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潛善公及其九子播遷

黃氏歷史 |黃潛善公及其九子播遷

一百二十六世祖潛善公,諱雲龍,字茂和,生於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生地在寧化縣石壁龍上裡黃家寨,生母是嫡母曾氏。18歲中甲辰科進士,授官筠州(在江西)通判,同年奉父命娶梁氏(雪卿),生一子:久昌。調任廣州刺史。欽宗即位後,改元靖康,調公入汴為中書侍郎,後遷河間府鎮撫使,在此期間金兵屢犯,二帝(欽、徽)入京屈膝被虜,遷徙錮禁於錦州(今吉林梨樹縣)北宋亡。康王趙構即位,由徽獻閣直學士…升至僕射。後把誤國之責加之潛善公,貶至江寧府(南京)這是第一貶,在此時間梁夫人生第二子久隆諱種。並聽取梁夫人意見,續娶危氏順姑為次夫人,梁氏續生久茂、久芳(女)、久盛、久美、久養,危氏生久安、久康、久興並曾二度遣送九子回龍上裡,交梁母撫養。金兵攻揚州失守,遭貶衡州(今湖南衡陽)此為第二貶。因處決豪強張三生一事,改貶南德州(今浙江之北的德清縣)此為第三貶。主戰派直臣又把過去建炎間誣加之誤國罪狀,(汪黃二十大罪狀)責之於黃潛善。遭貶至瑞州宜豐縣(舊筠州)。此為第4貶。第五貶被髮配嶺南為戍卒,此時聖上準其回鄉與妻子決別。為免連累子孫,大舉遣散,命久昌久隆久茂到杭京二大人潛厚公處,久美、久養、久安侍黃潛善往貶所,久盛、久康、久興奉侍梁母,後再命久美往廣州學政訓導黃黔升處,久養往江西南昌姨母雯卿姨夫黃穆處。此間公就地起復為梅州刺史,蔭一子為瑞州司馬參軍。(久昌以長子享受)同年梁夫人思念巫玉素病卒,享壽73歲,葬龍上裡後山家塋。公因老妻之逝,悲哀於內,竟染痾疾八月中旬而逝,享壽76歲,葬於黃竹篁橋村西后山烏龜產蛋形,坐兌向艮,並以衣冠靴子遣人送回龍上裡交於久盛久養兩兄弟葬後山家塋為衣冠冢伴梁氏夫人。潛善公娶梁氏,繼配危氏,共生9個優秀的兒子。後來因落難遭災,子孫為避難又分居各地。潛善公九子的後裔備極興隆,因而尊稱其祖潛善為"九子公"一百二十七世祖潛善公長子久昌公,諱禾丕,宋宣和7年(1125)生,生地江西陵江口竹篁橋,任汀州府推官之職,仍居寧化,娶妻何氏,又生五子:永、世、德、澤、全。長子永,創居南海,分派清遠、增城、花縣、四會、封開、新興、開建、高要、鶴山等處。次子世,創居南海,分派新安、東莞,又分派瓊州、文昌、會同、樂會、化州、臨高、擔州、崖州、安定等處。三子德,創居長汀,分派龍巖、寧洋、上杭、武平、連城、永定;長子黃鳳溪於元末明初,由福建浦田遷居潮陽直浦都,後創居揭陽漁朝都廣美(港尾)鄉,11代孫奇遇,登崇楨元年(1628年)進士,潮州後七賢之一。四子黃澤,創居石城清流,分派武平、寧都、撫州、新城、滬溪、宜黃,又分派會昌、瑞金、長寧、安遠等處。五子全,創居江州建寧、上杭、永定,分派化州、茂名、電白、信宜、吳川、石城、閩縣;六子幹,字直卿,號勉齋,創居閩縣,官至安太知府,有善政,民稱"黃父",是朱熹女婿,為理學大儒,從祀聖廟。子孫昌盛,分派金豐、滬溪、高要、揭陽等處。孫洌井,由泉經漳至潮,居蘇灣都南沙寨,分派海邑、沙頭、樟林。海陽孚中鄉(現潮州市楓溪區)立為始祖,17世孫仁勇,登清嘉慶元年(1796年)丙辰科武狀元,官頭等侍衛,福建金門中軍遊擊。裔孫黃文田歷任民國虎門要塞司令、兩廣江防司令等職,發明特種魚雷,出席海牙國際法庭,因英艦撞我艦事,爭訟獲勝,抗戰後解甲歸田。次子久隆公,諱種,生於宋建炎二年(1128),生地南京(河南高丘)居寧化,官泉州廣德參軍。妣祁氏,生三個兒子:長子江,創居晉江,分派南靖、將樂、太寧,又分派德清、廣寧等處。次子黃元,創居建寧,漳浦平和,分派政和,又分派崇安、建陽、順昌等處。三子詔全,創居漳平,分派詔安、潮州、揭陽、饒平、徑口、潮陽。裔孫靖,清初平賊有功,至祖封為大總戎。裔孫世桓襲蔭,官至南澳總兵,分派潮陽石壁等處。三子久茂公,諱秧,生於宋紹興元年(1131)生地揚州,創居漳州詔安二都小篆社伯公前,官興化別駕,妣鄧氏,生五子:長子然,創居浦田仙遊,分派侯官,又分派古田,屏南等處。次子就,創居南安,分派惠安、安溪、福清、春樂等處,又分派饒平水帽(今錢東紫雲鄉)。三子黃中,創居晉江,分派同安、長泰、南靖、德化等處。四了泉溪,創居浦田,分派泉州客巷石獅巷。五子成立,創居永福,分派羅源,又分派惠來、揭陽、澄海、甫田。裔孫仲元,號四如,理學大儒,從祀聖廟,子孫分派太安、上水、海豐等處。四子久盛公,諱稻,生於南宋紹興5年(1135)生地揚州,創居汀州、歸化、寧化,妣胡氏,生二子:長子廷,分派寧化、邵武,又分派海陽、饒平黃金塘、大埔楓朗、湖寧、沐教、豐順、普寧等處。次子黃朝,創居永定,分派饒平營前,平和大坪、下寨,詔安繡糹辰、漳浦銅山。裔孫道周,登天啟進士,欽點翰林院,官至內閣大學士,崇禎時殉國,追贈理學儒宗,清道光五年諭旨從祀聖廟,遺有重修家譜,並排輩序八句,子孫昌盛,營前裔孫解元黃奠邦,與漳和裔孫榜眼國樑同增修家譜, 流傳閩粵各地。

