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版头条!桐庐又上人民日报了

桐庐又上人民日报啦!还是头版!

今天,《人民日报》一版头条——绘就之江新画卷(长三角见证高质量发展·浙江篇(上)), 讲述了十多年来,浙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其中,我县环溪村作为治水典型,被cue到表扬啦~

头版头条!桐庐又上人民日报了

头版头条!桐庐又上人民日报了

头版头条!桐庐又上人民日报了

关于环溪村的内容,小布已经为大家节选出来了:

来到桐庐县江南镇环溪村,展示栏上一张张呈现以前情景的旧照片,惹人注目。“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溪沟就是垃圾污水的家。”村主任周忠莲快人快语,“这段顺口溜,就是村庄的过去。”

环顾四周,三面是溪,清水淙淙,石桥、古树、白墙、黑瓦,勾勒出一幅水乡诗画。“现在啊,污水有了家,垃圾分类效益大,室内现代化,室外四季开鲜花,家家户户美如画,溪沟清澈有鱼虾。”周忠莲笑道。

巨变的秘诀就是“五水共治”!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浙江省委将“千万工程”又往前推进一步,打响“五水共治”战役。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有个形象的比喻:“五水共治”好比五个手指头,既竖起治污水这个“大拇指”,从群众深恶痛绝的污水治理抓起,也把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捏成“拳头”,集中整治。

迄今,浙江累计消除垃圾河6500公里、黑臭河5100公里,全面消除劣五类水质断面。

头版头条!桐庐又上人民日报了

头版头条!桐庐又上人民日报了

头版头条!桐庐又上人民日报了

头版头条!桐庐又上人民日报了

2009年,环溪村开始推行“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模式,陆续建了9个生活污水池,其中2个是微动力太阳能处理模式,7个是人工湿地模式。村民每天排放的生活污水,全都注入污水处理站。当年环溪村就成功争取到了打造全国最清洁城市示范点项目。

现在的环溪村已经彻底告别了“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过去,人们的顺口溜也变了样。走进环溪村村口,可见高大阔气的牌楼、修缮一新的寺庙,古桥下溪流缓缓,沿溪用鹅卵石铺就了一条游步道,绿树环绕,仿佛天然氧吧。银杏广场上,两株千年银杏参天而立,周边建筑古色古香,环境清幽雅致。古村落迎来了全国各地络绎不绝的游客,村民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头版头条!桐庐又上人民日报了

头版头条!桐庐又上人民日报了

而这一切,都与我县推行“五水共治”分不开。今年,我县继续高标准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美丽河湖创建、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整改提升工作。

并深化河长制工作,探索“智慧化”监管模式,在全县114条河道范围内筛选人口密集、水质敏感的45条河道,安装视频监控点位88个;探索“产业化”发展模式,以五水共治“治水先行 秀水先享”示范区创建工作为抓手,做足“共享”文章,实现富民增收,走出一条治水倒逼转型升级的新路子;探索“社会化”监管模式,在全县设置五水共治“意见箱”221个,实行有奖举报举措,2019年度共发放举报资金2万余元,征求五水共治问题301个,同时,积极开展“吾爱吾河——我们一起来找茬”等活动,发动最广泛群众参与到河长制工作中。

此外,还全面排摸环境历史遗留问题,做好全面宣传工作等,发动全社会参与到五水共治中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