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的城市都在跌,而這些城市還在逆勢上漲

最近,統計局公佈了10月房價數據,其中,有一半的城市二手房下跌。

而10月剛好是樓市傳統營銷季“金九銀十”的最後一月,同時又臨近年底冷淡期,形同一整年的最後衝刺期。這次10月數據的出爐,相當於提前定調了今年樓市進入了“寒冬”行情。

“寒冬”究竟有多冷?我們來看看具體的數據:

一半的城市都在跌,而這些城市還在逆勢上漲

新房方面,全國70城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環比上漲為0.5%,同比上漲8.0%,相比上月分別下滑0.03個百分點和0.57個百分點。

如果你認為這樣的降幅無關痛癢,那就大錯特錯!把數據攤開來看就會發現,自今年6月以來,無論是在環比還是同比上,70城價格指數都呈現一個明顯的下滑趨勢。

一半的城市都在跌,而這些城市還在逆勢上漲


但單單看新房價格是不夠的的,眾所周知,新房價格受政策影響大,加上很多城市存在結構性的市場差異,新房價格往往很難代表一個城市的真實價格。

能夠真正反映市場真實行情的,只有二手房房價:

二手房方面,70個大中城市中,31個城市二手房環比上漲,35個城市環比下跌,佔比一半。這是自2015年 3月以來,再次出現半數城市二手房價格下跌的現象。

並且截止到今年10月,已經連續5個月超過20座城市房價下跌。

一半的城市都在跌,而這些城市還在逆勢上漲


新房價格連續半年呈現趨勢性下滑,二手房價格時隔4年再現半數城市價格下跌。

這一刻,樓市大勢,再明顯不過。

然而,在樓市整體“涼涼”的情況下,卻有一些“妖股城市”逆勢上漲。

一半的城市都在跌,而這些城市還在逆勢上漲

先來看看新房環比漲幅超過1%的城市:

一半的城市都在跌,而這些城市還在逆勢上漲

二手房環比漲幅超過1%的城市:

一半的城市都在跌,而這些城市還在逆勢上漲

可以看到,10月新房漲幅靠前的城市的多位於中西部城市,這些城市大多限購政策寬鬆,前期房價漲幅有限,城市輪動上漲效應顯著:這些城市在熱門二線城市相繼熄火之後,迎來集體補漲。

而在二手房方面,城市輪動上漲效應有所減弱,漲幅超過1%的城市的數量大幅下降,但深圳最為特殊,是唯一上榜的一線城市。

在廣州郊區部分二手房出現降價行情的同時,深圳二手學區房首先迎來上漲,隨後快速傳導到普通二手房。至此,深圳已經正式進入到普漲的階段,橫盤的局面已經被打破。

尤其,在北上廣城市房價普遍下調的同時,深圳部分板塊部分區域迎來了10%左右的漲幅,而豪宅市場更是迎來了近30%的漲幅。究其原因在於“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長期政策利好以及近期的豪宅稅調整。

一半的城市都在跌,而這些城市還在逆勢上漲

前面說過,二手房市場是最能體現當下房地產的真實情況。因此,在上面的兩個表格中,二手房環比漲幅超過1%的城市含金量更高,可以說,這些城市屬於真正的“妖城”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妖城”值得投資嗎?

一半的城市都在跌,而這些城市還在逆勢上漲

先放結論:除了深圳,其他都不值得。

首先,10月的二手房數據雖然重要,但是僅僅只是單月數據,要評判一個城市的整體行情,至少也有要連續三個月以上的漲幅,而其中,福州、吉林、九江這些城市都不符合標準,這些城市更多的只是結構性上漲。

其次,哈爾濱、唐山這兩座城市的上漲,主要還是因為寬鬆的限購政策,同時還有自身城市的特性的原因。特別是哈爾濱,自帶旅遊特性,加上本身城市人口基礎不小,房價迎來上漲倒是清理之中,但這種漲幅能否保持,並不確定。

最後,更重要的原因是,除了深圳,其餘城市都是弱二三線城市,城市能級較低。同時這些城市都遠離三大城市群,京津翼、長三角和粵港澳,無法受到城市群輻射,城市競爭能力偏弱,很難具備投資價值。

一半的城市都在跌,而這些城市還在逆勢上漲

有些人說,講來講去,最後只有一個深圳,誰不知道深圳最有價值,這和沒說有什麼區別?

沒錯,這些的確是正確的廢話,但是這就是很多人不願意聽的樓市真相:這一刻的樓市寒冬,真正有價值,同時房價又不跌的城市少之又少,甚至已經少到手指頭就可以數得出來。

如果你問我,現在哪個城市最有投資價值,深圳就是一個最為典型的額例子,甚至在這一刻,全國也只有深圳能夠配得上這個名頭。

因為深圳的漲幅,不僅看得見,還是基本確定的。原因老生常談,深圳有稀缺的住宅用地、源源不斷湧入的人口以及實力雄厚的產業基礎,這些都是深圳房價保持上漲的動力。

除此之外,深圳還有超強的營商環境和一批具備超強商品化意識的業主,他們對政策利好的嗅覺是最敏感的,所以在818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以及豪宅線取消後,深圳已經迎來一輪補漲了,業主反價的消息來得非常迅猛,這就是魔幻的深圳。

一半的城市都在跌,而這些城市還在逆勢上漲

不管你現在願不願意相信,市場就是已經開始漲起來了,而留給每個打算入手深圳的機會也不多了。

不過還好,深圳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城市,產業輻射強,人口外溢顯著,同時又被廣州和香港圍繞,逐步形成了一個都市圈發展,再聯動周邊的東莞、惠州、佛山等城市,都市圈進一步擴大為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正是基於此正式提出。

但粵港澳大灣區也並非都有價值,他們彼此之間都有有梯隊的,除深圳外的第一梯隊,應該是廣州,第二梯隊是東莞、佛山、珠海、第三梯隊是中山、惠州,第四梯隊是江門、肇慶。按照這樣的梯隊去選籌佈局,大概率才不會出錯,不過第四梯隊的城市,我不太看好。

有資金有實力的建議佈局第一二梯隊,再不濟的也應該是第三梯隊,把資金用對城市,才能實現資產最大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