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內蒙重新選首府,我看好它

呼和浩特,作為省會一級的城市,這幾年面貌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但是,即使這樣,作為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我們總覺得不知道是哪裡有些不大對勁。

這麼多年來,每當七八九三個月草原黃金季節到來時,作為東道主,總會接待一幫又一幫來我們這裡玩的外地朋友。朋友們來了,第一個要求就是看草原。在呼和塔拉萬畝草原建成以前,我們二話不說就領上人家到呼和浩特山後的召河或者葛根塔拉草原去。因為,要在呼和浩特看草原,近便一些的只有那兩個地方。

如果內蒙重新選首府,我看好它

召河

到了地方之後,人家往往會充滿懷疑問我們:草原呢?我們告訴他,眼前就是草原啊!看得出,人家很掃興。儘管在那裡手把肉吃上,燒酒喝上,可無論如何都難以滿足他們看草原的心願。因為,在他們的心目中,所謂內蒙古大草原,就是詩歌中描繪的那種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色,就是歌曲中唱到的那種風吹綠草遍地花的場面。而眼前呈現的卻是,稀稀拉拉的小草,風倒是有,只是吹得人睜不開眼睛。

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人家做解釋工作,說,草原和草原不一樣,草原有好多種類,我們這裡的草原是那什麼什麼草原,文學作品描繪的草原又是什麼什麼草原,那種草原,在錫林郭勒或者呼倫貝爾才能看得到。我們甚至給人家解釋說,別看我們這種草原看上去不怎麼樣,其實是好牧場,羊兒吃這種低草才上膘,吃這種草長大的羊肉才好吃,等等。可是,再怎麼解釋,人家也還是很掃興,他們要看的是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那種草原。

咱們內蒙古給外地人的印象是什麼?就是大草原。內蒙古——大草原,大草原——內蒙古,在外地人的心裡,就是一個意思。來到內蒙古的首府,就應該看到草原,他們的這個要求並不過分。

我總覺得,內蒙古的首府,就應該是建在草原深處的一座城市,這座城市周邊有一望無際的天然大草原,這樣才是地道的內蒙古首府。外地人一來,就知道是來內蒙古了。我們自己則時刻感覺到,我們是內蒙古人。

於是我有一個想法,假如能讓我們重新選擇一回,我一定要選錫林浩特市做我們內蒙古的首府。為什麼?

如果內蒙重新選首府,我看好它

錫林浩特一角

首先,從地理位置看,錫林郭勒盟的行署所在地的錫林浩特,位於內蒙古的中部,無論向東還是向西,交通都很便利。而且與我國東北三省是近鄰,離北京也不遠。

其次,從文化底蘊上看,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元上都遺址,就在錫林郭勒盟正藍旗的金蓮川草原上。

如果內蒙重新選首府,我看好它

金蓮川草原

再次,從草原特色上看,這也是最主要的一點,我認為,錫林浩特最具草原特色。地處草原深處,是一座真正的草原城。在這裡,真的是有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這裡有純正的手把肉,有奶豆腐,有酪蛋子,有蒙古長調,有傳統的蒙古包,有勒勒車,有成群的蒙古馬,能看到身穿蒙古袍、手持套馬杆的蒙古漢子……

這麼一個好地方,沒有當內蒙古的首府,真的是有些可惜了。

不知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