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宗師錢穆談讀書:讀這五類書,做高境界的人

國學宗師錢穆談讀書:讀這五類書,做高境界的人

錢穆(1895-1990),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 ,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 中國學術界尊之為“一代宗師”,更有學者謂其為“中國最後一位士大夫、國學宗師” ,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並稱為“史學四大家”。

為什麼讀書便能學得做一個高境界的人呢?因為在書中可碰到很多人,這些人的人生境界高、情味深,好做你的榜樣。

國學宗師錢穆談讀書:讀這五類書,做高境界的人

讀哪些書?

說到此,我們當再進一層來談一談讀書的選擇。究竟當讀哪些書好?我認為:業餘讀書,大致當分下列數類:

一 是修養類的書。

所謂修養,猶如我們栽種一盆花,需要時常修剪枝葉,又得施肥澆水;如果偶有三五天不當心照顧,便決不會開出好花來,甚至根本不開花,或竟至枯死了。栽花尚然,何況做人!當然更須加倍修養。

此時的讀書,是各人自願的,不必硬求記得,也不為應考試,亦不是為著要做學問專家或是寫博士論文;這是極輕鬆自由的,只如孔子所言“默而識之”便得。只這樣一天天讀下,不要以為沒有什麼用;如像諸位毎天吃下許多食品,不必也不能時時去計算在裡面含有多少維他命,多少卡路里,只吃了便有益;讀書也是一樣。這只是我們一種私生活,同時卻是一種高尚享受。

國學宗師錢穆談讀書:讀這五類書,做高境界的人

我們試讀歷史,便知很多帝王比普通人活得更不快樂。做人確會有不快樂,但我們不能就此便罷,我們仍想尋求快樂。人生的真快樂,我勸諸位能從書本中去找;只化三兩塊錢到書店中去,便可買到論語孟子;即使一天讀一條,久之也有無上享受。

國學宗師錢穆談讀書:讀這五類書,做高境界的人

其次,還有朱子的近思錄與陽明先生的傳習錄。這兩部書,篇幅均不多,而且均可一條條分開讀。愛讀幾條便幾條。我常勸國人能常讀上述七部書。中國傳統所講修養精義,已盡在其內。而且此七書不論你做何職業,生活如何忙,都可讀。今天在座年幼的同學們,只盼你們記住這幾部書名,亦可準備將來長大了讀。如果大家都能毎天抽出些時間來,有恆地去讀這七部書,準可叫我們脫胎換骨,走上新人生的大道去。

國學宗師錢穆談讀書:讀這五類書,做高境界的人

其次 便是欣賞類的書。

風景可以欣賞,電影也可以欣賞,甚至品茶喝咖啡,都可有一種欣賞。我們對人生本身也需要欣賞,而且需要能從高處去欣賞。最有效的莫如讀文學作品,尤要在讀詩。這並非要求大家都做一個文學家;只要能欣賞。諺語有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詩中境界,包羅萬象;不論是自然部分,不論是人生部分,中國詩裡可謂無所不包;一年四季,天時節令,一切氣候景物,乃至飛潛動植,一枝柳,一瓣花,甚至一條村狗或一隻令人討厭的老鼠,都進入詩境,經過詩人筆下暈染,都顯出一番甚深情意,趣味無窮;進入人生所遇喜怒哀樂,全在詩家作品中。

當我們讀詩時,便可培養我們欣賞自然,欣賞人生,把詩中境界成為我們心靈欣賞的境界。如能將我們的人生投放沉浸在詩中,那真趣味無窮。

國學宗師錢穆談讀書:讀這五類書,做高境界的人

如陶淵明詩:犬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

這十個字,豈非我們在窮鄉僻壤隨時隨地可遇到!但我們卻忽略了其中情趣。經陶詩一描寫,卻把一幅富有風味的鄉村閒逸景象活在我們眼前了。我們能讀陶詩,盡在農村中過活,卻可把我們帶進人生最高境界中去,使你如在詩境中過活,那不好嗎?

又如王維詩: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諸位此刻住山中,或許也會接觸到這種光景:下雨了,宅旁果樹上,一個個熟透了的果子掉下來,可以聽到“撲”“撲”的聲音;草堆裡小青蟲經著雨潛進窗戶來了,在燈下唧唧地鳴叫著。這是一個蕭瑟幽靜的山中雨夜,但這詩中有人。上面所引陶詩,背後也有人。只是一在山中,一在村中;一在白天,一在晚上。諸位多讀詩,不論在任何境遇中,都可喚起一種文學境界,使你像生活在詩中,這不好嗎?

國學宗師錢穆談讀書:讀這五類書,做高境界的人

縱使我們也有不能親歷其境的,但也可以移情神遊,於詩中得到一番另外境界,如唐詩: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那不是一幅活的人生畫像嗎?那不是畫的人,卻是畫的人生。那一幅人生畫像,活映在我們眼前,讓我們去欣賞。在我想,欣賞一首詩,應比欣賞一張電影片有味,因其更可使我們長日神遊,無盡玩味。不僅詩如此,即中國散文亦然。諸位縱使只讀一本唐詩三百首、只讀一本古文觀止也好;當知我們學文學,並不為自己要做文學家。因此,不懂詩韻平仄,仍可讀詩。讀散文更自由。學文學乃為自己人生享受之用,在享受中仍有提髙自己人生之收穫,那真是人生一秘訣。

國學宗師錢穆談讀書:讀這五類書,做高境界的人

第三 是博聞類。

這類書也沒有硬性規定;只求自己愛讀,史傳也好,遊記也好,科學也好,哲學也好,性之所近,自會樂讀不倦,增加學識,廣博見聞,年代一久,自不尋常。

國學宗師錢穆談讀書:讀這五類書,做高境界的人

第四 是新知類。

我們生在這時代,應該隨時在這時代中求新知。這類知識,可從現代出版的期刊雜誌上,乃至報章上找到。這一類更不必詳說了。

第五 是消遣類。

其實廣義說來,上面所提,均可作為消遣;因為這根本就是業餘讀書,也可說即是業餘消遣。但就狹義說之,如小說、劇本、傳奇等,這些書便屬這一類。如諸位讀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可作是消遣

國學宗師錢穆談讀書:讀這五類書,做高境界的人

上面已大致分類說了業餘所當讀的書。但諸位或說生活忙迫,能在什麼時讀呢?

其實人生忙,也是應該的;只在能利用空閒,如歐陽修的三上,即:枕上、廁上和馬上。上床了,可有十分一刻鐘睡不著;上洗手間,也可順便帶本書看看;今人不騎騾馬,但在舟車上讀書,實比在馬上更舒適。

古人又說三餘: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者晴之餘。現在我們生活和古人不同;但每人必有很多零碎時間,如:清晨早餐前,傍晚天黑前,又如臨睡前;一天便有三段零碎時間了。恰如一塊布,裁一套衣服以後,餘下的零頭,大可派作別的用場。另外,還有周末禮拜天,乃及節日和假期;尤其是做教師的還有寒暑假。這些都可充分利用,作為業餘讀書時間的。假如每日能節約一小時,十年便可有三千六百個小時。又如一個人自三十歲就業算起,到七十歲,便可節餘一萬四千四百個小時,這不是一筆了不得的大數目嗎?

國學宗師錢穆談讀書:讀這五類書,做高境界的人

我今天所講,並不是一番空泛的理論,只是我個人的實際經驗。今天貢獻給各位,願與大家都分享這一份人生的無上寶貴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