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貧困縣裡 種架豆農戶們終於拿到議價主動權

新京報訊(記者 王紀辛 王穎)沽源是國家級深度貧困縣,也是全河北省最窮的3個縣之一,但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讓這裡幾年來逐漸發展成京北最大的錯季蔬菜生產基地,更成為當地群眾脫貧的重要支柱。可農戶們各自為戰,好蔬菜從來賣不出好價錢,比如當地的主要農產品之一架豆,定價權基本掌握在“菜霸”手裡。如今,這裡的農戶們終於通過抱團的方式,“歷史性”地拿到了議價主動權,而讓豆農們腰桿子硬起來的,就是此前來扶貧的“架豆縣長”和隨後成立的協會跟合作社。

國家級貧困縣裡 種架豆農戶們終於拿到議價主動權

沽源架豆協會。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講一口地道沽源話的扶貧縣長

“天鵝湖鬧繩去嘞?勞(老)太太嘞?”帶著新京報記者進村的路上,張天佑操著一口純正的沽源口音,和村民嘮著家常。當地村民都誇這位扶貧縣長的沽源話說的“可豪(好)呢!”

其實,在甘肅長大的張天佑,從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畢業後,第一份職業就是新聞播音,說話字正腔圓。可到了沽源,沒出半年,就能講上一口流利的沽源話,回京後還隨時能切換自如,這語言能力讓不少同事佩服。2017年4月,作為“環京津產業扶貧共同行動”的執行者,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辦公室主任張天佑來到河北省張家口市沽源縣,擔任縣委常委、副縣長,由於一口流利的沽源話,讓他和當地很多貧困戶很快熟絡起來。

國家級貧困縣裡 種架豆農戶們終於拿到議價主動權

張天佑(右一)走訪蔬菜大棚。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沽源是國家級貧困縣,地理方位處於北京西北400多公里,內蒙古高原的南緣,古長城外側,自古就是邊陲要塞。這裡沒有什麼工業支柱,但也有自己的優勢,沽源平均海拔1536米,光資源豐富,無霜期只有100多天。得天獨厚的冷涼氣候和豐富的地下水資源,讓沽源成為京北最大的錯季蔬菜生產基地,如今這裡的耕地,有近一半用來種植蔬菜、馬鈴薯、金蓮花,種植面積達60多萬畝,蔬菜種植業已逐漸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2017年,農業農村部會同京津冀三省市推出“環京津農業扶貧共同行動”,圍繞“技術援助一批、產品營銷一批、企業合作一批、典型示範一批”任務,向河北28個貧困縣,派出28名掛職扶貧幹部,這也是張天佑來到張家口市沽源縣的原因。

“架豆縣長”每天打150個電話找客戶

2017年的沽源,已經有了明確的功能定位,即“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地區產業已經轉向優質、高效、安全農產品供給,成為馬鈴薯之鄉、中國西蘭花之鄉和中國架豆之鄉。然而,在沽源的廣大農村,由於蔬菜種植都是一家一戶,小農經濟、各自為戰,長期存在農業收入偏低、收入非常不穩定的問題。

西辛營鄉東辛營村會計、沽源縣架豆協會秘書長潘鳳錄告訴新京報記者,“成立協會前,村民們沒有意識要聯合起來,價格上經常挨欺負,一到採收季節,賣架豆都得聽村裡‘賴貨’的,根本沒辦法商量。”潘鳳錄所說的“賴貨”,是專門控制蔬菜銷售價格的“菜霸”。

2017年6月29日,沽源縣架豆協會和架豆合作社在扶貧副縣長張天佑、河北省司法廳駐村工作隊的組織下成立了。

首批加入協會的,有21個種植村1000多戶農戶,其中包括500多戶貧困戶。有政府支持,菜價穩定了,外來採購的客商也明顯增多。架豆種植戶之間建立起微信群,每日發佈架豆行情,“農戶歷史性地掌握了議價主動權。”

產銷模式穩定後,為了提高農產品知名度,張天佑還協調自己的派出單位——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在央視農業頻道多次播出架豆專題節目和數千次免費廣告。

協會成立當年,沽源縣架豆知名度、銷售額實現雙豐收。有數據統計,全縣豆農近三年累計增收1億多元,畝均增收1600多元,僅這一項,直接帶動800多名貧困戶穩定脫貧。

潘鳳錄告訴記者,一進入架豆銷售季,每天向張縣長報當日價格成了他的一個規定日程。就在今年初,通過追蹤價格、種植面積,他們發現菜價“跳水”的苗頭。於是,7月30日、31日兩天,由沽源縣委、縣政府組織,召開扶貧產品產銷對接蔬菜交易大會,邀請來自北京、天津、石家莊、河南等地的30餘家商超、批發市場、餐飲企業、採購大戶的60餘位客商與當地合作社、蔬菜企業和菜農進行蔬菜產銷對接,幫助農民渡過難關。

國家級貧困縣裡 種架豆農戶們終於拿到議價主動權

張天佑(右二)詢問蔬菜大棚情況。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張天佑回憶,為了聯絡客商,那段時間他手機經常打到沒電,每天至少打150個電話。也就是從那時起,張天佑被當地農戶稱為“架豆縣長”。

