自歷史的文庫,也來自他自己對於生活的體驗。他南來北往,在藝術的道路上也蒙受過許多坎坷,因此他對於生活的體驗和對於生活的嘆喟,很自然的流露在他的筆端。在這方面,他的作品體現出一種樸素、真誠和直接的精神傾訴。在一些具有生活情趣的字句之中,他很好的表達了他對生活的感受和對自然的嚮往,在極為純粹的書寫中,在形象、格式尤其是筆線的組織上,他把自己的經歷、閱歷、感想、懷想都放了進去,所以他的作品能夠展現出一種書家精神世界的豐富性。

中國美協主席範迪安,評陳求之的“激揚文字”

▲ 順 | 35×140cm | 紙本水墨 2018年

陳求之的作品會給我們帶來一種審美的陌生感,但是陳求之的書寫仍然把握住了中國書法最重要的屬性,那就是線條的運行和線條的生命,而恰恰在這方面,他比傳統的書寫方式更為尖銳和更為直接的指向線條的屬性和價值,特別是在書寫過程中呈現出無意識、下意識的和忘我的、超我的一種精神的展開,透過他水墨淋漓的筆線,留下了他精神活動的印記。在這一點上,他的書寫可以說是直達我們講的書法的最本質的意義。

在陳求之的大量作品面前,我們看到了一種在觀念、形式和技巧上內在關聯、交織互動的結晶。我們這個時代正面臨著文化的繁榮發展,一方面要承續和弘揚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要把我們傳統文化中那些體現文化精神的重要內涵傳承下來,並且能夠結合當代的感受發揮起來。另一方面我們在藝術的探索實驗創新這個層面還需要具備更多的勇氣和膽略。陳求之既能夠把握傳統的書寫精神,又能夠勇於開拓書寫的新的意境,這都是難能可貴的。他的作品體例超越了一定的規範,很難完全用“書法”來框定和衡量,這作為視覺藝術的拓展,也是一種新的類型。但透過他的探索,讓人看到在文字與書寫這兩個方面都還有更多的研究與創造的可能性,也需要用更深的學養和更高的修養來支持新的探索。陳求之正處在生命旺盛的中年,相信他將通過廣泛的學術交流與反饋,朝向更堅定的目標,並不斷激揚自我。

範迪安

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2014年8月

作品賞析

中國美協主席範迪安,評陳求之的“激揚文字”

退

中國美協主席範迪安,評陳求之的“激揚文字”

無事

中國美協主席範迪安,評陳求之的“激揚文字”

無為

中國美協主席範迪安,評陳求之的“激揚文字”

知足者富

中國美協主席範迪安,評陳求之的“激揚文字”

知無為

中國美協主席範迪安,評陳求之的“激揚文字”

中國美協主席範迪安,評陳求之的“激揚文字”

魚淵

中國美協主席範迪安,評陳求之的“激揚文字”

有信

中國美協主席範迪安,評陳求之的“激揚文字”

中國美協主席範迪安,評陳求之的“激揚文字”

中國美協主席範迪安,評陳求之的“激揚文字”

興廢

中國美協主席範迪安,評陳求之的“激揚文字”

中國美協主席範迪安,評陳求之的“激揚文字”

中國美協主席範迪安,評陳求之的“激揚文字”

中國美協主席範迪安,評陳求之的“激揚文字”

整理:《一幅好畫》編審部

主題:大師的藝術,大美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