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考!三考三中!媽媽長文親述素質教育也可以出牛娃!

裸考!

三所民辦熱門學校!

同時錄取!

是什麼感覺?

裸考!三考三中!媽媽長文親述素質教育也可以出牛娃!

不久,群裡的涵媽告訴我們,她家孩子幸運的被秦外、金中河西、河西外國語三所學校錄取。她給我們講述了這一路走來,很多想法和看法不斷變化,從下定決心創造條件不焦慮,到最終還是加入了焦慮的大軍,再到釋然的過程。

孩子4年級之前在南京讀民辦小學,四到六年級轉去了北京。今年遇到了北京最嚴的學區劃分,沒有好的直升初中。涵媽決定小升初重新回來。

經歷了兩個城市的教育,讓她對地獄模式和簡單模式有了更直觀的看法和對比。北京,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對於孩子是否優秀,也曾有困惑和懷疑!

請看她的故事——

裸考!三考三中!媽媽長文親述素質教育也可以出牛娃!

家長來信

創造條件,不焦慮的幼升小

六年前涵媽所經歷的幼升小沒有這麼多焦慮的家長,民辦學校也沒有像現在受家長的青睞,更沒有如火如荼的宣傳和招生。

我一直對擇校有一種牴觸的情緒。給小學的孩子施加這麼大的壓力,在他長大後的得失還真的不太好說,畢竟除了成績之外,工作後的綜合能力和生活中獲得幸福的能力,和成績並不是一個必然的正比關係。

因此孩子在課內成績相對還行的情況下,隨大流報了一些課外輔導班。小朋友對輔導班不反感,但對參加競賽非常牴觸。當時沒有擇校的想法,所以也不強迫他參加競賽,沒有競賽的壓力,小朋友上課外班也輕鬆和很多。

逃離南京的小升初壓力

在四年級時,每天看著家長群的討論逐漸開始焦慮,思前想後還是決定給孩子創造一個不擇校的條件。於是,轉學去了北京,因為先生一直在北京工作,而且大家也都認為北京的升學壓力會小很多。

然而轉學之後,北京已經有風聲傳出初中有可能嚴格劃分片區,他們的小學很好,但對應初中很差。於是涵媽果斷的留了一條退路——回南京買學區房!現在看來,當時的果斷是多麼的重要,有了保底,孩子的選擇機會多了一些,升學壓力也小了許多。

初到北京,面對作業一臉懵

沒來北京不知道,來了發現哪裡都不簡單,北京家長比南京家長付出的更多,差別只是孩子的培養方向不同,北京的學校偏綜合能力。

比如學面積單元,他們的作業是分組用至少五種以上的方法測量操場面積,然後用三種不同的方法計算面積,最後要去超市實地查資料,研究種哪種作物收益最大。

一個作業做完是不是比做十套卷子有用,知識掌握的還牢固?

裸考!三考三中!媽媽長文親述素質教育也可以出牛娃!

裸考!三考三中!媽媽長文親述素質教育也可以出牛娃!

裸考!三考三中!媽媽長文親述素質教育也可以出牛娃!

北京某小學四年級下數學作業

涵媽坦言,第一次看人家這作業有點懵。

五年級開始的作業就是數學課題研究名著調研論文。數學每個專題報告滿分20分,期末考試全均分,期末試卷只有80分。

語文是兩個月學人教版課程,還有兩個半月學的名著和古詩詞。每天作業是語文名著分析。古詩詞閱讀小學畢業要達到三百首以上。

所有科目都是月考單元考,沒有期中考,期末按月考單元考成績排名,確定前五名免考名單。

涵媽說,北京的這所小學更加註重孩子綜合能力的鍛鍊。這應該不是地區差距,而是學校的差距,師資的差距,和學校理念的差距。

重回南京,加入擇校大軍

今年北京政策出臺,嚴禁擇校、多校劃片,涵媽對應的初中學區定了,一個稍微好點的學校都沒有,於是他們決定回南京!

因為有學區保底,所以很淡定。看著新、老學校裡媽媽們討論的小升初衝民辦,一直保持著旁觀者的心態,尤其在寒假看到南京好多孩子已經開始了辛苦的擇校培訓,有的孩子拿了金獎、有的孩子拿了銀獎,也很是為這些優秀的孩子驕傲,但同時,自己家小朋友回去是否能適應這麼激烈的競爭,心裡沒有底氣。

然而淡定了大半年後,今年4月底學區生回原籍(南京)登記,近4個多小時的排隊過程中聽著身邊媽媽們的聊天,發現自己很多信息沒有關注過,不管學區好壞,擇校已經變成了南京家庭的首選。

北京的全優免考,被一票否定

開始懷疑和焦慮,也有不甘心

於是在焦慮中反覆思量後,抱著測試孩子差距的態度,選擇了幾家綜合素質培養評價不錯,又和孩子實力相當的學校。和孩子也只是說回去考著玩玩,完全裸考的情況下看看到底實力如何,考上了說明實力還可以,考不上了心裡有個數,也不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面談的那個週末趕三個學校,週五晚從北京到南京,週日晚從南京回北京。

後來,涵媽告訴我們,三所學校他們偏向金中河西或者小班化教學的河西外國語,不想太應試,還是希望孩子能綜合發展。

涵媽一路走來的幾點感觸:

1、 任何一個地域的升學都不容易,在親身經歷了南京和北京兩地的教育,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地獄模式和簡單模式後,更有深的體會。各有各的特點,也各有各的優勢,這是一個標準的圍城,外面的看裡面的簡單,裡面的人想著趕緊逃離;同時也不要盲目自大,輕視對方。

2、 學校不同的教育理念,師資力量和教育氛圍,培養出的孩子的綜合能力確實是不一樣的,更多的不是地域的差距,而是學校的差距,要最好的成績的學校還是要成績相對好而又能綜合發展的學校,是每一個家庭需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考慮的。課餘時間是有限的,要特別優秀的成績就必然要讓孩子放棄其他,大部分的孩子都不是神童。

3、 給孩子儘可能的少施壓,是考試通過一個相對關鍵的因素。我們的焦慮是會傳遞給孩子的,給孩子會形成一個無形的壓力。這次的擇校過程中,因為沒抱太大的希望,所以沒有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完全放鬆情況下的考試可能發揮的會更好。

4、 承認孩子的平庸,但又不對孩子失去信心,選擇的學校和孩子的能力相當,不是所有的牛校都適應自己的孩子,與其讓孩子在牛校中自信心漸行漸遠,還不如選擇和他能力相當的學校,讓他自信陽光的成長。

涵媽每一步走來,也有不安也有焦慮,但從未把不安和焦慮傳遞給孩子,這一點是讓我特別敬佩的。

在普遍焦慮的大環境中,想堅持做個淡定的家長實屬不易。

她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家長,孩子也只是一個普通的孩子,不是什麼牛娃。

就像她最後說的,承認孩子的平庸,但又不失去信心,自己盡力而為(創造條件),孩子量力而行(選擇學校),不盲目,選擇適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文中人物為化名,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