觀察者變參與者 兼職策劃和文案

沽源,僅從名字就能直觀地感受到,沽源的水源地特質。這裡是灤河、黑河、白河的發源地。其中,灤河流入天津,白河、黑河發展為潮白河,滋潤北京。

“你是沽我是源,歡迎津沽人民品嚐來自故土家園的味道。”這句配合沽源農產品在天津6個直銷專區上市的廣告語,讓天津人看了,眼前一亮,代表天津本地區特色的“沽”竟和500公里外的沽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無獨有偶,如今北京市民在300家蘇寧小店買菜時,也會看到一段介紹,“有機蔬菜的產地來自潮白河源頭——沽源”。這樣的宣傳語,一下拉近了產銷兩地的距離,激發起消費者溯源的願望與對沽源蔬菜的親切感。

而在當地,蔬菜更是從昔日的“被貼牌”,轉變為用自己的名號挺進京津大市場。

為了讓京津市民儘快建立品牌認同,張天佑拿出自己當年做電視製片人的功力,變身“文案”,創作了一系列營銷宣傳語,策劃推廣沽源無公害蔬菜。

十多年前,當時還是製片人的張天佑,就已經和“農”結下了不解之緣。製作的電視節目都和農業新聞、農業致富能手有關。十多年後,張天佑有機會從一個行業觀察者變為深度參與者。

近期,身為沽源縣委常委、副縣長的張天佑還在做的一件事,就是策劃推出“沽之源”區域公用品牌體系。這樣做的目的是,搭建沽源農產品流向城市消費者的銷售渠道,帶動當地貧困戶持續增收。為了支持農戶發展高端蔬菜產業,張天佑還自掏腰包購買了有機蔬菜會員卡,讓自己和身邊人都成為忠實消費者。

扶貧扶成了村民的“親戚”

兩年扶貧工作,張天佑在不少沽源村民眼中,變成了他們的“侄兒”“老弟”“叔”,甚至是小孩子的“爸爸”,這種變化是如何發生的?稱呼的背後又有哪些故事?新京報記者在沽源特意和張天佑的“親戚們”聊了聊。

在西辛營鄉政府所在地,小夥子馮志春正在他的“夢翔”打印社忙活,旁邊的一臺複印機開始一頁一頁地吐出成品,打印的是鄉里用於公益崗的協議書。

見到張天佑進屋,馮志春立刻起身,“叔,你咋來了?”“我來看看你。”一問一答,彼此毫無生分感,就像叔侄倆,對話都帶著濃濃的沽源口音。

國家級貧困縣裡 種架豆農戶們終於拿到議價主動權

開打印店的馮志春。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今年28歲的馮志春,1米85的個子,陽光帥氣,但小時候的一場車禍,讓他失去了一條腿。馮志春的父母都是本分的農民,在東辛營村種架豆,靠著勤快,收入也不錯,過去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孩子。2017年,張天佑在村裡走訪中得知馮志春媽媽的心事,又瞭解到馮志春接受過計算機培訓,在北京打工期間,每個月3000元的工資還要支付食宿,辛苦不說,有時還不能按時拿到工資。

2018年開春,一間名為夢翔的打印社在鄉政府附近開業了。

從店名到標誌設計,都是張天佑一手操辦。除了享受配套政策,張天佑還幫著籌資20000多元,加上自己的3000元,夢翔打印社有了噴繪機、複印機等設備。為了讓打印社“不斷炊”,還專門為志春對接打印需求多的部門,同時把打印社納入村級電商聯絡站,擴展業務範圍。

張天佑告訴記者,他挑選幫扶對象的唯一標準是,“人好”。幫扶過的貧困戶,如今也都成了張天佑的“親戚”。

比如,在蓮花灘鄉丁莊灣村,張天佑則成了殘疾貧困戶唐貴升大叔的“侄兒”,除了送米麵糧油,張天佑還細心地為老人送去老花鏡、木工刻刀等老人最需要的物件。在狐狸溝有機蔬菜種植戶趙春仁的眼裡,張天佑又變成了“老弟”。趙春仁曾經困難到連幾百米滴灌管線都快買不起了,是“老弟”及時幫他解了困。

張天佑甚至還成了長梁鄉5歲孤兒宇軒的“爸爸”,自從有了張天佑做“爸爸”,小宇軒變得活潑、自信起來。

今年9月的一天,張天佑在微信朋友圈裡上傳了自己過生日的照片,和他在一起的,是十多位“親戚”:英萍嫂,強哥,風貴,唐叔,宇軒兒子,春霞嫂子,志春侄,老臭哥(趙春仁)。在配圖文字裡,張天佑這樣記錄:“一滴水,只有匯入大海,才會永不幹涸,一個幹部,只有融入人民之中,才會擁有力量。從來沒有這樣別緻地過生日,因重要任務無法回京與妻兒團聚,我在沽源的部分窮親戚和戰友,拎著自家的豆角,雞蛋,莜麵魚,西紅柿,給我過了一個今生難忘的生日……”

新京報記者 王紀辛 攝影 王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