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同招+全搖100%之下 熱門學區房還值得買嗎?

據說任何政策一出,不談及對房價影響的就不是合格的杭州人...

所以全搖一出,最鋪天蓋地的都是各種談論學區房的帖子...
只是小編沒有看懂的是:100%搖號疊加公民同招如果100%執行,小升初時一個自主招生的名額都沒有了,那麼頂著熱門小學的名頭搖中概率就能變大了嗎?

基於高中學校間的巨大差異,詳見:

最全2019浙大錄取生源高中彙總(補齊了海寧校區和錄取10人以下的所有學校數據)!

不要說什麼潛力大,只要你沒有進入前幾所重高,不論你初中和小學讀的是神馬熱門學校,將來考入浙大的概率就是不到1%.所以家長在中小學階段為孩子做的一切努力其實基本都是為了進入一所排位靠前的重高,所以:花更多的價錢買小學學區是為了有更大的概率進熱門初中,而進熱門初中是為了有更大的概率進熱門高中,

如果就讀熱門小學失去了更高的進入熱門初中的概率,

而就讀熱門初中也沒有更高的進入熱門高中的概率,

那麼熱門小學+熱門初中的學區價值在哪裡?

1、熱門小學升入熱門初中的概率降低了

花更多的價錢買小學學區是為了有更大的概率進熱門初中,熱門小學剛開始最大的優勢在於進杭外,這幾年是有更大的自招概率進熱門民辦初中。

這些熱門小學最開始的名聲是來自於哪裡呢?群眾是從何時開始對這些小學高看一眼?在杭外還沒有經歷2010年改制縮編之前,是類似於南外的存在,2009年前,杭外全部是考試錄取,在沒有小升初統考驗證小學實力的情況下,杭外考進的名額曾經一度是衡量杭城小學教學質量的民間標杆,更有甚者,出現過熱點小學會掛出橫幅“杭外錄取XX人”。那些年杭外對小學推薦名額是有區別對待的,這些都清清楚楚地寫在了招生簡章文件上面向全省發佈:一部分“實驗小學”每個班級可以推薦3人,而普通小學每班只能1人。如QS集團,因為以前是實驗學校,以往每班有3個推薦名額,全校一共有42名學生可獲得推薦資格,成績好時,一次能考進10多個學生,錄取比例遠高於平均。當時不少重視教育的家長就是看中了這些小學的這一點優勢,開始購入這些學區房。

詳見本號19年8月8日發過的杭城學區溯源

十幾年前,很多重視教育,願意在子女教育上投資的家庭因為特殊的每班3人的杭外推薦名額將這些小學作為學區房購入,一旦最開始的口碑形成,那麼後續就會形成良性循環,無論學校發生何種變故,都會有重視教育的家庭持續進入接盤,基本學區口碑還可以延續幾十年。
而在近十年,杭外推薦名額面向所有小學完全同用等對待,熱門小學的這個又是沒有了。不過隨著民辦初中的橫空出世,熱門小學又因為整體家長雞血氛圍高

(參見本號發文:杭城140所小學生源排行)。

所以在還有40%自招名額的時候,熱門小學以前雖然在參與搖號和大家概率一樣,但是可以憑藉自招去民辦的名額相對較多。而新政落地之後,搖號機器可不識別學校,結果就是不管你讀了神馬小學,全部是大約1/5的概率搖入熱門初中

參見:2019年被7所民辦搖號錄取的來源小學統計數據:

137所小學被七所民辦搖號錄取彙總

公民同招+全搖100%之下 熱門學區房還值得買嗎?

根據上表數據:

搖中文瀾最多的是賣小文瀾9人(現在叫文瀾實驗,經過這兩個月應該已經在全國具有知名度),然後是求智巷(8人)、大關附小(7人)

搖中育才最多的還是賣小文瀾(11人),然後是賣小湖墅(8人)、大關苑一小(7人)

搖中錦繡最多的是省教研室附小10人(這所學校在區內市內學區房知名度如何?),然後是文一政苑(8人)和翠一文華(7人)以及三墩中心小學(7人)...

