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有何种心理特征?又该如何解决?

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变化,尤其是心理,他自认为自己是大人了,需要父母平等地对待他,不要再将他看成以前的小屁孩。那么,该如何教育青春期的孩子呢?

一定跟小时候管他的方式不一样,因为如果教育方式不得当,以前的关系将毁于一旦,而教育得当,将是亲子关系的第二春。而青春期叛逆大多数是发生在初中阶段。那么,又要如何摸清这个时期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及寻找解决的教育方法呢?

青春期的孩子有何种心理特征?又该如何解决?

初中一年级

心理特征

初一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特点。顺利时盲目自满,遇挫折时盲目自卑,有从众心理。不愿让大人管,但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具体困难时,还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教育方法

关注适应性

从小学生转变为中学生,对环境、教学方法、生活节奏都需要适应,要帮孩子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养成学习习惯

初一是打基础的年级,重视“养成教育",让孩子尽快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重视基础知识

要重视基本概念的学习、剖析和应用,只有基础牢固,才有可能在整个中学阶段学得轻松而有成效。

青春期的孩子有何种心理特征?又该如何解决?

初中二年级

心理特征

此阶段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身体上发生了许多变化。由于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出现严重的不平衡,导致了程度不同的对抗情绪的出现。此外,另一心理特点是表面什么都不在乎,实际上从众心理很重,既想标新立异又担心脱离集体。

教育方法

引导认识爱情

青春期性成熟带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进青少年性意识的发展,怎样去认识爱情、处理对异性的好感需要正确引导。

重视沟通

孩子进入青春期,比较逆反,和家长的交流逐渐变少,对一味地说教非常抵制,所以这段时间家长ー定要多和孩子进行沟通,随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

鼓励孩子迎接挑战

初二处于学习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学习任务和压力都很大,孩子此阶段学习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分层,家长需引起高度重视,鼓励孩子提前预习,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青春期的孩子有何种心理特征?又该如何解决?

初中三年级

心理特征

独立性获得较大发展,喜欢同老师平等地讨论问题,自己自由独立地组织开展一些活动。“成人感”更加明显,自尊心大大增强,更渴望教师和家长的尊重与理解。

教育方法

紧追不舍

为了给中考复习留出更多的时间,学校老师会赶进度,稍有懈怠就会比较吃力,所以,一定要紧追不舍、及时复习,化解疑难问题。

查漏补缺

初中的课程已经学完了2/3,孩子要有计划地开始针对薄弱知识点进行重点突破,利用开学初不太紧张的阶段,把初一、初二各科的知识点在脑海中过一遍,査漏补缺,为中考打下良好的基础。

压力调节

随着中考的临近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压力,但压力过大就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生活,家长要多关心孩子,能够观察到孩子的变化和不安,可以请这方面专业的人给孩子帮助。

青春期的孩子有何种心理特征?又该如何解决?

恩诺教育指出:青春期的重要特点是生理发育成熟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叛逆的产生需要以这两者为基础。孩子懂得叛逆,说明他们生理上变成熟,变得更加聪明了,有了跟家长反抗的资本。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和思维水平提高的结果,是孩子成长的表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