五子久美公,諱稷,生於宋紹興8年(1138),生地揚州潛善公任所,創居龍溪,分派福安、浦城、海澄等處,官漳州典機務。妣何氏,生有四子:長子章,創居龍溪、福安、浦城。次子文,創居大田、閩清、沙縣、永福等處,分派澄海、惠來、揭陽、霞浦。三子仁,創居長泰,分派潮州、普寧,又分派龍門、從化、仁化、翁源、乳源、高明、安定等處。四子義,創居平和,分派德化、饒平、詔安秀嶺。裔孫梧,平鄭家有大功,清公世祖敕封一等海澄公,子芳度,救駕有大功,清聖祖追封梧公為忠武王,子孫世襲公爵。孫黃士簡,襲蔭官升廣東省水陸提督軍門,重修家譜,子孫昌盛。

六子久養公,諱梗,宋紹興11年(1141)生,生地在楊州,創居汀州、梅州,舉孝廉、未出仕,妣宋氏,有二子:長子伯,字海龍,舉孝廉,由汀州寧化遷惠州永安縣中鎮洋頭,分派順居、甘竹、歸善、博羅、龍州鶴樹下歐、江竹背等處,又分派潮州、潮陽、海陽長美橋等處。次子黃僚,字海虎,號良臣,登進士,官至節度使參政,創居梅州,分派鎮平、平遠、連州、連平、興寧、河源、龍川、長樂、惠來、澄海、潮陽,又分派開平、肇慶等處。子孫昌盛。

