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曲周:把“戒尺”還給老師

9月28日,《河北省學校安全條例》出臺,第四十條明確規定,學校對不遵守校規校紀、有欺凌和暴力等不良行為的學生,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採取必要的懲戒措施。立法賦予了教師教育懲戒權,怎樣把這個懲戒權迴歸學校,曲周主動探索,大膽試水。

邯鄲曲周:把“戒尺”還給老師

設立“戒尺試點班”——實施懲戒有理有據

“學生在校期間違反校規校紀如何處理,老師打不能打,說教感化起不了大作用,而家長對孩子的在校表現又無從知曉,甚至有個別家長對學校的規定不理解、不支持,對此,校長無計可施,教師束手無策。”縣酈商小學校長孔維力說。曲周縣教育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郭照河新學期基層調研時,對校長反映的這個問題特別關注。

“在古代私塾啟蒙教學時,“戒尺”是先生“懲戒權”的物質載體,“戒”,警戒,懲戒;“尺”,尺度,標準。讓戒尺進課堂,在老師和學生之間形成一種約定,讓他們從小養成愛學習、守紀律、懂規矩、知敬畏的好習慣。要在全縣設立“戒尺試點班”,各鄉鎮中小學可結合實際大膽嘗試,重點解決老師‘不敢願、不願管、不能管’的問題。”縣教育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郭照河在全體校長會上的一番話,掀起了各學校積極討論、主動嘗試的熱潮。緊接著曲周縣《關於在全縣中小學校設立“戒尺試點班”的實施方案》發佈,按照教育性、合法性、慎用性、適度性、規範性原則,對懲戒對象、實施程序、科學量罰等進行了詳細要求,對違規行為一請二問三懲四慰,把戒尺當成班級的法,從而知敬畏、講規矩。

近日,曲周縣依莊鄉西來村小學六年級便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啟動儀式。班主任王紅娟向全班學生和家長介紹了戒尺試點班實施方案,全班31名學生舉手表決,家長討論通過後,一致在《致家長一封信》上簽字同意,班長張志勳代表全體家長和同學向老師授尺。截至目前,在曲周像這樣的戒尺試點班有128個。

完善“一日三常規”——築牢懲戒堅實根基

“晨讀的要求是什麼?”“晨讀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要雙手捧書,大聲朗讀。”在安寨鎮小學生一日常規知識競賽上,搶答環節,各小選手對答如流,對常規要求瞭如指掌。

積極推動校園管理的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學習魏書生教育思想,讓校園裡事事有人管、時時有事做、人人有事幹,縣教育局制定了《曲周縣中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ー日常規》《曲周縣中小學教師一日常規》《曲周縣中小學生一日常規》,從校長、教師、學生三個層面規範校園日常行為,從入校到離校,要求他們在指定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點,做正確的事,科學、高效地開展工作學習,依規執教、依法辦學,在全縣形成了良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

同時,各中小學校也紛紛結合各自特點,對縣局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制定了適合本學校的一日常規,張貼於學校、教室醒目位置,確保了一日三常規師生人人熟知,個個銘記。縣酈商小學把一日常規內容提煉為《行為規範三字經》,師生人人熟讀;第四疃鎮第一中心小學將一日常規按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譜子,排練成歌曲,組織師生人人傳唱。

建立“家長課堂”制度——打通懲戒最後一公里

“以前感覺孩子上學後,學什麼、做什麼都是老師的事。今天才知道孩子是家長的鏡子,孩子出了問題,要首先從家長身上找根源,咱們做家長的也需要學習和成長。”第一期家長課堂上,縣實驗中學七年級2班胡少源的家長深有感觸地說。

教育孩子不是學校單項做功,而是家校合作多面給力。怎樣充分發揮家長作用,凝聚教育合力,形成家校教育的閉環?

新學期開學後,曲周縣推行“家長課堂”,強化家校互通,發揮家長委員會作用,定期舉辦“家長課堂”、開展“家長進課堂”活動,讓家長了解教育、瞭解學校、瞭解學生、瞭解課堂教學、參與教學評價,推動廣大家長與學生一起成長,讓家長成為學校教育的合作者、支持者,形成家校溝通紐帶,減少家校糾紛,共同推進教育教學工作高效開展。

讓孩子遇到一個心中有愛、手中有尺、眼中有光、胸中有度的好老師,這是家長們的期盼,也是現代教育的需要。曲周教育人將堅守教育初心,勇擔樹人使命,主動探索,為學校定規、為老師減負、為家長明理,加強學生管理,合理懲戒、規範懲戒、合法懲戒,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本報記者 常慧傑 通訊員楊榮奇 白麗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