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澱圈頭村的戲劇舞臺

白洋淀圈頭村的戲劇舞臺

白洋淀圈頭村文化底蘊深厚、崇尚禮儀、尊老愛幼、和睦相處。這種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傳統文化的體現,是白洋淀先民血濃於水的精神傳承,然而戲劇文化的影響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據《安新縣誌》載:“清光緒年間,圈頭村就有河北梆子戲班梨園會”。 在那食不飽腹、衣不遮體的年代,戲劇文化開始在圈頭村萌發。早年的戲劇演出,對於鄉村的農民來說只不過是娛樂而已。隨著戲劇文化的逐步深入,通過看戲人們瞭解了劇情懂得了歷史。對午臺上的人物有了好(紅臉 )壞( 白臉)之分,愛和恨也逐漸在村民頭腦中明朗化。俗語說的好:“說書唱戲教育人”,戲劇文化正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意識形態。

“1937年畢愛君、小金芳在圈頭村西河北傳授評劇,七·七事變後停演。1947年董德海、劉普芳恢復了評劇的演出”。兩個民間劇團給解放初期老百姓帶來了歡樂。河北梆子我看的不多但記憶頗深,陳代昌(陳萬吉的老爺)、張景山(張小恩的父親)飾演的《紅梅閣》(張景山施演李慧娘、陳代昌飾演公子)。陳文勝的《乾坤帶》、田鎖林(田紹飛)的《走雪山》、陳雙傑的《燒鍋記》等。陳文勝人長得帥氣扮相俊美,田鎖林雖然五大三粗飾演旦角別有一番情趣,陳雙傑風趣幽默經常和臺前看戲的人開玩笑,春節期間的劇場裡每天洋溢著莊稼人的歡笑。評劇很受村民的歡迎,陳守信的《打狗勸夫》演的相當好,他表演吃飯的動作,吃著吃著把椅子坐墊當成大餅吃。這個程式化的表演今天想起來都想笑。陳志召(她和妹妹志晨都飾演角色、後來嫁到北京)張小洪的《劉巧兒》真是絕了。陳志召人長得漂亮,滿工滿調的新派唱腔,張小洪飾演的王壽昌比後來電影中的王壽昌還好。陳廣勳、尚雨山的《小二黑結婚》曾紅極一時,陳廣勳身材苗條長像好,他飾演的田喜兒簡直超過了張德福,尚雨山的小琴也是扮相俊美面帶羞色。以後還編演了現代戲《農民淚》、《藝海春秋》。《農民淚》還在縣戲劇匯演中獲了獎,據說當年陳代昌、陳廣勳飾演的小生曾迷倒了無數的年輕的女性,在外村演出的時候特別是晚上必須嚴加保護,不然會發生盜搶事件。現代戲的演出提高了村民的思想覺悟,在以後的平津戰役、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運動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圈頭村的老調劇團可能成立較晚,對於我來說沒什麼印像,後來看過他們的《棋盤街》演的很好,飾演崇禎皇帝的年輕人唱、唸、坐、打俱佳,尤其夏老混飾演的“掛燈人”,他唱的:“紅燈白等一齊掛,但願早死早脫生。”至今還記憶猶新。

說到戲劇文化對圈頭村的影響,不能不提及圈頭村一件鮮為人知的事情。大概是在一九五零年正月裡,由劉福海(?)帶隊的安新縣話劇團,在河東(舊稱)太爺廟下坡 演出了話劇《劉胡蘭》。《劉胡蘭》的演出對村民的思想觸動很大,一時間劉胡蘭成了人們學習的英雄,圈頭村很快掀起了一個學英雄做英雄的熱潮,劉胡蘭也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

五十年代初期,戲劇普及進了學校,女老師們能歌善舞,課餘時間教學生們跳舞排練節目。《海防前線的早晨》是當時排練的獨幕話劇,由王鐵橋、陳國勝飾演越境的美蔣特務,陳小房(已故)飾演放羊娃。此劇曾在學校操場(紅房子)公演轟動了全村。《海防前線的早晨》的演出,喚醒了生活在“安樂窩”中村民麻木的頭腦,增強了全體村民的敵情意識和階級鬥爭觀念。西前街的的幾位老年人也為傳承戲劇文化出力。陳銘府(張滿囤的佬爺)、張培瑞(張萬囤的老爺)、張培絎(張老六的父親)、田喜林(田木頭的老爺)等為首組成了高腔會,他們還起了個帶水澱風情名字叫“漁家樂”會。他們經常在街上搭“臺”唱戲,“喝喝喝”的唱腔沒有一個人聽的懂,只有幾個小孩圍著看熱鬧,他們卻唱的有滋有味。一根笛子、一面底鼓一付鼓板和一面大鑼就是全臺的文武場。有一年在弄章哥家院子裡唱,陳小會(六、七歲)還飾演了個傻小子。六十年代中期,學校在抓教學質量的同時,積極排練歌舞,並組織演出了歌頌“三面紅旗”(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的快板劇(劇名記不清了),我和馬小仙、劉秋花、龐寶俊、夏小鎖、陳國壯在劇中飾演了角色,那膾炙人口的數板臺詞,至今還背的滾瓜爛熟。

1956年老藝人邊增儒(邊來僧)、李鳳清夫婦到圈頭村收徒教戲,學員在學習戲曲的同時,增加了知識開闊了眼界。隨著演技的提高,還為不少的省、市劇團輸送了一大批優秀人才,他(她)們不但為劇團增添了新鮮血液,也把圈頭村的戲劇文化帶到了全國各地。圈頭村的戲劇文化除了深厚的群眾基礎,領導幹部的大力支持起到了關踐的作用。原圈頭村黨總支書記馬志合對“子弟玩藝兒”(民間劇團)情有獨鍾,毎到入冬,便督促“會頭”(劇團的領導)排練大戲準備過年演出,並在《白水灘》戲中扮演十一郎,給節日的村民帶來了歡樂。後來的公社黨委書記馬義,熱衷於戲劇文化的傳承,在農閒時節經常請省、市劇團來圈頭演出。在村劇團演出時他也票一出《白水灘》扮演十一郎。他那粗劣的扮相,笨拙的武打時常引來全場的鬨堂大笑。傳統戲劇的深入傳播,使圈頭村的人瞭解了很多歷史典故和傳統故事,懂得了什麼是忠孝和氣節以及禮、義、廉、恥。崇尚道德觀念,唾棄嫌貧愛富的封建陋習,以及人們頭腦中的愛恨情仇成了圈頭村風的精髓。文化大革命期間,是八億人民八齣戲的年代。圈頭村西街大隊在集體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購置服裝道具,排演了現代戲《沙家浜》、《紅燈記》,橋南大隊也排演了《紅燈記》,讓圈頭村的社員享受了戲劇文化的大餐。

1982年,圈頭公社文化站的建立,為圈頭村搭建了一個戲劇文化的展示平臺,各村的劇團紛紛排練傳統戲,編演歌頌改革開放的現代劇。在這裡不能不提及曾經為圈頭村的文化娛樂活動,做出突出成績的文化站站長張滿樂,他藉助文化站這個群眾文化活動平臺,積極排演反映改革開放大好形勢的劇目,活躍了圈頭村群眾的文化娛樂生活。讓我們共同祝願:改革開放富餘起來的圈頭村年輕的一代,在黨的以民為本的感召下,在戲劇文化的薰陶下,必將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

新區成立以後,給古文化村圈頭帶來了無限的生機。新區的領導十分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圈頭村的戲劇文化將會更加燦爛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