七子久安公,諱秈,生於南宋紹興14年(1144)二月,生母為庶母危氏媽,生地在揚州,剛四個月潛善公怕揚州難御,父命嫡母梁氏帶其七兄弟回福建汀州化石壁村(今古背濟村)哺育成長,1180年當潛善公要往梅州貶所前,匆忙娶記室巫茂陵之季女玉素為室,婚後八日隨父往嶺南貶所,侍奉老人,在貶所幸有駱氏敏娘,長期互助侍奉照顧。1181年父潛善公起復為梅州刺史,久安任司戶,為報答駱氏敏娘長期服侍之恩,奉父命娶駱氏敏娘為次室,巫玉素不知內情,埋怨久安別婚,忘恩負義,與兒子建睦終生不與久安見面。1184久安由司戶遷為海陽市舶司(治所在黃崗),因海陽官紳陳姓因不能得到優惠,妄告久安黃秈是"奸相後裔",被去職,後聽妻駱氏之意見,回居駱氏家鄉程鄉水寨口,共住10年,回水寨口時已56歲,1208年二月病死於程鄉水寨口,享壽65歲,遺命死後要帶他回葬故里寧化石壁村嫡母梁氏夫人腳下,報答他哺育36年之恩。久安元妻巫氏生一子建睦,次夫人駱氏生二子建饒、建敦。久安公長子建睦公,生裔居福建漳州,寧海、漳浦、臺灣,及廣東惠來縣等地。建饒公,創居廣東,海陽元歌都道音頁鄉,後代立為始祖,分派程鄉(梅州)廣州、北京、臺灣、揭陽、海陽、澄海等處,子孫繁昌榮發。建敦公分派程鄉(梅州)、普寧,又分派和平、惠來、澄海、豐順等地。

黃氏歷史 |黃潛善公及其九子播遷

黃氏歷史 |黃潛善公及其九子播遷

饒平三饒道韻樓居住著久安公的後裔

八子久康公,諱秫,生於宋紹興16年(1146),生地在楊州,創居汀州、上杭、永定、饒平,知貢生,官循州別駕,妣何氏,生三子:長子循州,創居連州歸善,分派長樂、豐順、海豐、揭陽等處,又分派瓊州、陵水、感恩、萬州、澄邁等處。次子遂立,創居連州歸善,支分博羅、興寧、豐順,又分派惠州、永安、惠來、揭陽、潮陽、澄海等處。孫斐登進士,官至節度使參軍。第7代孫天佑、伯虎、居仁、周先、愛雷,叔侄同登建炎丁未(1167年)進士。居仁官至樞密使,派下子孫曆元明二朝,科甲獨盛。分派新會、香山、南海、番禺、順德、普寧、曲江、樂昌等地。順德裔孫仕俊,登萬曆丁未(1607年)狀元及第,官至禮部尚書、內閣大學士,賜諡文裕,修遺家譜及有訓傳世,子孫昌盛。三子祺潭,創居饒平東界大埕鄉,裔孫琮登明萬曆戊戌(1588年)進士,授大理院評事,治獄有方,累官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告老歸家後,定居潮州城,主建東津堤,急水塔等,每月朔望施米濟貧,壽89歲。親弟錦登天啟壬戍(1622年)進士,累官禮部尚書,三次推辭入閣,後奔母喪,建尚書府於潮州城,晚年專心詩詞書法達20年,壽83歲。又分支黃岡東門處。

