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東少女被強姦案:保護未成年人需要徹底打掉“壞人”|新京報快評

類似案件時有出現,警示地方政府和司法部門在處置上,恐不能止於是個案的公正處理,更要清除可能存在的幕後“黑手”與灰色產業鏈。

祁东少女被强奸案:保护未成年人需要彻底打掉“坏人”|新京报快评

11月16日,湖南祁東女學生周某婕父親在網上發帖求助,引發輿論關注。微博截圖

文 | 任然

11月19日,媒體從湖南祁東縣公安局和祁東縣人民檢察院獲悉,針對女學生周某婕的父親在網上發帖反映其女兒被騙並受到極大傷害之事,經公安機關前期偵查及近期補充偵查,並提請檢察機關批准,已先後逮捕周某名、劉某翔、王某、鄒某、蔣某兵、周某雲等六名犯罪嫌疑人。其中,王某系祁東農商行太和堂支行職工,鄒某系縣人力資源就業服務中心職工。

未成年女孩、與多人發生性關係、涉公職人員……該案甫一曝光,就觸動了輿論神經。當地官方目前公佈的案情,與此前受害女孩父親發出的“控訴”,大體情節基本一致。

目前尚不能確定,該案中涉嫌強姦的人數等具體案發細節;受害者的年齡爭議,官方也未給出權威回應。但據現有的通報,女學生周某婕遭遇傷害是事實,也確有公職人員涉案。

對當地相關部門來說,目前除了及時查清案情,給孩子家屬和社會一個明明白白的交代,也應該正面回應,此前的處置,為何會令孩子父親對外發出“為犯罪分子充當保護傘”的指控?特別是兩名涉案公職人員在此案未獲得輿論

關注前,是否真的享有了某種偏袒?

通報表示,此事經過媒體報道後,引起祁東縣委、政府高度重視,要求相關部門進行調查。到了此一階段,嚴肅調查並公正處理相關責任人是最基本的程序,但在輿論發酵後,除了將直接違法者繩之以法,更要徹查在前期的處置過程中,相關部門是否存在失職、瀆職行為。

另外,此案牽涉未成年人及組織介紹賣淫等“一條龍”式的違法犯罪行為,也有必要進一步追問:這些伸向未成年人的“黑手”背後,是否暗藏某種黑惡產業鏈?

比如,同樣在湖南,2006年發生的引發全國關注的唐慧案,就涉及未成年人和強迫賣淫的細節;今年5月,掃黑除惡專項行動開展後,安徽省池州市偵辦的第一起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件中,也有這樣一個細節:徐某某等人以交“女朋友”的方式控制一批未成年少女到KTV“坐檯”(異性陪侍),並強迫未成年少女“坐檯”(賣淫)等方式獲取錢財。

類似案件時有出現,警示地方

政府和司法部門在處置上,恐不能止於是個案的公正處理,更要清除可能存在的幕後“黑手”與灰色產業鏈。

此案中,女孩父親的控訴信指出,“陳姐”等人“長期在祁東縣賺著傷天害理的錢”;警方通報也明確,受害人在陳某升等人的介紹下,先後與多人發生性關係。那麼,這種組織介紹賣淫的“生意”,在祁東當地到底存在了多久時間?又是否還涉及其他的未成年人?尤其是在此案還涉及公職人員的情況下,其背後是否存在著“保護傘”?

當前適逢掃黑除惡專項行動的開展窗口,當地不妨將此案納入相關工作之中,予以重點處理。事實上,操縱、經營“黃賭毒”違法犯罪活動的黑惡勢力,本就是掃黑除惡重點打擊的對象之一。當相關違法犯罪活動已經將“黑手”伸向未成年人時,這未嘗不是對地方掃黑除惡治理的一種現實警示。

只有把那些瞄準未成年人的壞惡勢力及土壤徹底淨化,才能有望真正斬斷伸向孩子的罪惡之手,築牢未成年人保護的基石。

□任然(媒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