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那麼,家庭教育應該如何進行,才能有助於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呢?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思考:

家庭教育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一、家庭在人的個體成長髮展中的作用

家庭是人最早接受教育的場所,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師,也是永久的教師。因此,家庭環境、家長的教育和影響,對每個未成年人的身心發展都起著重要的作用。英國哲學家兼教育家約翰·洛克在其著作《家庭學校》中說:“家庭教育左右著一個孩子一生的命運。”道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複雜的,但其家庭教育的失調和家長的無知,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個人發展成“天才”還是“庸才”,除了先天的遺傳、稟賦等因素,最重要的還是後天環境的影響,即使是普通的人,只要教育得當,也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二、家庭教育是國家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家庭教育是人類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一併構成國家教育的有機整體,是一件關係著國家和民族前途的大事。因此,每一個家庭和父母都應當高度重視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

家庭教育現狀

一、生活狀況

就我市目前的情況來看,獨生子女家庭居多,集全家寵愛於一身的獨生子女,勢必會出現一些性格缺陷,如不正確教育和引導,很難培養出有仁愛、感恩之心和自強自立精神的人。另一方面,家庭物質條件普遍提高,對於孩子的身體健康非常有益,但若忽視了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生活作風培養,反倒不利於孩子思想品質的健康發展。再加上現代社會,文化生活豐富多彩,也魚龍混雜,有的甚至庸俗化、低俗化,孩子在這種環境中生活,其心靈很容易受到的侵蝕。

二、教育狀況

順教育型:入學前,在家中受到良好的教育,養成良好習慣,已準備好接受學校教育,學校教學在這樣孩子身上就容易產生好的效果。

缺教育型:入學前沒有養成良好習慣,適應學校生活的能力不足。

反教育型:入學前已有一身壞毛病壞習慣,既缺良好品格,不遵守校規,甚至對學校持敵視態度。

在現實生活中,順教育型的較少,缺教育型的較多,反教育型的也屬少數,不少家庭的生活狀況和教育狀況都有差強人意之處。

家庭教育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

怎樣改善家庭教育

家長要從“自然型家長”向“教練型家長”的角色轉變,認真思考如何“助子成才”“教子成才”,減少和避免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盲目性、盲從性和隨意性。

要減少家庭內耗,提高家庭生活質量。經營家庭是一門學問,只有把家庭經營好了,我們才能獲得幸福生活,孩子在和諧的家庭氛圍中生活,會樂觀有愛地看待人、看待世界,這種良好的心態,非常有利於孩子成長。

另外,家長要改變“不加強自身學習提高”的現象。家長作為家庭教育的教育者,首先應該

受教育,而且應該是持續不斷地學習。筆者認為應加強以下知識的學習:

一是學習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如:尊老愛幼,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樂於助人等,樹立良好的家風。二是學習教育子女的科學方法、理論。三是要了解一些科普知識。四是學習法律常識,提高法治觀念。五是瞭解孩子的個性,尋找比較適合的教育方法。六是父母教育子女要一致,要互相配合,切不可你管他縱,互相沖突。要尊重子女的人格和個性,用平等的態度對待子女。八是家長要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尤其是在子女犯了錯誤的情況下,冷靜、清醒的頭腦才能掌握分寸,做到嚴而有格、愛而不嬌。

家庭教育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

家庭教育應配合學校教育

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學校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識、有計劃、有組織的,而且有專門的教育隊伍。對於家庭教育有欠缺的孩子,學校教育可以從一定程度上進行彌補。對於家長來說,應經常主動與學校聯繫,這樣可以較全面地瞭解孩子,更好地對症下藥教育孩子。對老師指出的孩子的某些缺點、錯誤或不良行為、不良品質等,家長應冷靜對待,不可盲目粗暴地打罵孩子,也不能偏頗地寵愛孩子,甚至對學校、老師的批評教育予以指責,這樣是無益於孩子成長的。有什麼意見或疑問,家長應積極與學校、老師及時溝通交流。

另外,對學校開展的一些文娛、體育活動,家長應予以積極支持,應從大局出發,增強孩子團隊精神,這對孩子的一生都是有好處的。

總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已引起了黨和國家、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如何讓家庭教育更有效、更智慧,更能承擔起教育好子女的職責,還要靠家庭、學校、社會共同發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