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才子被三位秀才瞧不起,當場和他們賽詩,才子詩唸完秀才乾瞪眼

有個詞叫鋒芒畢露,用在本期要和大家介紹的這位詩人羅隱身上再合適不過了。說起羅隱,不少人首先會想到的是他的“十上不第”,至今文史專家也沒弄明白,明明挺有才為何就是考不上。除了是一輩子沒考中進士的窮酸才子,羅隱還是唐代有名的毒舌,他說話尖銳,做人鋒芒畢露,這一點從他的詩中就可以看出來。

窮才子被三位秀才瞧不起,當場和他們賽詩,才子詩唸完秀才乾瞪眼

寫蜜蜂,別人都是讚揚它勤快,但羅隱寫的是:“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寫大雪,別人都是各種贊詠,他寫的是:“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寫七夕佳節,別人都浪漫得很,他寫的是:“時人不用穿針待,沒得心情送巧來”,意思是:你們別乞巧了,牛郎織女忙著約會沒空理你們。

除了這一首首別出心裁的詩作,民間還流傳著不少他的趣事,本期要和大家說的就是他以一首詩打敗三位秀才的事。當年年少的羅隱在一戶人家幫工,忙完農活後正打算吃飯,正好三位富家秀才路過,東家為巴結便邀他們一起吃飯。這三位秀才早就聽說羅隱有才,但看著他窮酸的樣子卻很是瞧不起他。為了為難他便提出在飯桌上賽詩,此時正是清明時節,所以他們要求是每首詩都要以“清明時節”這4個字開篇。

窮才子被三位秀才瞧不起,當場和他們賽詩,才子詩唸完秀才乾瞪眼

第一位秀才張口就來, 吟出了一首:

清明時節雨紛紛,秀才下鄉覓詩文。吃個米粿喝杯酒,來年一定登龍門

看得出來這位秀才倒是挺有志氣的,這首詩的對仗格律也大體工整,開頭也是按規矩寫的,只是確實沒什麼意境可言。對這首詩羅隱的評價是:“志大才疏”。緊接著第二位秀才說話了,他吟出的是:

清明時節雨淋淋,秀才下鄉祭祖墳。磕頭乾嚎多辛勞,黃酒米粿解煩悶

窮才子被三位秀才瞧不起,當場和他們賽詩,才子詩唸完秀才乾瞪眼

這位秀才寫的是自己回鄉祭祖的事,將“雨紛紛”改成“雨淋淋”,然後抱怨自己這一天的辛苦。如果說前一首詩還胸有大志的話,這首詩就完全沒有任何看點了,羅隱對他的評價是:假孝子。最後位才子不甘示弱,吟出的是:

清明時節雨飄飄,秀才下鄉訪姣姣。吃飽喝足轉一圈,覓得佳麗藏金屋

窮才子被三位秀才瞧不起,當場和他們賽詩,才子詩唸完秀才乾瞪眼

這位秀才也講明瞭自己回鄉的目的,但這詩充其量就是一首打油詩,寫得是句句俗氣,羅隱直接甩給他三個字:登徒子。三人被羅隱這一頓奚落自然很是不服,便催著羅隱趕緊吟詩。羅隱本來就餓得不行了,便想出了這樣一招:他要求大家在自己吟詩時不要打斷,要認認真真聽他說完。於是羅隱便念出了這樣的一首詩:

清明時節雨滴答,種田老倌肚餓煞。喝杯老酒潤潤喉,吃個米粿填肚角。兩個三個不夠飽,再加四、五、六、七……

窮才子被三位秀才瞧不起,當場和他們賽詩,才子詩唸完秀才乾瞪眼

就這樣羅隱是邊數邊吃,吃得差不多了才停下來。而秀才們看著滿桌的酒菜都被他吃得差不多了,只能乾瞪眼了。雖然羅隱這首詩寫得也很一般,但也可見他確實是不願意和這種沒水平的秀才比詩。民間還有許多關於羅隱的趣事,大家可以找來看一看,相信會有不少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