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前,做了2件讓人意外的事情,你知道嗎?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多次談到狹義相對論中,關於時間和空間的相對性。但是這個相對論是如何推導出來的,它的發現到底是基礎哪些實驗為基礎,愛因斯坦在發現狹義相對論前,做了哪些讓人意外的事情?

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前,做了2件讓人意外的事情,你知道嗎?

其實這要從當時的物理背景說起,在當時牛頓力學已經是非常無敵了,大能計算天上星系運行軌跡,小能計算地面物體運行狀態(當然微觀世界人類還未發現,所以牛頓力學不適用於微觀)。另一方面,麥克斯韋電磁學方程組又在電磁學領域取得了完美的結果。自此,兩大理論基本可以解釋世界上的所有現象了,就連當時的著名科學家開爾文都說過:“物理大廈已經建成,後面的人只需做一些修補工作即可,不過還有兩個問題未解決,第一是沒找到以太,第二是黑體輻射”(當然原話不是這樣,這裡是近似意思表達,方便大家理解)。讓開爾文爵士沒想到的是,就這唯一沒解決的兩個問題,卻帶來了物理學質的飛躍,其中“以太”沒找到,引出相對論。黑體輻射的解釋,引出量子力學。

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前,做了2件讓人意外的事情,你知道嗎?

為啥當時人們要拼命去尋找“以太”?因為不得不這樣做,牛頓力學所有都是建立在慣性系下,但是慣性系本身並不好定義(前面的文章中已經談到過這個問題,定義慣性系會形成循環定義),所以如果有一個”上帝視角“的絕對參考系,大家計算物理過程,都以這個絕對參考系為準,一切就變得非常簡單了。有了這個絕對參考系,這個參考系由於是靜止的,所以就有了第一個慣性系。

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前,做了2件讓人意外的事情,你知道嗎?

把慣性系定義成這個所謂“上帝視角”的絕對參考系,牛頓力學就可以無所不能了。當然以上只是理論思考,預言出存在:絕對參考系。但是你還得實驗驗證是否真的存在這個事物。物理發展就是這樣,你的理論要做到幾點:1不能自相矛盾、2必須有物理真實的事物對應、3必須與實驗數據吻合、4還能根據你的理論預測一些新的現象。

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前,做了2件讓人意外的事情,你知道嗎?

所以人們得想辦法找“以太”,可惜無數找“以太”的實驗都失敗了,“以太”就是找不到!最開始人們以為是自己實驗儀器精度問題,但是當邁克爾遜把實驗儀器精度做到極致,設計出了一個不容易被儀器精度干擾的實驗後,還是找不到以太,這可咋辦?

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前,做了2件讓人意外的事情,你知道嗎?

有的科學家也許直接和以太槓上了,非要找到不可,一生都去糾結以太的發現,但是愛因斯坦不同,他想既然找不到以太,我就乾脆假設以太不存在,也就是“上帝視角”的絕對參考系不存在就行了。此時人們還發現光速居然在任何參考系任何條件下測量,都是C固定值,明明理論根據速度疊加,光速不可能永久不變,換參考系光速應該變才對,可是實驗就是無情的打臉,光速無論咋個測量就是C。愛因斯坦還是剛剛的思維,既然實驗說光速是C,不用選參考系,我就把光速是C當成真理。

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前,做了2件讓人意外的事情,你知道嗎?

此時愛因斯坦相當於做了兩條假設:1、以太找不到,乾脆不承認有“上帝視角”的絕對參考系 2實驗測量說光速是C,我就默認光速=C就是真理,不去想為啥了。根據這兩條假設往下推,看看能推出啥,愛因斯坦發現了可怕的事實:時間和空間居然必須是相對的,才能符合剛剛的兩條假設!

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前,做了2件讓人意外的事情,你知道嗎?

看見沒?相對論其實是先做了兩條假設,然後繼續推,發現時間和空間的相對性。而這兩條假設不是隨便亂假設,是實在沒辦法,實驗說光速不變,我只好認為這是真理,實驗說找不到以太,我只好認為以太不存在,也就是絕對參考系不存在。兩條假設都是源於實驗的數據。我是頭條號《小彭來給您解惑》,如果喜歡的文章可以關注我,如果對文章有異議可以留言,我會一個一個回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