九子久興公,諱稚,生於南宋紹興18年(1148),生地在楊州,創居惠州歸善(今廣東惠陽)。妣沈氏,生二子:長子果,分派長樂,雙分派海豐、揭陽、陸豐、博羅,又分派興寧、永安、惠來、長寧。裔孫文,素有德性,忠孝雙全,分派連州、高州、廣州、南詔、中正、石溪、惠州、嘉應、羅定、東寧、西寧、陽山、連山等處,子孫昌盛。次子吾,在饒平黃岡餘家承嗣,元賜進士,官至河南節度使,分派南雄、紹興、海康、遂溪、徐聞、合浦、欽州、靈山、英德等處。經調查,潛善公的後裔分佈全國一市九省二個行政區,其中廣東省就分佈在72個縣市,在海外特別是東南亞諸國,均有大量的潛善公裔孫分佈,估計人口在數百萬人左右。一百二十八世祖建睦公。妣許氏生三子:天和、天德、天從。一百二十九世祖天從公(浦西始祖)生於宋開禧二年(公元1205年)杭州,其先世唐居河北,五代亂,遷開封,金亂遷杭州,為杭著姓,世姻帝族。公元1229年中己丑科進士,官至靖邊侯朝贑卅安撫使。誥封大夫,皇親。公於元大德元年丁酉(公元1297年)逝世於浦東(今浦西),終年74歲。公媽合葬於龍海東泗鎮卓港村南岐糞箕湖侖,坐癸向丁兼子午。其墓封墳無立石,墓側石碑以記之俾子孫所知焉。妣趙溫淑,一品夫人。生二子:文忠、文簡。注:浦西黃氏宗祠,現在龍海市港尾鎮城外村(即廈大漳州校區西側四公里處)。一百三十世祖國棟公,諱材,號文忠,宋鹹淳戊辰科進士,生於宋理宗紹定二年庚寅(公元1229年)五月十五日卯時,卒於元成宗大德五年辛丑(公元1301年)正月十一日辰時(墓在今龍海市港尾鎮城外村路下社後)。官大理寺寺丞,轉內閣侍從,為趙王諱若和駙馬。元亂,杭州陷,天從公與子隨宋室離走杭州,流亡廣東新會崖山,以舟抗元。奉楊太后懿旨,保閩衝郡王趙若和。祥興二年,元軍攻陷崖山,陸秀夫抱帝投海,捐驅報國,文天祥被執,於是天從公父子與張世傑等16艘船護王衝出崖山,欲往福州圖謀,途遇颶風,船沉,張世傑殉難,餘四舟,倖存趙王及天從公父子等,在浦東銀坑登岸。妣趙貞靜,郡王公主,系大宋帝昺胞姐,誥贈一品夫人詒徵,宋積美人女。生子二:燮翁、炳翁。一百三十一世祖燮翁公,妣王氏。生子:制庫、盈庫。炳翁公,妣方氏。生子:置庫、永庫。一百三十二世祖永庫公,妣江氏,生子慎夫。置庫公。生子四:必夫、壽夫、仁夫、義夫。制庫公。生子四:寬夫、信夫、敏夫、惠夫。盈庫公。生子四:廉夫、庸夫、應夫、膺夫。一百三十三世祖慎夫公,據福建浦西《黃氏通書》記載,公娶王氏生子一:均信。後裔住石美黴園、漳城、海澄縣上鎮等地。必夫公,生子四:均輔、均忠、均瑞、均盛。壽夫公,生子二:均安、均壽。仁夫公,生子二:均福、均祿。義夫公,生子一:均忠(住南靖縣山城鎮湖山村)。寬夫公,生子四:均濟、均敬、均泰、均助。信夫公,生子一:均誠(居南苑)敏夫公,生子一:均順。惠夫公,生子二:均顯、均實。廉夫公,生子一:均孝。庸夫公,生子一:均悌。應夫公,生子一:均禮。膺夫公,生子一:均智。以上稱文忠公傳二翁,二翁公傳四庫,四庫公傳十三夫,十三夫公傳二十二均公。(據福建南靖縣山城鎮南陂下社黃氏族譜材料,吉鎮族譜僅記載十六均公)。福建南陂下社始祖均輔公,族表國家丕振克紹先賢。峭山後周廣順三年辛亥亨壽八十二歲。均信公明洪武九年丙寅(公元1377年)由長泰縣彰信裡始遷南靖縣歸得裡五峰社。山公明嘉靖十一年丙申生亨壽六十四歲。後周元年明洪武九年共四百二十六年。嘉靖十五年至清道光二年共二百八二六年。一百三十四世祖均信公(閩南靖縣歸得裡五峰社始祖)據吉鎮族譜載明:始祖均信公原籍漳州府長泰縣彰信裡鳳口社,於明洪武元年奉太祖致治天下,差官佘員外,率從歸附。至洪武九年(公元1377年)奉例移居南靖縣歸得裡五峰社,隊揆屯田壹份二十九畝九分一釐,從落橫槓下,連及豬母坑口,共二段計一十四塊坵,載米六石。祖進年老,議二房均分耕作納糧等。信公生五子:長顯宗、次貴、三德、四友、五進。至平山公棄閩來粵共190年。據福建浦西"黃氏族譜"記載,均信公生於元泰定元年甲子歲(公元1324年),系慎夫公獨生子,列浦西黃氏六世祖,住石美南門外,娶陳氏生子三:宗興、宗旺、志耀。後裔分居霞園、內溪,樹兜、湘橋、吳春、漳州、廣東等地。又據漳州市龍文區湘橋族譜載(2006年秋出版),均信公生五子:國賢、國禮、國寧、國讓、國壽。國賢公開基湘橋,分象鎮;國禮國守祖居石美南六;國寧、國讓、國壽公遷住烏礁(今紫泥)、郭坑、紹浦、海澄內溪、權兜、吳春等地。各地族譜記載不盡相同,但我譜與湘橋譜載,均信公生五是相同的,名字可能有的用名或字或號,候考證。現以我譜記載為準。一百三十五世祖進公,生子不祥。一百三十六至一百三十七世祖缺二代祖名,待考。一百三十八世祖諱細,字致衡公,賜封贈文林郎,排行第四。生於明天順八年,歲次甲申三月廿七日丑時,壽至嘉靖十六年,歲次丁酉九月初五日(公元一四六四-一五三七年),享壽七十有四。祖妣孺人李氏媽,諡慈惠,排行一。生於明成化三年,歲次丁亥九月十三日寅時,壽至明嘉靖十一年,歲次壬辰正月初六日子時(公元一四六七-一五三二年),享壽六十有六。嘉靖二十三年甲辰十月廿五庚申日丑時,公媽合葬於閩省漳州府五峰社後壁山,坐辛向乙。生子:名彬。一百三十九世祖廩生,諱彬,字規樸公。生於明弘治十三年,歲次庚申三月十五日亥時,壽至嘉靖四十一年,歲次壬戌十一月廿五日申時,享壽六十有三。迨嘉靖四十四年,歲次乙丑十二月初九壬申日,葬靖寧裡拓石祭社泥坑墘尾盡處,坐癸向丁。祖妣孺人韓氏媽,諡淑德,生於明正德十四年,歲次己卯正月初九日丑時,壽至嘉靖二十一年歲次癸卯十一月初一日辰時,(公元一五一九-一五四三年)享壽二十有五。越翼年歲次甲辰十月念五庚寅日丑時,葬在閩省漳州府五峰社後壁山,坐辛向乙。迨萬曆四年,歲次丙子十一月十七日遷骸鬥及丁丑年二月十五日,移葬在閩省雙疊池庚甲山庚向。生四子:長名、次名嘉、三名、四名。

