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萬字,一年才能讀完《資治通鑑》?讀《通鑑》的4個建議

今天看到新聞,說世界僅存的司馬光《資治通鑑》手稿殘稿在北京展出。2019年是“司馬光誕辰一千周年紀念”,真是千年一夢,只是當今社會的碎片化信息,已經再也沒有司馬光這樣的人來筆耕文載了。

每天1萬字,一年才能讀完《資治通鑑》?讀《通鑑》的4個建議

司馬光手稿亮相北京

宋神宗評:“第一必讀治國教材”。

南宋史學家王應麟評:“自有書契以來,未有如《通鑑》者。”

清代王鳴盛評:“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不可不讀之書也。”

學者梁啟超評:“司馬溫公《通鑑》,亦天地一大文也。”

每天1萬字,一年才能讀完《資治通鑑》?讀《通鑑》的4個建議

《資治通鑑》手稿

《資治通鑑》與司馬光

司馬光(1019-1086),北宋政治家、史學家,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夏縣)人。

《資治通鑑》編纂耗時十九年,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終五代周世宗顯德六年(959),錄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之事蹟。

《資治通鑑》凝結了司馬光畢生的心血,司馬光在《進〈資治通鑑〉表》中寫道:“臣今骸骨癯瘁,目視昏近,齒牙無幾,神識衰耗,目前所為,旋踵即忘。臣之精力,盡於此書。”

每天1萬字,一年才能讀完《資治通鑑》?讀《通鑑》的4個建議

司馬光畫像

如果你想讀《通鑑》,需知有三難

1/體量龐大

《資治通鑑》創造了一種新的寫法,叫編年體通史。這本書是按照年、月、日的時間順序依次排列,把16朝長達1362年的歷史一年年、一月月、一天天還原給你看。那可是294卷,三百萬字啊!也正是因為這種紀實的方法,導致這套書跟我們平時看的東西不一樣:很多重大的歷史事件被時間線切割得十分零碎,讓人看了後文,忘了前文,十分不利於我們把歷史事件連貫起來。

南宋的楊萬里也跟我們有一樣的苦惱,他說“

如山之峨,如海之茫”啊!

2/缺乏網感

用當下的話講,《資治通鑑》是缺乏網感的。不像《史記》的語言生動——“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讓人讀來欲罷不能!《資治通鑑》的語言讀來更平實,就像朱熹說的:“如桑麻谷粟”。這種時間沉澱下的平淡,需要用時間的水,慢慢滲透,方能蘊出香氣。

3/關注對象

《通鑑》關注的是國家盛衰、民生休慼,目的在於讓帝王從歷史中學習國家治理的門道:“鑑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與大多數人想象中的“刺客、掣肘”等情節有著較大落差。

每天1萬字,一年才能讀完《資治通鑑》?讀《通鑑》的4個建議

怎麼讀《通鑑》?我的四個建議:

讀《資治通鑑》,應當如興建長街:長街架構(通覽畫骨)——店鋪選址(切塊細讀)——裝修還原(自我解讀)——拆推重建(對比類讀)。

1/通覽畫骨

感謝陶淵明先生的讀書法:“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讀歷史,需要知起前因、曉其後果,方能有所感悟。所以對於第一次接觸《資治通鑑》的人來說,最好是通讀、泛讀,用更宏觀的視角,構建自我的歷史長街,在逐步去完善沒見店鋪中的興衰成敗。

泛讀,不是一目十行,而是懷著大歷史觀、大政治觀和大哲學觀來看《通鑑》。通過第一遍瀏覽,強迫自己構建這樣的意識,這種大局觀搭建地越好,後面讀來約有滋味。

每天1萬字,一年才能讀完《資治通鑑》?讀《通鑑》的4個建議

2/切塊細讀

經歷了第一步的泛讀,相信你已經對《通鑑》有了大板塊上的瞭解。

這時,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角度,進行切塊分類,把《通鑑》劃分為幾個大板塊:用兵、治世、人物、官制等角度,再針對最感興趣的板塊深入研究。

如“用兵”板塊,就有著名的韓信&劉邦“漢中對” 鄧禹&劉秀“榻下對”魯肅&孫權“江東對” 諸葛亮與&劉備“隆中對”等等,通過這些戰略的對比研究,會收穫柳暗花明的效果。

每天1萬字,一年才能讀完《資治通鑑》?讀《通鑑》的4個建議

隆中對

3/自我解讀

自我的解讀,就已經不再是人云亦云的階段了,而是更高階的自我意識的挖掘。這個環節,需要閱歷,需要思考,需要比較,需要聯繫。隨著年齡和閱歷的提升,才讓《通鑑》有了常讀常新的感悟。因此,這一階段讀《通鑑》,應當是最有意思、最有收穫的。

每天1萬字,一年才能讀完《資治通鑑》?讀《通鑑》的4個建議

4/對比類讀

有了第三階段的理解,進入第四階段便是水到渠成。人們常常把《資治通鑑》與《史記》《漢書》做對比閱讀。這樣可以幫助我們聽取多家言,對事件還原更加全面、對歷史掌握更豐富。

《資治通鑑·秦紀》只能夠描寫陳勝吳廣起義:

陳勝、吳廣因天下之愁怨,乃殺將尉,詔令徒屬曰:“公等皆失期當斬,假令毋斬,而戍死者固什六七。且壯士不死則已,死則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眾皆從之。

《史記·陳涉世家》中描寫同樣片段:

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每天1萬字,一年才能讀完《資治通鑑》?讀《通鑑》的4個建議

陳勝吳廣起義

相比之下,《史記》的故事性更強,而《資治通鑑》則更像法律文書,只陳述事件這也是司馬光的用心之處:他的目的是要帝王知疾苦、懂謀略,因此放大了起兵的原因,而弱化了過程中的術。保留了對陳勝吳廣大志向對描寫,略去了故事情節的完整描述。

如果不是下功夫進行對比,是很難體會司馬光的這層用意的。

以史鑑今,讀史明人。希望我的方法能幫你更好吸收這部偉大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