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雄县相庄市级非遗叉会

说起相庄村的叉会那可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相传相庄村的叉会源自宫廷。清末一位曾在宫廷从事飞叉表演的艺人,辗转流落到相庄村。


雄安新区雄县相庄市级非遗叉会


本村村民曹顺、曹振朋、高树春、孟朝荣等人见此人的叉艺高超,主动要求从师学艺。此人便欣然应允,从此在相庄村定居,收徒,传艺。该艺人因为喜爱相庄村民的尊师重道、勤奋好学,就将自己飞叉技能毫无保留的悉数传授给相庄村民。叉会这一宫廷技艺自此在相庄村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虽历久而不衰,愈历久而弥新。相庄叉会历代传承人,自创始人曹顺起,第二代曹臣,第三代张玉林,第四代张乃民,第五代高增旺,第六代曹文正,叉会技艺薪火传承,不断完善发展。更为可喜可贺的是2018年相庄叉会申请非遗成功,被列入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庄叉会从此登上更加高端的大雅之堂。


雄安新区雄县相庄市级非遗叉会


叉会会长 高增旺

目前相庄村叉会成员已经发展到40余人,其中年龄最大的70多岁,年龄最小的10几岁。每年春节或者其他喜庆集会,相庄叉会都会活跃在雄县、霸州、文安、白沟、高碑店等地,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加了无限乐趣。(文摘自金板凳)

关于相庄叉会前段时间我报道过,今天我们在唠唠吧。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关注!雄安沛桥工作室杨雄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