高祖致衡公李氏媽合葬之圖。在祖家五峰社後壁山,坐辛向乙,右水倒左,右水由山城而來,陸路左至南陂下社村十里,右至山城埠十里,右水倒左,至漳州府四十里。閩者謂都為裡以樓為社,此歸得裡五峰社者大地名也,祖家被蔡姓拆毀盡為荒丘惟存茅屋六間,樹木風圍,今賴亞贊看守墳墓,亦賴掛祭焉,贊本峰人也,時方十六,因孤媽老隨母再醮父繼父者,媽韓氏之母家外侄,也故閤家移居柴田石盤,每年節猶回孝祖於五峰俺祖墓之左側,於康熙時被蔡姓強佔附葬一穴,現今祖唇下被蔡殷章新鋤一跡,欲圖佔葬,叨得亞贊伊媽出頭阻住矣。祖家之左有蔡樓仔一座,有林德裕厝地,又有古庵一座,祖家之右有攬樹磨地,又有豬母坑田橫槓下田被水衝盡成荒丘砂石。時在道光(公元1848年)戊申九月訖。

始祖妣張氏媽墓圖在福建省(南靖縣山城鎮徑頭村)軍營大嶺面山頂,穴立醜山未向,右水倒左,出丙口,發源自船場,去口到府城,又有山溪一水來朝,會歸大口,離山城埠一箭之地,墳前過渡,即是山城。俺祖墓被軍營王姓盜葬一穴,今二穴並無碑記,未明孰是,故其祭不敢到穴,在其右手神宮之地,陳牲儀向祖墓而祝焉。

黃氏歷史 |黃潛善公及其九子播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