搖中公益最多的是:星洲(24人),育才外語(16人),西溪實驗(15人)

搖中觀成最多的是:勝藍實驗(24人),現代實驗(14人),長青(12人)

搖中採實最多的是:採二(28人),採一(25人),採三(17人)

搖中新開的啟成最多的是:義蓬一小(4人)

綜上可以看出:
全搖之後熱門小學和非熱門小學相比,在升入熱門初中方面將不存在任何優勢。搖號機器可不長眼睛,搖中的人數只和報名人數有關。所以小升初沒有自招之後,熱門小學優勢不明顯,性價比有所下降。

2、雙學區房家庭要進重高更難了


100%搖號其實只對於熱門小學對應的公辦初中校方是確定利好,但是對於該初中學區內的小學生家庭並非確定利好:

特別是最近媒體熱情推薦的雙學區房,

如果熱門初中組合搭配的幾所小學熱度都比較高,畢竟以前相當一部分小學生可以走自招去民辦然後去佔中考名額,留下來在公辦的中上學生相對比較容易拿到保送生。

而現在對口的幾個小學的高手搖不走之後都留下來之後內部PK,分配生名額更難搶了...這樣的話對學區內生源上重高可能是利空。

而且更加令熱門小學+熱門初中的這部分學區感覺利空的是:

如果只全搖不同招,這部分家庭還敢於去報名搖號,反正不中之後還可以回來將熱門公辦初中作為保底。

現在小學一表爆表潮已經就傳遞到初中,同招疊加熱門初中更加容易一表爆表,

有些學校已經出現類似目前熱門小學的落戶年限短的一表生面臨調劑的問題。一些一表爆表的熱門初中學區內住戶在報考民辦之後可能無法入讀這所初中,面臨被統籌分配去行政區域內非熱門熱門學校的“命運”。實際上民辦初中基於口碑慣性,仍然會延續強勢一段時間。然而對口熱門中學學區的家庭實際上在小升初時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去搖號民辦初中的勇氣。之前可以放心先搖民辦,不中將熱門學區初中作為保底的如意算盤恐將落空,所以反而不如對口不爆表的非熱門初中的學區家庭更勇於報名搖號。所以,對於大部分學區房家庭而言,熱門中學學區房的性價比以前降低了不少。

綜上:對於媒體炒作的雙學區來說:


全搖之後沒有一個自招降低了對口熱門小學的優勢,同招之後熱門中學爆表導致小升初不敢去搖號降低了對口熱門初中的優勢。
所以對於雙學區家庭而言,還是過去一般自招一半搖號的政策最為友好:可以先走自招,然後搖號,最終熱門公辦保底。新政之下這條黃金路線大概率走不通了...

當然,也有這種可能:

不過如果高手留下太多 如果能多到和二線民辦類似強度,就有可能出現另一種可能,除了保送之外仍然能留下大批好手參加中考搶到名額,那就類似於二線民辦的情形了…那對於學區內優生就屬於利好了 屬於不花錢享受到了類似民辦的教育...所以利好利空一要看自身強度,二要看留下的強生源最終有多少...博弈情況很複雜...


3、結語:學區房為何仍然值得買


經常有人看了文章來問:既然小學最終都要靠家長在外面自己花錢打雞血,學區房也經常溢價上百萬,值得嗎?是不是還不如拿這個錢去讀班額小質量高的私立小學?

否,小編從來都不認為學區房不值得買入,因為不要忘了:學區房是投資,私立學費是消費,買了學區房,不花錢讀熱門小學,讀完一轉手還可以賺100多萬,而私立的一年十幾萬那可是真真切切的花出去了...

完全不差錢的人畢竟是少數,能夠咬咬牙換房投資五百萬買套學區房的比較多能夠連續十年每年拿出20萬現金流投在私立學費上比較少,而且現在全網都在傳同招+全搖之後對公辦大利好。。。所以只要有接盤者,學區房還能火很久

只要群眾認為學區房還能漲,那麼它就還能漲。就算你讀了之後發現性價比不高,並沒有獲得想要的結果,那也不要緊。孩子畢業之後賣給接盤的下家仍然收益頗豐,你沒有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但是可以讓自己贏在終點線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